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名家文荟
文章标题: 《莫言:“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
     阅读次数:1276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莫言:“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

“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

2012年10月12日  晶报 微博

   “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社会视角融合在一起,作品构建了一个堪比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复杂世界,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述传统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的颁奖词

   瑞典文学院11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当天中午(北京时间晚7时)在瑞典文学院会议厅先后用瑞典语和英语宣布了获奖者姓名。

   莫言也由此成为诺贝尔文学奖100多年历史上,首位获奖的中国作家。自1901年以来,共有104人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去年获奖者是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

   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融合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的颁奖词是: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诺奖评审委员会表示,莫言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外国记者赞莫言很著名

   据悉,莫言得奖这一结果一经宣布,现场爆发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外国记者上前拥抱出席的中国记者,表示祝贺。 据央视记者透露,中国记者出现在诺贝尔文学奖公布现场时,引起了外国记者的好奇。他们纷纷询问,中国记者的出席是否因为莫言有可能获奖。而当记者询问一位瑞典本地报纸的记者,是否知道莫言时,他肯定地说,当然知道,他很著名。

   彼得·恩隆德表示,祝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今后,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莫言的作品翻译成更多的语言,传播到全世界。

   颁奖典礼12月10日举行

   按照诺贝尔奖有关规定,所有获奖者将在12月10日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摩参加诺贝尔颁奖典礼,纪念1896年去世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这个奖项值800万瑞典克朗,约合120万美元。至于是否前去瑞典领奖,莫言表示会等待诺贝尔奖组委会的通知和安排。(新华 中新)

   莫言感言

   “让我这个‘年轻’作家拿奖,很惊讶”

   据新华社济南10月11日电 得知自己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消息的时候,莫言正在他的故乡山东高密。这似乎完成了一个隐喻:这个从高密“东北乡”走出来的中国作家,在不断完成对“东北乡”叙事的言说后,终于在这片沃土上迎来了自己收获的秋天。

   11日晚在高密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莫言说:“非常感谢大家到我们高密来,这本来是一个有红高粱的季节,可惜现在不种红高粱了。” “我有点吃惊。”莫言说,现在有很多优秀的作家,让他这个相对“年轻”的作家拿这个奖,很惊讶。

   在作品中摹刻了一出出“东北乡”传奇的莫言对自己的家乡一往情深。

   “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莫言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在回答“您作品中的什么地方打动了评委”时,莫言说:“这是一个文学奖,授予的理由就是文学。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

   作品

   他的文学高粱地:大胆 诡异 肆虐

   莫言原名管谟业,于1955年生于山东省高密县,童年时因经济贫困和政治上受歧视,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12岁读五年级时因“文革”辍学回家,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政治教员、宣传干事。曾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和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

   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

   自1980年代中期起,莫言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但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新奇著称,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例如成名作《红高粱家族》里,不断出现的血腥场面中充满着强烈的感情控诉,在“屎尿横飞”的场景之间,是演义现代革命历史。

   在经历《红高粱家族》的写作高峰后,莫言继续寻求突破,创作了大量中短篇作品及数部极具分量的长篇小说。其中,《丰乳肥臀》曾获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檀香刑》曾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第一届鼎钧双年文学奖,《红高粱系列》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生死疲劳》获第二届红楼梦奖,《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此外,莫言还曾获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第三十届诺尼诺国际文学奖、福冈亚洲文化奖等奖项,并曾位列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0位,中国作家实力榜第一位。

   然而,莫言曾义正言辞地说,我永远不会为了一个奖去写作,不管是茅盾文学奖,还是诺贝尔文学奖。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文学成就是“世无英雄,竖子成名”。

   小说中无完美人物

   莫言的小说中从来不曾出现完美的“高大全,红光亮”人物,由于童年大部分时间在农村度过,莫言深受民间故事或传说所影响。幼时在乡下流传的鬼怪故事,成为莫言许多荒诞小说的材料。如《十三步》中出现了神秘的南美洲魔幻写实,《红树林》实现了小说题材的时空转换和创作方法的探索更新。莫言的作品,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想象成为其最大特色。张大

   春在为《红耳朵》作序时曾说:“千言万语,何若莫言”!

   莫言创作于80年代中期的“红高粱”家族系列小说,对于新时期军旅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深刻而积极的影响。

   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旗手

   莫言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国内影响较大,在国际上也已享有名望。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对其评价称,您以有声有色的语言,对故乡山东省的情感、反映农村生活的笔调、富有历史感的叙述,将中国的生活片段描绘成了同情、暴力和幽默感融成一体的生动场面。

   福冈亚洲文化奖肯定了莫言对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成就,认为莫言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旗手,也是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旗手。(中新)

   “感谢那些支持我的朋友,也感谢那些批评我的朋友。我终于得到了一个把自己放在众声喧哗之中的机会。持续半个月之久的网络大战,也是认识自我的最佳机会,让我知道我有哪些缺陷和不足,也让我知道了有哪些宝贵的东西需要坚持、发扬。”

   ——在此之前,对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舆论众说纷纭,对此莫言表示

   评价

   中国作协

   在几十年文学创作道路上,莫言对祖国怀有真挚情感,与人民大众保持紧密联系,潜心于艺术创新,取得了卓越成就。……莫言的获奖,表明国际文坛对中国当代文学及作家的深切关注,表明中国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意义。希望中国作家继续勤奋笔耕,奉献更多精品力作,为人类的文化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马悦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一、瑞典汉学家):

   莫言是一位很好的作家,他的作品十分有想象力和幽默感,他很善于讲故事。此次莫言获奖将会进一步把中国文学介绍给世界。

   ■纽约时报:

   在过去十年,莫言是被出版商所偏爱的三个作家之一,用来打破批评家所指出的诺贝尔文学奖被欧洲作家所垄断的局面。

   ■葛浩文(英文世界目前地位最高的中国文学翻译家):

   当我阅读莫言的作品时,我时常会想到狄更斯(我知道他不是当代作家):他们的作品都是围绕着一个鲜明道义核心的鸿篇巨制,大胆、浓烈、意象化而又强有力。莫言的作品在世界各国都有很多才华出众的翻译,日本、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尤为突出,译者们为树立他的国际声誉做出了杰出贡献。中国在推动和资助文学翻译方面的确是落后了。美国、欧洲的一些国家,以及日本,都在积极资助以各种外语为母语的译者,促使其作品进入这些语言区的本土市场。中国在这方面理应做得更好。

   ■苏童(著名作家):

   莫言可以说是当代文学创作的领军人物,获得这个奖应该说是实至名归。莫言的这次获奖,当然是中国作家的成功,也更是文学、文本以及他个人文学特质的成功。诺贝尔奖的评委都是专家,以前总有人说“诺贝尔文学奖”带有政治性,我看未必是这样,这次莫言就是以他纯文学性的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原标题:“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


最后更新[2012-10-12]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