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要武:关于语文味的争鸣要讲逻辑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f27220100x331.html
读到《语文学习》今年最后一期的第一篇文章《“语文味”探微》,我就有话要说。
九斤老太“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的喟叹,是有理由的——“六斤比伊的曾祖,少了三斤,比伊的父亲七斤,又少一了斤”,而这条论据的获得,是“用秤称了轻重”的,而不是毛估估,所以她敢说“这真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实例”。而许国申老师开篇通过“宏大叙事”而得出的结论——学生的语文水平一代不如一代、语文课越发缺少“语文味”——是否能够像九斤老太那样,具有统计学的依据?如果没有,只是纯粹个人的主观印象,那么这文章又怎么写得下去?
许老师不满于程少堂老师关于“语文味”的理论是一本“糊涂账”,而进行了一番“探微”,诚心可嘉,理论探索的勇气可嘉。本来,只要是学过或者教过语文的人,对“语文味”这个概念还是有所领悟的,然而经过许老师的一番解说,我反倒糊涂了。我生性愚钝,当然不敢轻易怀疑许老师探究而来的“幽深” 的成果(“微”有“细小,细微”之义,也有“隐蔽,精妙”之义,所以“探微”二字,一为自谦,另一为自得,我想许老师是前者),但是还是发现了一点蹊跷之处。许老师认为邓维策老师的论述“很有见地”—— “科学的态度要求‘语文味’是一个包含了确切知识概念”,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许老师并没有以“科学的态度”、用“确切的知识”对待“语文味”这一“概念”!稍有逻辑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对待“概念”要用分析的办法,分析它的内涵和外延;对概念下定义,不能用“比喻”的方法,如此等等。而许老师在论述“语文味”这个概念时,都是“本色”、“本味”、“鲜味”、“异味”、“新鲜味”之类的词语。这些都是比喻性词汇,未被定义的概念,违反了下定义基本的逻辑规则。以其之昏昏,岂能使人昭昭?
在此,我也按照邓维策老师“力求清晰、明白、准确”的原则,给“语文味”这个概念下一个“定义”:
语文味是用“读、说、听、写”四种形式,教╱学“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项内,容追求工具性(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母语)、人文性(求真、求美、求善),二者的统一是其最佳效果、最高境界。
我下这个定义,运用的是“属加种差”的方法,首先确定“语文味”的“属”是一种“效果”或者“境界”,它的种差有“形式”、“内容”、“工具性”、“人文性”等确定的概念,其中有确定的内容。我们可以对“语文味”这个概念进行“探微”、“争鸣”,但是这个概念╱定义的形式是不需讨论的,至于语文教╱学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具有哪些内容、达到什么效果、追求什么境界,那又是完全应该“探微”、“争鸣”的。另外,我们的探讨还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基础,离开了逻辑规则和知识基础,我们的争鸣该如何进行?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写此信,不在于批评作者或编者,而是渴望语文教学、研究的同仁们,重视语文教研的学术规范的建设,注重学术成果的积累,而不能再像王荣生教授在《语文教育研究大系·总序》中开篇所说的那样——
我国的语文教育研究一直难以呈累进状成长,语文教育研究缺乏学术的积累,缺乏学术的规范、准则,乃至缺乏起码的学术平台,乃至缺乏起码的学术意识。
稍微比较一下其他学科,就能看出语文教育的严重落后,乃至荒唐。迄今为止的语文教育研究,多数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上,有许多还只是抒发个人的即兴感慨,缺乏学术的价值,甚至没有学术的气息。
因此,我渴望“语文味”的“争鸣”,也同样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而不是还没出发,就面临着一片沙滩、一个泥潭、一地鸡毛!否则,讨论了半天,除了空荡荡的舌苔,什么也不会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