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试题下载中考试题
文章标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省2003年中考试题》
出处:责编 朱碧波    作者:宁夏回族自治区   阅读次数:2374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宁夏回族自治区省2003年中考试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省2003年中考试题

                 (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积累(共14分)

1.            默写。(6分)

      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__,是知也.《〈论语〉十则》

      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______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

      好读书,不求甚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先生传》

      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按要求填空。(4分)

①《行路难》中,最能表现诗人李白抱负远大、执著自信、勇往直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用取譬设喻的手法来阐述道理。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则重点从舍利取义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了本文“舍生而取义”这个中心论点。

3.喜欢的一句古诗文名句造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威尼斯商人》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__________的著名喜剧.夏洛克是这出喜剧中塑造的一个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要求具体说明)(2)

.阅读(39)

()从下面试题中选做5道题,多做不得分.(10,每题2)

1.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只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与前文写景的内容有联系吗?说出理由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枢密韩太尉书》中,作者想借“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染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这句话说明怎样一个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这句话?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说说,诗人臧克家用“有的人”这个确指称谓作诗歌标题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孔乙己》这篇小说中,掌柜、酒客、小伙计等都可以充当故事的叙述人“我”。那么,请你说说,作者选小伙计而不选掌柜或酒客充当叙述人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①现代人几无文盲,人人都能看报读书,关键在于自己愿不愿意与文字接近.

②一本好书通常是作者一生智慧的精华,以读者购书付出的金钱代价来衡量,实在太便宜。特别是学生时代,学生是全职的专业读书人,如果不愿专心读书,让时间徒然流去,以后反悔也也来不及。

③喜不喜欢读书,是自小培养的习惯,做父母的要多陪小朋友读各种有益智慧成长的书,让孩子与文字多亲近,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

④新加坡有一家书店,把80个字整整齐齐大字报,提倡读书的好处:

书是书,输是输;有书不会输,输的不是书;输了要认输,不要怪书;看书不会输,不看书就会输;怕输的人看见人家看书他也看书,看书的人喜欢别人看书;无书不怕输也会输;无书又怕输肯定输了又输。

所以,读“书”是现代人“赢”的策略,眼赶上时代,要鉴古知今,不落人后,除了看报、看杂志、看电视、上网看资料,还是应该多看有益的书。

1.            文中说“一本好书通常是作者一生智慧的精华”。请你举一实例来印证作者的这个论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中画线的“人人都能看报读书”和“与文字接近”的意思一样吗?它们的区别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文章的第③段删去好吗?说出理由来.(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读书的好处文中都提到了哪些?找出来把原话分别写在下面.(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提炼出一句最能体现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的话作本文的标题,要求不超过6个字.(2)

标题是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以本段文字为材料,除注音、写字、解词外,再出一道题,并作出解答。(4分)

①你出的这个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的解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男孩别哭

门前有溪,稍远有河,被山岭围着,村只得算山村.山村的孩子一天的时间多是在山里度过,而雨,说下就下,它才不管你回没回家.这样,很多时候我们必须遭遇晴出雨归的劫数.灿烂出门,颓丧回家,这是谁也不愿经历的.很多事情,甚至包括人生的命运,都得是这种结局.有什么办法呢?

  雨总是起于黄昏,当我们担着柴禾走在蜿蜒山道上的时候,潇潇暮雨要么从后面赶上来,要么在前面截住你,想避都避不开.这时,心情就会像四合的暮色,突然黯淡下来.怎么不黯淡呢?肩上的担子这么重,家还这么远,路又这么崎岖.雨加重了肩上的担子,又阻碍了归路的脚步,透过雨幕,家就显得更加遥远难及.而雨,有不是平时活泼妙巧的那种,而是阴阴的、凄凄的,带点巫性,又带点魅气。

印象最深的是十岁那年秋天,独自一人担着柴禾走在黄昏的山路上,山雨沙沙从身后而来,像一张阴暗之网,一下子就将我罩进去了,那颗本来就因孤寂而伤感的心,便进而变得绝望。仿佛淹过我的不是山雨,而是令人窒息的黑水。

