2010年08月23日 来源:中国华文教育网
“特别”与“特殊”都可作形容词,指跟同类的、平常的人或事物不同。在用法上的区别是:
1、“特别”有“尤其”、“格外”、“特地”的含义,而“特殊”没有,如:
(1)他特别喜欢做手工。句中“特别”可改换为“尤其”、“格外”,改后意思不变。
(2)放学以后,老师特别把小华留下来谈课外阅读的问题。文中“特别”可改换为“特地”,改后意思不变。
2、“特别”可修饰形容词,而“特殊”一般不能修饰。如:她的眼睛特别大。
3、“特殊”在用来修饰动词时表示分量很少,如“特殊照顾”、“特殊保护”。而“特别”用来修饰动词时表示分量较多,如:“特别喜欢”、“特别想念”、“特别担心”、“特别表扬”、“特别照顾”等。
4、“特殊”语意较轻,而“特别”语意较重,在用作形容词时,要注意准确性。如:“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句中讲的这种新型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网防盗”是这种玻璃的“特殊性”,句中用“特殊”比用“特别”更恰当。
“特别处理”与特殊走势(股市走笔)
□程俊豪
打开ST板块中许多股票的K线图,可以发现其中的两个普遍性特点:一是大部分股票表现活跃,换手率和波动幅度远远超出同期大盘平均水平;其二是大部分股票都曾经走过一波或几波很大的行情,行情爆发力度之强可用“波澜壮阔”来形容。
由此可见,被特殊处理的股票,其走势也与市场上其它类型股票大相径庭,表现出很强的特殊性。投资者不禁要问,ST股票究竟特别在哪里?
从理论层面理解,目前的ST股票主要是由于基本面黯淡或陷入财务困境,从而连续两个会计年度发生亏损或每股净资产跌至面值以下,而被监管机构实施特别处理。这对相关上市公司无疑是一大利空,因为在实行特别处理的状态下,ST股票每日涨跌幅限制更小,其中期报表必须经过审计;前者可能影响其市场股性的活跃度,后者则使其报表的修饰受到限制,从而减小了内幕交易成功的可能性。
市场上实际发生的情况则恰恰与之相反。在此,笔者也基于对政策的理解和市场的观察来谈谈有关体会。
首先,是摘帽条件的政策意图使然。监管机构在对特别处理实施条件作出规定的同时,也对取消特别处理的条件作出了严格规定,这就是要在第三个会计年度扭转亏损或使每股净资产恢复至面值以上。此条规定等于给ST公司以最后的整改机会。目前,虽然股票发行已从原先的额度制改为券商保荐制,壳资源似乎不像原来那么稀缺,但若让已上市的公司退出证券市场,其负面影响仍然是相当巨大。这不仅会影响所在地上市公司群体在证券市场的形象,而且一旦退出证券市场,就意味着股权融资功能的丧失。因此,除非无药可救,地方政府一般都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直接干预甚至参与其重大重组。因此,有关摘帽的政策其实反映了管理层的良苦用心,可谓“良药苦口”。
其次,鼓励重组的其它政策。管理层于去年推出了一条政策措施,即经过资产重组而基本面有重大改变的上市公司,可以优先实施增发新股。这使资产重组所带来的利益能更快地显现,等于是增加了重组参与方(股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这就鼓励很多ST公司进行较为彻底的重组,一次性达到增发新股的要求(增发新股有净资产收益率下限和资产负债率上限的指标要求)。从这个角度看,很多ST公司都有彻底性重组的现实的或潜在的机会。不仅如此,上述政策还鼓励ST公司实施面向高科技的重组,因为针对高科技的重组和增发新股更容易获得政策支持。这使ST板块具有基本面重大改观的强烈市场预期。
第三,技术面也有利于ST股票的炒作。很多股票被宣布实施特别处理后,往往会引起股价的大幅下跌,使提前获取内幕信息的主力很轻易就能收集廉价筹码;ST股票特别处理期间,每日涨跌幅限制在正负5%之内,也便利于主力对股价波动的控制。我们经常看到一旦ST股票进入主升浪,主力往往对股价控制更加自如。虽然ST股票的规定涨跌幅范围相对较小,但其股性的活跃、成交量的放大和实际波动幅度的扩大,使主力更加容易获取波段性差价。
综合以上叙述,可以看出,特别处理股票由于在退出政策、增发新股政策上的特殊性,以及技术面的特殊性,客观上有“特殊走势”的原因。因此,笔者也是有所感慨,再次领悟到“存在的就有其合理性”的深刻道理。
随着1999年年度报告公布即将结束,估计又有很多股票将被戴上ST的帽子。由于以上政策和技术面未发生根本改变,因此它们当中也必定会涌现出像历史上的“ST通机”、“ST渤化”这样的股票。敬请关注!
《国际金融报》 (2000年04月23日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