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堂:怦然心动的早晨
今天早上,我六点起床。先冲了一个凉。在女儿房间睡觉的老婆听见我在客厅活动,问:这么早起来干嘛?我没睬她,因为她明知故问。于是先用电热水壶烧了一壶开水(电热水壶是从澳大利亚买回的,三分钟就可把水烧开),冲了一杯咖啡,又泡了一杯绿茶。然后坐在餐桌前,边喝咖啡边看起了日本著名设计大师原研哉的名著《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我很喜欢,买了两本(一本暑假送给了友人),认真仔细通读过不止一遍,做过读书笔记,书上画满了杠杠圈圈,且一直放沙发上,经常翻看。经常翻看,是因为我总觉得这本书和我的语文味有关,是一本美学著作哲学著作。这本书有210页。今天早上,我用上班前(八点半出门坐地铁)两小时多点时间,重读了前半110页。虽然是重读,但书中的内容多处还是让我怦然心动。例如,第55页介绍了日本建筑设计大师隈研吾的一个观点:“在今天,建筑更应该追求的是非建筑性” 。这句话强烈地吸引着我,今早我在它旁写下我的思考:“这句话有深意,要琢磨。能否据此推理出‘在今天,语文更应该追求的是非语文性’?也许,适当的非语文性,是语文教学教出语文味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为自己推出的这一与语文界主流观点完全对立的“大逆不道”的观点怦然心动。
再往后看到第58页,介绍日本著名设计师面出熏用落在地上的小树枝设计出一种“为了纪念日的火柴”,原研哉写道:“掉落在地上的小树枝的形状是优美的”。这句话让我怦然心动许久——掉落在地上的小树枝真是优美,可是一贯自觉对美的感触还算敏锐的我,怎么以前没有觉得它是优美的呢?
一个怦然心动的早晨。
(2012年11月16日9:50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