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高考园地西学国学
文章标题: 《什么是“文曲星”“武曲星”?》
     阅读次数:338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什么是“文曲星”“武曲星”?

国学小常识

陈 虎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8月22日   15 版)

    什么是“文曲星”?

    古代民俗中,主管功名利禄的神灵,除了禄星及由其演变出来的文昌帝君外,还有所谓的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文曲星即魁星崇拜,同样来源于远古星辰崇拜中的奎宿。奎宿属于二十八宿北方玄武七宿中的首星,东汉时期,社会上便开始流传“奎”主文章的说法。,所以在科举考试盛行的时代,魁星崇拜对于参加科考的士子们,就具有了非凡的意义了

    科举考试中,考取状元,对一般人来说都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所以民俗认为,他们都不是人间的凡人,历史上那些有幸考取状元或文采、武功非凡的人,如孔子、关公、范仲淹、包拯、文天祥等等,都被民间视为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在社会舆论中享有极高的地位。这种状况的形成,与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为在那个时代,只有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才能够进入仕途。而当官不仅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相应的财富,从而光宗耀祖。过去,社会上曾广泛流传的一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那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什么是“武曲星”?

    武曲星崇拜来源于原始的星辰崇拜,它是北斗七星中的一颗。对于北斗七星,中国古代早就有详细的观察。《史记·天官书》中记载:“北斗七星,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中国历史上,也将这七颗星分别称之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现代天文学中,北斗七星属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它们分别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从图形上看,北斗七星位于大熊的背部和尾巴。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星为魁,组成北斗七星的“斗”;柄状三星分别是玉衡、开阳、瑶光。道教形成后,吸收并改造了诸多原始信仰,把北斗作为天神加以崇拜,并对之做出了种种的神学解释。如一些道书中说,根据人的出生时辰,人们的生命被分属于天上的七个星君所掌管:贪狼星君,子时生人属之;巨门星君,丑亥生人属之;禄存星君,寅戌生人属之;文曲星君,卯酉生人属之;廉贞星君,辰申生人属之;武曲星君,巳未生人属之,破军星君,午时生人属之等等。

    历代科举考试中,武举科考很少举行,考取武状元,更一般人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所以民俗认为,他们都不是人间的凡人,历史上那些武功非凡的人,如周武王、关公、狄青等,都被民间视为天上的武曲星下凡,在社会舆论中享有极高的地位。

    “三星高照”的“三星”

    是指哪些三星?

    中国历来有“五福寿为先”的说法,人们常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来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为了迎合人们追求吉祥幸福、健康长寿的愿望,道教创造出了福、禄、寿三星的形象,“三星高照”,也就成了中国最为流行的一句对别人祝福的吉祥用语。

    福、禄、寿三星崇拜,来源于中国远古对星辰的自然崇拜。它们的原型,均为星宿。寿星,又叫南极老人星,位于天狼星之南。主管天下一切人等的寿命,成为中国人崇拜的寿神。福星即木星,是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中的一颗,中国古代又叫“岁星”。木星成为福星,与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以及与此相关的民俗有很大的关系。古人将木星在天空中自北向西、南、东的运行划分为十二段,称“十二次”,又称“十二宫”。木星围绕太阳公转的速度,正好是地球的十二分之一。也就是说,木星每前进一宫,就代表了地球上的一年,所以木星也被称为“岁星”。由于木星标志着旧的一年的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所以它很早就成为人们在年终辞旧迎新时祭祀的对象。人们祈求岁星能够给新的一年带来好运、平安和健康,于是岁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降福的福星。禄神信仰同样来源于原始的星辰崇拜,民俗中又称为“文昌帝君”、“禄星”等。《史记·天官书》中说:“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在斗魁中,贵人之牢。”其中的司禄, 就是专管人间功名利禄的禄星。科举制度盛行以后,考取功名,成为古代士子们实现其报效国家、光宗耀祖的惟一途径。于是,主管人间爵禄的司禄星,就成了主宰士人命运的神灵,天下的读书人无不对它顶礼膜拜,奉若神明。

    中国很早就将天上的星辰,与人世间的吉凶祸福、疾病寿夭相联系了。古人们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赋予星辰非凡的神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并逐渐在世俗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不仅统治阶级利用这一信仰推行所谓的王道教化,而且在道教产生后,为了扩大其影响,吸引信徒,也对这种信仰大加推崇。于是,有关福、禄、寿三星的信仰,逐步渗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肌理之中,成为中国古代民间世俗生活理想的真实写照。它不像其他的神灵那么威严,难以接近,而是对老百姓具有非凡的亲和力。人们对它们顶礼膜拜,主要在于它们是人间幸福安乐、健康长寿的象征。所以,三星也必然地成了民间绘画的重要题材,常见的是三星绘于一图,福星手拿一“福”字,禄星手托一只金元宝,寿星一手托着寿桃、一手拄着拐杖。在一些节日里,民间还可以把这种绘画当作礼品赠送与人,用来表达赠送者的美好祝愿。这时,三星的神性几乎荡然无存了,剩下的就只有美好祝愿的意象表达了。


最后更新[2012-9-1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