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不在家,开始是觉得她不在俺不是饿死就是得要饭。但近三月来,自己动手,丰衣肯定没问题(反正衣服多的是,把所有衣服换完,到没有换的了就开洗衣机集中环保洗一次,衣服干了后集中熨一次)。足食也没问题。到家乐福买最好吃的湾仔码牌头各式水饺,一次多买几袋。换着口味吃。早上喝酸奶吃茶叶蛋。
我以前煮茶叶蛋是要放茶叶的,而且放得很多。后来一位朋友教我她家秘方:用煮牛奶的小锅,将洗干净的鸡蛋放进去,放一个八角(以前我放四五个),放点糖,酱油,开煮。中间将鸡蛋轻轻敲破。煮出的蛋香,而且吃的时候可以用汤水往鸡蛋里“灌汤”。
我说,你这办法好,但是,有一点你们家要学我。她问:“哪一点?”我说,你们家煮鸡蛋中间没有换水吧?她说没有。我就讲开了:那这样程序就不到位,不是名牌煮法。我的煮法是按名牌路子走,即该走的程序绝不能省:煮茶叶蛋先要用清水将鸡蛋煮熟,然后将第一遍的水倒掉,将鸡蛋敲破,从新换水后,放八角、糖、酱油,文火慢煮。别小看换水这环节,不换水,你灌汤喝的不是鸡屎汤啊?所以得换水。我不会做饭做菜,但是不时看看理论,买过有关书籍呢。书中说:所有的名牌或老牌餐饮,都是制作时程序甚多,且要求规定程序必须做到位,不能省。名牌就是程序,程序就是文化。这就是天津狗不理好吃,而其他包子味道不如狗不理的原因之一。
她听我言,说:可以推广。
几个月来的实践让我相信:我退休之后,一定能将我们家厨房打造成学习型厨房、研究型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