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诗意栖居
文章标题: 《凸 凹:游子的根》
     阅读次数:1167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凸 凹:游子的根

游子的根

凸 凹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12月05日   03 版)
 

    游子的根,自然是那日益老去的故乡。回望来时路,再春风得意的游子,也会有淡淡的忧伤。因为思念如漂移之树的根须,离土渐远,会把心揪扯得隐隐作痛。

    故乡的老树、老井、老人和崎岖不平的老路,都牵系着儿时的记忆,即便岁月深深,容颜变老,而记忆永新。因为进入老境的重要征兆,是爱频频忆旧,身边事往往模糊,过去的一切却越来越清晰。

    然而,游子的根须不仅仅是故乡的老树、老井、老人和老路,因为老树会枯,老井会涸,老人会逝,老路会被翻修得不见旧时模样。这些地标性的物事一旦变异,游子会迷失方向,手足无措,心存迷惘。所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不仅“衰”了游子,也“衰”了故乡,竟至“相逢对面不相识”。

    所以,游子最向往最牢靠的根须,是故乡人对游子的牵挂,不管是老人,准老人,还是新人,准新人,在心中,都给游子留一个位置——

    游子如果是名人、贵人,就给他留下生养过他的老宅。因为人一名贵,老宅就是文物,其名贵之气会荫及乡里。老根生新枝,新枝生大树,乡脉传承,会不断出有用之人。当然,如果故乡殷实,可以给他修纪念馆。纪念馆虽然不当稻谷,不当吃喝,属无用之用。而无用之用,正是文化,正是精神,可让故乡人人心圣明,锐意精进。所谓不毛之地,不是指这个地界不生瓜果梨桃,而是指此地鄙俗,不生信念,不生理想,不生灵魂,而一味地昏吃闷睡,浑浑噩噩。

    游子如果是普通人,也不能相忘,更不能小觑。因为普通人尊重普通人,就是自重自爱,就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所谓癞狗扶不上墙、麻绳提不起软豆腐,不仅仅是指人的没有志气、没有本事,更指的是人微而笑微,人贱而卑贱,而不懂人捧人高,人尊人贵的处世法则。对待这样的游子,故乡人可以给他的祖坟每年培几锨新土,拔一拔上面的荒草,使其增高,使其凸显,不致湮灭。游子归来,心生感动,在祭奠他的祖先的同时,也把乡情跪拜了。一如穷儿往往有大孝之心,这样的游子往往有大报之念,一旦发达,回报乡梓会不遗余力。即便迟有回报,也有人伦成果,外人见到,觉此乡厚德,心生敬意,愿与交往,愿与亲近,口碑相传,美誉远扬。此外,也是一种文明风气,濡染后生,不生恶德,美善之土,必生嘉禾。

    至于给游子通通信邮,建建档案,编编名录,续续家谱,事情虽小,也关大局,一如老母手中针线,丝缕坚持,终成完衣,游子穿在身上,有大温暖、大喜乐——叶落归根,思乡情切,故乡不能没有我。

    所以,故乡千好万好,在游子看来,还是人心最好。人心是情感的沃土,慰安游魂,让游子有根的感觉,即便四海漂泊,也有很重的牵挂,遥望故地,频频祈福——愿乡人安好,万事顺遂,且政通人和。


最后更新[2012-12-12]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