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高考园地西学国学
文章标题: 《刘黎平:拿皇帝当哥们的后果》
     阅读次数:2139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刘黎平:拿皇帝当哥们的后果

   拿皇帝当哥们的后果

                                                             ————历史的“心”河

                                                                                         文/刘黎平

  一家单位,一家公司,新来了一个老大。不知你踩到什么狗屎了,新老大忽然对你很亲密,首

先暗示你,要给你更多权力;接着叫你坐近一些,居然还拉你的手,叫你兄弟,将家里的私事跟你

分享,将内心的私密向你倾诉。

 

  你是奔走相告,将被领导重视的信息透露给同事,好好敲打那些平素不怎么敬重你的宵小之

辈?还是默默地埋在心里,既不太当真,也不过于淡然,该干吗还是干吗去?答案虽然是后者,但

人在江湖,轮到身临其境时,恐怕身在此局中看不清楚,难以自拔,弄不清是真赏识你,或只是御

人之术。

 

  乾隆登基的时候,就有过这么一出。

 

  第一个场面  以辞职为手段暗示要权?

 

  一切从一个叫李禧的人身上说起。这是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的农历九月十一日,25岁的

弘历,即乾隆皇帝,刚登上清帝国最高元首的位置才八天,雍正永远离开了他的大清帝国也才两个

多星期,李禧来找这位新皇帝了。

 

  李禧是什么人?是个比较大的官,当时驻扎在北京的八旗兵,按照部队所在地区的方位,分为

东西两翼,又称为左右两翼,每翼四个旗。李禧居然管着西翼的三个旗,手里有三个番号的部队,

人道是“三旗都统”。

 

  李都统这天去找新皇帝,时机似乎不太好,朋友们也劝过他,副都统耿韬说:“大哥,十一日

是先帝的灵柩从乾清宫南庑移到雍和宫去的日子,你没什么要紧事,别去给万岁爷添堵了。”李禧

很有把握地说:“我一定要奏,我是不怕的,你别管(注:这是历史原文,如假包换)”。

 

  乾隆欲整顿八旗?

 

  李禧找到了乾隆。正一身热孝,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乾隆没有生气,他首先是命令赐座,坐下

来了还不够,又热情地说:“李爱卿,坐近些,坐近些”。面对领导主动拉近距离的做法,李干部

也很配合,他把公务都汇报了,然后提出了辞职。理由是:管着三个旗的兵力,权力太大,强烈请

求辞职。当着新领导辞职的,恐怕是伸手要权的居多。

 

  此时的乾隆不知道是军方还没有亲信,还是有意整顿京城的八旗部队,或者琢磨透了李禧的心

思,忽然显得格外热情,否决了李禧的辞职口头报告,态度很开放很肯定地说:“你谦虚个啥,谁

说管理三个旗的部队太多了?我还要你管五六个旗,难为你把八旗部队管理得这么好。”接着,乾

隆还进一步提示,要加大李禧的权力空间:“你管理整顿西四旗部队,很不错,我还要叫你插手东

四旗的整顿业务。”接见的最后,乾隆做了一个表态:“你不要怕,我也和你一样不怕,天命在我

这边。”似乎这是给李禧壮胆,表明咱们是一伙的。

 

  第一个场面的背后:得到以上指示的李禧欢欣鼓舞,回到北京东华门自己的住所,就憋不住和

耿韬说了:“老弟,知道不?今儿个皇上叫我坐了,还叫我坐近一些,而且叫我整顿东四旗呢。”

好消息还要跟更多的人分享,于是李禧又找到老友——朝廷的写字外郎王钰,得意地说:“兄弟,

知道不?我去皇上那里辞职,皇上不但不批准,还说要扩大我的地盘,皇上还给我壮胆呢,说不用

怕,他就是看中了我胆子大,有事随时可以向他汇报(早得早奏,晚得晚奏)”。

 

  得意的话,憋在心里好了,或者躲到被窝里去笑好了,干吗表现出来呢?要命的是,还告诉同

事和朋友,所谓同事,往往是泄露语言的第一条渠道。如果你不想保守机密,尽管告诉同事好了。

 

  第二个场面  把将要提拔的消息告诉别人

 

  事情没完,又过了13天,九月二十四日,李禧又来找乾隆,要汇报五件公事,汇报完第一

件,他可能觉得自己是个角,于是提起大清汉族士兵的福利问题。李禧提出来:驻扎在北京的满洲

兵、蒙古兵、绿旗兵都有福利资金——红白事银两(或称资生银两),独独汉族士兵没有,希望能

够参照前者对汉兵实施福利,碰到有丧事,部队可以先预支借给当事人四个月的钱粮,或者干脆赏

给四个月钱粮。

 

  可能这件公事是重点,讲完之后,没有其他时间讲剩下的三件公事了。对此,乾隆发了一个令

人振奋的指示:等你当了总督,再具体打报告上来,具体实施。这个指示很积极,不只是汉营战士

也有了红白喜事福利,更重要的是:李禧要升总督了。

 

