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考备考策略-语文(三)
---摘自潜龙教育经济网
三、作文
《考试说明》对作文的要求是: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1.基础等级(D)。(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6)书写规范,标点正确。2.发展等级(D)。(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3)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近几年高考作文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效果很好。话题作文,灵活自由,想像空间广阔,能让考生根据自己的写作长处各展其才,有利于公平竞争。
高考作文的命题范围一般有以下四个方面:(1)道德品质修养;(2)求学治学之道;(3)社会现象;(4)文化现象。2001年的话题是“诚信”,2002年的话题是“心灵的选择”,都属于“道德品质修养”这一类。
文体主要是:(1)记叙文;(2)议论文;(3)散文。
一、明确主旨
主旨是作文的灵魂和统帅,主旨不明,难以为文。动笔之前,首先要分析命题意图,明确题目的基本要求,弄清题目的写作范围,再根据题目要求确立文章的主旨。主旨明确了,选择材料谋篇布局就有了依据。
话题作文虽然不限文体,但并不是不讲文体,而是让学生自选文体。一旦选定某种文体,就应按选定的文体写作。其实是限定一个写作范围(即话题),让学生在限定的范围内自由命题,确立文章的主旨,然后根据所命之题写作。下面举一个例子作简要说明。
作文题:
皎洁的明月,能引起人们无穷无尽的情思:思故乡,思亲人,思过去,思未来。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墨客吟咏明月,赞颂明月,将美好的情感、高洁的志趣寄托于明月。请以“明
月”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写成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不要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
首先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选定文体。
1.如果写记叙文,可这样命题立意:
题目:《忘不了那一轮明月》;主旨:记叙一个或几个发生在月夜中的事情,或描述几个月光下的动人情景,赞颂伟大的母爱。所记之事要与明月有关,以扣住话题。
2.如果写散文,可这样命题立意:
题目:《月下心语》;主旨:借月抒情,托月言志,对月倾诉心声,抒写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憧憬。
3.如果写议论文,可这样命题立意:
题目:《明月与诗词》;主旨:从不同的侧面论述明月与诗词的关系。
高考作文,贵在创新,难在创新,如果在命题立意上别出心裁,则能收出奇制胜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