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型不变高考(2)难度增加
近日,教育部2004年《高考考试大纲》面世。今年,广东高考首次自行命题。那么今年高考的考试内容、命题趋向与难度有何变化?是否与以往的高考命题保持延续性?带着这些考生关注的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市教育局教研室,请专家分科目对高考考题变化进行解析。今天,本报先请市教研室高级教师廖声斌谈谈英语考纲的变化,未来几天,我们还将陆续推出语文、数学等科目的相关报道。
关于高考英语(1)
命题原则、题型、难度保持稳定
记者(以下称记):在今年我省高考自行命题的背景下,您估计高考英语(1)命题将有哪些变化?
廖声斌(以下称廖):据有关方面的信息,今年广东高考英语(1)的命题仍在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国考纲的框架下进行,高考英语(I)呈现三个“稳定”的特点,即命题原则稳定、题型结构稳定、试卷难度稳定。
试题设计仍然分为语言知识题和语言运用题两部分。语言知识题的命题原则是保证知识的覆盖面,尽可能增加综合性与语境化的因素。语言运用题的命题原则则为:语言必须放在实际的、并尽可能不同的情景中运用;语言必须适合具体的交际行为;考核的焦点在于是否达到交际目的。
记:那么题型结构也与以往一致?
廖:对,试题的结构仍然分为I、II两卷,四大部分,七个小节。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记:那试卷难度又是如何控制的?
廖:多年来,高考英语试题始终保持在国际标准难度0.5-0.55左右。
考题会保持一定的继承性
记:高考英语(1)三个稳定表明什么?
廖:这表明高考英语(I)的命题原则和复习方向是比较明确的,考生不必为分省命题而紧张。何况还有消息说,国家考试中心将为自行命题的省提供“自助餐式的”试题,供各省组织专家拼题,因而试题会有一定的继承性。
记:针对您所提及情况,考生应着重从哪个方面复习?
廖:第一、抓好常规性复习,巩固基础知识。要遵循高考考纲,适当扩大英语词汇量,牢固掌握基础语法,迅速提高基础知识在语境中的运用能力。第二、抓好针对性复习,不断扫除盲点。近期,由于时间紧张,老师要讲学生不懂的,学生要练自己不会的,学自己有疑问的,不断地扫除盲点,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对语段、篇章的理解能力。第三、抓好强化性复习,按高考的要求、高考的时间、高考的速度、高考的思维和高考的技巧,加强专项的和综合性的训练,使学生尽快进入“竞技状态”。
关于高考英语(2)“一减四增”增加难度
记:高考英语(II)俗称外语专业考生的“复试”,历年都是由我省自行命题。今年该科目考试的性质、对象和适应范围有何变化?
廖:过去的英语复试只是面向报考各大学外语专业的考生所举行的考试。但是,在中国加入WTO后,不少大专院校要求相关专业的考生在高考中也必须参加高考英语(2)的考试。如:有关涉外专业、科技专业、金融专业等等。
新增模仿朗读和口头作文
记:除了上述变化外,高考英语(2)试题本身有什么变化?
廖:高考英语(2)试题本身变化较大。其主要特点是:考查全面,要求升高,运用性加强,具体表现为减少了常规听力题的比例。常规听力题过去有20小题,40分。现在改为12小题,24分。这种常规听力题学生过去已经熟悉,得分较高,这一减少,实际上是减少了学生得高分的可能性。增加了获取信息和听写的比例、词汇填空、模仿朗读和口头作文。
记:具体地说,这些对于应考考生意味着什么?
廖:首先,获取信息和听写都要通过听力来解题。但它的解题比简单的听力理解难度要大,因为它要求学生不光要听懂,而且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信息要点。这一增加,实际上是增加了听力的难度。其次,词汇填空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词汇填空,它所给的词汇是阅读材料中出现的生词,是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词汇表以外的词汇,要求学生根据阅读理解材料中的意义去理解新环境中该词的意思,并填入到句子中去,难度明显加大。再者,模仿朗读和口头作文都是今年高考英语(2)中新增加的题型,它对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跟读速度,模仿水平和现场即席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要求大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