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工作室报
文章标题: 《吴小如《读诗一得》》
     阅读次数:1210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吴小如《读诗一得》

 

北大历史系教授吴小如《读诗一得》,主要讲了五点:一“通训诂”;二“明典故”;三“察背景”;四“考身世”;五“揆情度理”。

一、“通训诂”。 吴先生举例:《诗经·雎鸠》中“左右采之”“左右芼之”“左右流之”的“左右”为“左右手”意。《木兰辞》中“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中之“思”“忆”都是指男女婚姻爱情问题里头的“思”和“忆”,所谓“害相思病”那个“思”。“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这句是说木兰离家征战刚回家时很兴奋,这个屋瞧瞧,那个屋坐坐,表现她初返家园既熟悉又陌生的感情,她又惊又喜,既眷恋又感慨。

二、“明典故”。举例辛弃疾的《水龙吟》下阕:“休说鲈鱼堪脍炙,尽西风,季鹰归未?”接下文的“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吴先生认为这里包括三种人:一类是求田问舍的人,这些人看到像刘备那样有雄心壮志的人会感觉到羞愧。辛弃疾所讽刺的是南宋王朝那些整天只想着刮地皮、造别墅的人。一类是张翰,是指身处沦陷区想往南归而回不来的人。第三类是有雄心壮志而不能够施展的人,辛弃疾自比“刘郎”。

三、“察背景”。吴先生举例,《诗经·国风·魏风》《伐檀》那句“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魏建功先生翻译:“混账王八蛋,没菜不下饭!”——代表五四以来对这首诗的讲法。吴先生认为,先秦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期,那时,“君子”“小人”不会混淆。《伐檀》讽刺的就是不种田不打猎,可是家里有好吃好喝的都是别人种田打猎收获来的“小人”。因此,“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中“君子”就是君子,说真正的君子,他是不白吃饭的,他是应该有所作为的!另一证明就是“胡瞻尔庭有县鹑兮”中“尔”是“你们”,而“彼君子”就是指“他们那些人”。在写这首诗的人眼里,“君子”是理想的统治者,对君子抱有幻想。

四、“考身世”。(略)

五、“揆情度理”。吴先生揆度一番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说菊花不落,因此“满地黄花堆积”应是菊花盛开的意思,“堆积”言花开之盛。词意是,满地黄花盛开,但是我这个人心情不好,感情上实在有些颓唐,简直憔悴得太厉害了,所以尽管菊花盛开,哪还有心思去摘它呢?如果菊花已凋落,怎么还说“如今有谁堪摘”呢?李清照《如梦令》中“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吴先生认为“卷帘人”应指的是李清照的丈夫。


最后更新[2012-10-6]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