山雨打湿我的头发,山雨浸透我的衣服,山雨像黑寡妇赖在我的柴禾里,要享受坐滑杆的感觉。柴禾在肩上重若千均,我把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又从右肩换到左肩,稚肩在与担热烈切磋的过程中慢慢火辣,慢慢红肿。脚在山路上不敢停下来,一停就颤得厉害,终于一个趔趄,柴禾从柴担两头滑落下来,柴担弹得老远。我一屁股坐在青石板上放声大哭。山雨沙沙无边,冷漠地下着,没半点怜惜之情,我哭得更伤心了,雨浇灭了我的哭声,在山中没有半点回音。群峰座座在雨中都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我感到小小的自己被大大的世界完全给遗弃了。

我坐在青石板上,根本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只能把剩下的那一点气力也哭尽。父亲,我的亲亲父亲,就在这时从山坳的拐角处出现了,他一下子把我从恐惧和绝望的深水区捞救上来。我无法说出那一刻心中的感受。我只知道,那一刻他温暖的笑容会让我珍藏一辈子。是父亲温暖的笑容给了我在这个世上继续前行的勇气,要不然我真会沿原路退离这个陌生的世界。

嗨,男孩别哭,我们回家。父亲对我吆喝道。然后像扶起一棵被雨淋趴的庄稼那样将我扶起。

  男孩,别哭。二十多年后,当我脱口对自己儿子也说这话时,我才发现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竟是一种成长的标识。知识我儿子面对的不再是山雨带来的困扰。我怀疑父亲的父亲肯定也对父亲说了这四个字,而我儿子的儿子也将会在某个未知的时刻对他儿子说出这四个字。后来我看美国著名的成长伤感片,题目竟就用了这四个字:《男孩,别哭》。只是里面的主人公没能跨越这道标识,死了。

1.            本文写景的手法很多。请你举例说明其中的一个特点及其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我”是怎样一个人?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结尾第二段中“父亲对我吆喝”改为“父亲对我亲切地说”会影响原意的表达吗?说出理由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文章结尾引出美国影片《男孩,别哭》,并交代主人公“死了”这一结局的用意上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刻画人物的手法有哪些?请你至少从两个角度分别举例加以说明.(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63)

()根据提供的情景,完成下面各题.要求语言简明、扼要、连贯、合情合理。(共13分)

1.小A在班里老爱恶作剧。这时,他又神气活现地走到小B跟前,只见A他(人物描写):(2分)

——————————————————————————————————————————————————————————

2.            这时的B眼看就要翻脸了,站在一旁的你赶忙上前劝阻他俩说:(4分)

对小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小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引起矛盾冲突的原因是什么?(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解决同学之间的这类问题,你建议召开一个主题班会.请你为这个主题班会设计一个简短的开场白.(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500\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实际字数不少于200).(50)

提示:1.凡是套写、抄袭的作文一律扣分。

2.文中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一律用化名,以免透露有关信息,影响得分。

题目:1:在“______________的力量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以此为题作文.

题目2:以本卷阅读()《男孩,别哭》为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宁夏回族自治区

一、            积累(共14分)

1.①不知为不知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江山代有才人出

④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⑤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

2.①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少写“则”“而”不口分)

3.略

4.因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就无情报复的贪婪、残忍、惟利是图的高利贷者。(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共39分)

(一)

1.凭着天下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当铺反叛的君主,所以,(施“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取胜。

2.有联系。前文极力渲染岳阳楼及其周围阴晴的不同景色,为写迁客骚人因物而悲喜的情绪蓄势,由此说明“古仁人”的“忧”“乐”观,在此基础上引发作者的议论,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和见解。

3.说明了再多的书本知识都是有限的,要学到丰富的知识、培养真正的才能、激励昂扬的志气,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内在的修养并丰富自己的阅历这个道理。

4.①赞颂那些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②强调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巨大作用。