  第二个场面的背后:会谈结束,李禧马上告诉一个朋友——写字外郎崔柄:“兄弟,告诉你一

个好消息,咱们汉营的弟兄们要加福利啦,这可是我向领导争取来的。还有一个好消息呦,你可千

万别告诉别人呦,嘿嘿,皇上要升我做总督,我都很谦虚地推辞掉了呢。”

 

  所有消息中,最不能泄露的是提拔的消息,倒不是担心领导介意,就怕你得瑟的时候,妒忌你

的人开始给你下绊了。

 

  第三个场面  把与乾隆交流私事告诉同僚

 

  在手头资料中,找不出这个场面的具体日期,李禧去见乾隆,商谈的是“苗疆事务”,乾隆不

知道要耍什么手段,25岁的他是不是觉得刚刚登基,还没把握,新领导所特有的那种孤独感发作

了,他首先叫李禧坐,然后抓住李禧的手居然大哭起来,大概说了什么“我当皇帝没信心”“你要

帮我”“拜托拜托”之类示弱的话。

 

  被老大拉着手哭,那种朝廷重臣的良好感觉油然而生,李禧激动地说:皇上,我也想帮到您,

可是我绝对是个没有派系色彩的干部啊,“奴才是孤臣”。乾隆于是趁热打铁说:“你怕什么,先

帝重用你是因为你够胆,现在我给你做主,你更加要够胆,不必怕。”言下之意是放开手去做,我

支持你。

 

  看样子要跟皇上做哥们了,李禧干部那个激动啊,大汗淋漓的,乾隆马上叫来太监,给李禧扇

扇子。

 

  第三个场面的背后:虽然乾隆叫人给李禧扇风,可李禧终究没能凉下来,没能冷静下来,从宫

里头出来,就让副都统耿韬知道皇上拉着他的手哭了,说:“兄弟,知道不?皇上见我热,还叫人

给我扇风取凉呢。”吹牛吹到巷子里,李禧更加控制不住情绪了,他又神秘地对朋友们:“知道皇

上喜欢哪位皇子不?”大家都说不知道,李禧就得意地提到当年的夏季,和当时还是太子的乾隆商

量“苗疆”的事情,临散会时,弘历给了他一个莫大的荣誉和惊喜,竟然问李禧:我两个儿子,你

看谁最好?李禧答:“四爷好,体格来得大(身板比较大)。”乾隆当场表扬李禧,说他跟自己想

的一样。

 

  乾隆把自己家里的私事跟李禧说,并不等于李禧就是他圈子里最紧密的人了,领导能拿家事来

问你,不偏不倚地回答一下就好了,拿出去晒,那就是你不尊重人家的家事私密了,不要说领导,

就算是普通同事也不乐意你晒他的家事。

 

  最后一个场面  嘴巴大竟付出生命的代价

 

  根据《清代档案史料选编 李禧漏泄密旨案》和《清史稿高宗本纪一》可以得知:李禧在1735

年农历九月二十四日给乾隆打报告说要提高汉兵待遇后不到一个星期,即九月二十八日,李禧被拿

下了,主持审讯的是硕庄亲王允禄和刑部,审讯手段是“夹讯”,就是夹棍伺候,审讯对象是李禧

和耿韬。审讯缘由:泄露密旨。

 

  具体过程不用赘述,乾隆似乎开恩了,特别指示,在审讯中要尊重李禧和耿韬,“命审讯大臣

宜存大体”。

 

  然而,这个跟具体定罪没有关系,李禧只承认自己泄露了辞职没有得到批准、皇上叫他整顿东

四旗的事项,余下的都是其他参与撰写圣旨的人泄露的。

 

  认不认罪已不是李禧自己说了算的问题了,他平时交头接耳所吩咐过千万别跟其他人说的朋

友、同事,都纷纷来揭发他、检举他,说他“任性刻薄”,“擅作威福”,“肆无忌惮”,“狂妄

悖谬”,甚至还揭发他家的宅子竟然有十四五层深。

 

  这个时候,乾隆再也不会拉着李禧的手说家常,而是冷冷地墨批:着将耿韬一并交部(刑

部),余依议(依照有关部门的建议办)。

 

  根据史料记载,雍正十三年十二月,李禧以贪污罪论斩。同一天被杀害的,还有吕留良的传承

人,传说中吕四娘的男朋友曾静。

 

  都说乾隆好,我看他比他老子还毒辣。   

 

  结语:

  嘴巴大在任何时代,永远都不是件好事,在封建帝制社会惹杀身之祸,在文明社会当然不至于

闹到被杀头,不过,当今社会,个个自我保护意识和隐私权意识都很浓,只要触及这一点,个个马

上变“乾隆”,因为嘴巴大而打官司的还少吗?尤其是网络围剿,从心理感受而言,那滋味大概跟

千刀万剐的凌迟差不多吧。

  而且,千万记住,最不适合替你保守秘密的,就是你的同事,有什么要得瑟的,悄悄跟家里人

说去,别在同事面前显摆。


最后更新[2012-9-23]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