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工作室报 > 梁青频道
文章标题: 《《语通》第二期发表梁青语文味论文》
     阅读次数:1574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语通》第二期发表梁青语文味论文

 (堂按:本文为《语文教学通讯》约稿,发表于该刊2013年第二期。梁青老师为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成员。)

语文味的“气”和“境”

—— 中国语文教学的另一种观照

广州市培正中学    梁青 

程少堂先生十年前提出“语文味”这一教学理念,从某种意义说,这为中国语文教学开辟了另一片全新天地,并把中国语文教学提到一个新高度,这是对语文教学的另一种观照。我以为这个“某种意义”,就是中国式的美学意义,这种观照,是一种中国式的美学视界。

以往的语文教学是“隔”的教学,是以科学视角审视语文阐释语文,所以显得比较机械呆板木讷,多少会带有功利性、工具性、平面化、标准化的痕迹,也就比较短视;而具有中国传统美学意味的“语文味”教学是“融”的教学,是“相互打通”的教学,是以人文视角观照语文关怀语文。可以说,语文味让文学与美学联姻,她是文人与文化交融的结晶。

笔者尝试用中国美学中的“气”和“境”来谈一点浅见,姑且作为“语文味”的一种解读吧。

一、从程少堂先生的“语文味”定义说起

“味”在美学范畴中是说不清的,然而,作为学术理论研究,程少堂先生还是给语文味下了一个定义:语文味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生发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的,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从程氏的这个语文味定义里,我们看到了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关键词,如:返璞归真、生命体验、语文素养、生存智慧、人生境界、情感、意理、幽默、个性、文化、诗意、美感、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自由等等。这些关键词语无一不是从各个角度倾情叙述表达着语文味,它们排列在一起,足以幻化出令人心驰神往的语文桃花源,这是多少语文人朝思暮想要到达的彼岸,是心之所向,灵之所栖。

二、语文味之“气”

“语文味”的教学是充满气韵、美感和魅力的教学。中国古典美学认为,美离不开既是美的本源,又可以指人的气质才性、审美理想、艺术情趣,它凝结在艺术形象之中,就是艺术品具有审美价值的本源。如果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作为艺术品来创造,那我们可以说这个“气”弥漫在课堂教学之中,就是语文教学过程具有审美价值的本源。的充实、饱满、深厚与否,往往决定着艺术创造和审美实践的境界的高下;同样地,“气”也决定着语文教学境界的高下。“语文味”教学正是饱含着这样的一种精、气、神。

1.文气。语文味教学是“文”的教学,不仅是说要“以文教学”,而且还说教学中氤氲着一种文雅之气、文化之气、文人之气,师生的思维与心境共同受这“文气”之浸润濡染,悠然自在,沉醉不知归路。

2.傲气。语文味教学强调文人之气,因而必会多少带有文人式的所谓清高傲世和放达不羁。文人在对当世的思索洞彻之后往往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倔强与反叛,他们的特立独行、卓然不群里有一种隐隐可见的舍我其谁的霸气。

3.人气。所谓人气,是指人的生命气息,亦即要有生气和活气,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生命力和活力。语文味教学有着人性人心的温度和温情,有着人格人情的体察和关怀,有着人道人文的滋养和张扬,从中可见人之气质、人之性灵。

4.朝气。语文源于生活,源于生命,只要生活没有枯竭生命还在欢腾,语文就不是向死的,就不该暮气沉沉,漫天灰霾。语文味教学也正因着人的思想和性情,所以朝气蓬勃,灵动鲜活,所以神采飞扬,生生不息。

5.锐气。语文味教学是有思想有眼界有情怀有意境的教学,这需要一种勇往直前的执著探索和独辟蹊径的锐意创新,但它不是刻意地求新求奇、哗众取宠,它是凭借敏锐的语文视觉,独持偏见,一意孤行。

6.大气。语文味教学不拘细枝末节,不施雕虫小技,不求精致工巧,它追求大气度、大气象、大格局。其开阔的主题、恢弘的架构、磅礴的气势,构建的是中国写意画式的教学体系,强调的是语文的“神”。

 

三、语文味之“境”