③说明有自信力的中国人才是我们民族的中坚,才能代表我们民族。

      激励人们做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5.①可以泛指所有的人,能触动每一个读者

②含蓄,能引人深思

③便于正反对比

④蕴含着作者的爱憎感情

6.①“小伙计”这一特殊身份,既便于在柜前柜后客观地耳闻目睹孔乙己的故事,又便于寄托作者对孔乙己的那份悲悯与同情

②“掌柜”不可能整天候在柜前柜后耳闻目睹孔乙己的故事,更不可能关注孔乙己这样一个人,对孔乙己有那份同情。

③“酒客”也不可能悉知孔乙己在酒店的所有故事,再由于是“看客”,除了拿孔乙己取乐之外,不可能有同情。

(二)

1.(略)所举的必须是实例,不能虚构,且必须有说服力。

2.不一样,前指无目的,不求有效益的阅读,作者不赞成这样阅读;后者特指有目的、有选择的积极的阅读,作者提倡这种阅读。

3.不好。作者不满足于提出问题,只提倡读书,同时更着眼于解决问题,因此指出要培养读书的习惯。

4.①有益智慧的成长

②能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

③有书不会输

④读“书”是现代人“赢”的策略

      (能)鉴古知今,不落人后(共5分)

5.            书书不会输(读书则赢)

6。(题目、答案各2分)

以下为写作上特点的,仅供参考。

      开篇从“现代人几无文盲”这一事实说起,强调本文谈论的是一个易于被人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

②“全职的专业读书人”的说法很新颖、很恰当,能催人反省,有说服力。

③“整整齐齐”看似形容大字报的字写得如何,实则流露出作者对书的态度与感情

④顺承④段中“输”与“不输”的说法,⑤段用“赢”与之呼应,用词考究,说话周密。

⑤文中的引用恰到好处,既能充分证明作者的观点态度,又使语言富有变化,能吸引读者。

      全文思路的严密,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环环紧扣,首尾呼应。(具体分析内容此处略)

      围绕写法或给人教益等方面均可。(具体内容此处略)(只要符合题意,且合理均可)

(三)

1.①自然环境即“我”成长的社会环境。

②“雨”象征困难、挫折等。

③用拟人手法写“雨”,借以传达人物的心情。

④赋予“暮雨”的“暮”,“黑水”的“黑”等感情色彩。

⑤运用渲染与细腻的手法来描写,如比喻、排比及形容词叠用等。

2.“我”虽年少稚嫩,但执著、奋进、能拼搏、有勇气。

3.有影响。①原句刻画的“父亲”,是为了突出他是“我”力量的源泉,是“我”的榜样。若换成后者,“父亲”的形象则由“力量的化身”这个侧重点变成了写“爱”这点。②前者更符合“父亲”的身份,表现出“父亲”刚毅的性格和更深沉、更理智的爱(与文章主旨贴合,突出“父亲”是“我”的榜样这一点)。

4.强调说明“男孩,别哭”是人类的一个共同愿望,并以一个反例来警示人们,要有勇气,坚持才能胜利。

5.①景物烘托 ②心理、语言、行为刻画  ③对比反衬

④抒情议论

三(共63分)

1.            即能突出文物特点,是在恶作剧,又不过分丑化,有分寸,能体现答题人正确的态度与感情。

2.            (略)

3.            A虽无恶意,但不注意尊重别人,因而伤害了别人。

   A毕竟不是恶意伤人,对此小B过于计较,不够宽容。

4.(略)(要有针对性、合情合理)

(二)作文

等级    

分段

内容

表达

基准分

一类

45-50

紧扣题意,内容充实,新颖

表达恰当

47

二类

39-44

符合题意,内容充实,有新颖

表达完整

42

三类

29-38

基本符合题意,有内容

表达基准清楚

35

四类

0-28

偏离题意,内容空洞

表达不明确

25

 

注:1。“内容”“表达”不在同一档的作文,分值依据实际情况在两档平均值上下浮动。

2.            作文中的错别字占用作文分(不占用卷面分),错别字累积3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完分为止。

3.            作文满分率控制在10%

                卷面、书写(共4分)(建议专人评阅)

  

等级

要求

分值

一类

卷面整洁  字体美观

  4

二类

卷面整洁  字迹工整

3

三类

卷面干净  字迹清楚

2

四类

卷面不洁  字迹不清

1

五类

卷面脏乱  字迹潦草

0


最后更新[2004-4-8]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