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中考聚焦问题讨论
文章标题: 《哦,长江”,为啥不“啊,长江”?》
     阅读次数:1158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哦,长江”,为啥不“啊,长江”?

 

 

 

    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课,是郭风的 《长江》。文中反复出现“哦,长江”一句话,前前后后一共 5次。我自己读时就觉得别扭,给学生讲时更是照本宣科就过去了。事后反复思考这个问题:既然作者要表达对长江象征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热情赞美讴歌之情,为啥不高调地用“啊,长江”呢?那样多酣畅淋漓壮怀激烈慷慨激昂气壮山河呀,却用一“哦”,那么这个“哦”字在这里到底读什么音呢?查了一下《现代汉语词典》,“哦”字有三个读音:一是“é ”,意为吟咏,如“吟哦讽诵”等,显然在这里不合适。二是“ó”,是叹词,表领会醒悟,放在文中也不合适,第一次刚领会醒悟勉强可以,可是 5次都是刚领会醒悟吗?三“ò”也是叹词,表将信将疑,那更不行了放这儿,对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将信将疑,那在当时是“反革命”。闹了半天,分析到现在,连这个“ 哦”字到底读什么音都弄不清了,真是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就在山穷水尽之际,我瞥见了文末落款的时间,顿时豁然开朗。是“一九六零年”,想当年,全中国正经历千年难遇的“自然灾害”,“非正常死亡”几千万人,多的至今都调查不清楚或是不调查清楚,连小说《亮剑》中都有描写,身为军长的李云龙一家都闹饥荒,视察军队的他连小山坡都走不上去了,何况寻常百姓家?当时人们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字——饿!所以那个“哦”字跟这个“饿”字恐怕是谐音又“谐形”,再结合长江在文中是象征祖国母亲的,反反复复出现的“哦,长江”一句就不难破译了,应该是:饿,我的妈呀!这才最符合作品当年最普遍的社会现实,饿殍满野,易子而食。作为知识分子的郭风不可能视而不见,可是又不敢直言。只好大唱赞歌,曲笔春秋,也在情理之中了。


最后更新[2012-9-4]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