“境”是美学范畴中的重要概念,它是人们在思想意识里进行审美活动时,用心灵去观照外界对象,在把握和领会对象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在自己的思想意识领域里超越外在的形象,从而创造出新的意蕴和境界,得到审美的心灵自由。正所谓境生于象外,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1.“我”之境。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无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就是纯粹单一地解读文本,作者和作品是解读的唯一。语文味教学则不同,它强调的是“不可无我”的艺术创作和审美原则。“有我”的教学就是主张教师的灵魂要在场,要把其个人的生命体验倾注于文本,不仅用教材讲述作者,更是用教材讲述教师自己,这种带着温度和关怀的动情讲述其实是轻松的自我放逐,它其实更容易唤醒、诱导、引发学生通过教材体验学生自己。或曰,“有我”的教学是生命体验生命、生命解读生命、生命讲述生命、生命激活生命、生命应答生命的教学,这是一种文人式的解读、文人式的体验、文人式的审美。这种个性的抒情和自我的释放,决定着语文味教学是不可能复制甚至不可能模仿的教学,这种审美活动不会产生审美疲劳,因为每一个个体都是孤本,都不可替代,都是新鲜的不一样的生命。

2.“合”之境。现有的语文教学常把“紧贴着文本和作者走”“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作为好语文课的标准。显然,这样的评价标准忽视了语文教师这一主导要素,说到底,还是“无我”教学惹的祸。语文教师如果把文本和作者当成纯客观的审美对象,而将自己置身于文本和作者之外,他又怎么能深切地理解文本意会作者从而进行个性化解读呢?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语文教师只有在文本中找寻自我,才能应答作者的呼唤。正如庄周梦蝶,物我合一,难以相分。语文味教学特别强调这多个“我”(至少包括讲者、作者、文本、听者)彼此之间的相融相通,她是“有我”的审美,是主客体“合一”的审美。

3.“真”之境。语文味教学讲“真”。什么是真?真就是率性、天真、本色,就是原生态,就是不矫揉、不造作、不伪饰、不浮夸。一言以蔽之,就是流露真性情的教学——课堂里,师生完全是真性情的流露和交流。

4.“善”之境。语文味教学讲“善”。什么是善?善就是讲者与听者与文本的相互真诚与体贴,彼此温和与尊重。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高高在上咄咄逼人,没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善心与慧心,就不真诚不体贴,就不温和不尊重。换言之,善就是善待文本、善待作者、善待学生、善待自己。

5.“趣”之境。语文味教学讲“趣”。这“趣”和“味”是不可分的。美学中的“趣”也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味”,增之一分或减之一分都寡然无味。比如情趣,一定是有情味有趣味的,这情可以是激情,但绝不是滥情;又比如理趣,一定是寓哲理于趣味的,这理可以是严肃的,但绝不是严厉的;再比如谐趣,一定是诙谐风趣的,这谐应该是幽默,却绝不是滑稽。可见,百种趣酿出了无穷味。

6.“诗”之境。诗的最大特点就是含蓄。语文味教学正是富有画意诗情、充满浪漫的教学。语文教师心中自当是满蓄情感的,但在教学中却往往引而不发,含而不露,以引人共鸣,耐人寻味。师生每每陶醉流连于这诗境般的课堂之中,产生无限的美妙遐想,这是语文课的一种境界。好的语文课,可以把味道和盘托出;但最好的语文课,却是蓦然回首,似曾相识,欲语还休,默契无言。

7.“美”之境。语文味教学最终是要回归“美”的。“美”同“味”一样,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所以不如不说不道,自去感受。语文味教学是一种能够令人身心产生愉悦之感的多元的整体统一之美,这些“多元”用一种迷人的美学张力获得教学过程的和谐与平衡。在这里,自我融合外物,浪漫拥抱深沉,豪迈相望婉约;高贵接纳朴素,文雅邂逅通俗,高傲可以平易;狂放不反对含蓄,智慧不摈弃善良,孤独不拒绝幽默。

8.“自由逍遥”之境。说语文味教学“自由逍遥”,是说她能挣脱一切束缚羁绊,尽情挥洒个性,既有人文精神的涵养,又有生命意义的体悟。语文味不急功近利,她是独立的、自由的、艺术的生命姿态,故而其生命力也是顽强的永恒的。语文味是思想的解放,心灵的释放,生命的绽放,精神的自由,灵魂的安顿。

最后还想补充一句,语文教师要有鸿鹄之志,要敢于有精英意识,这样才有可能共同支撑起教师与学生的生命高度。所以,在此,我们要深深祝福“语文味”这个毫无学究气、毫无陈腐味,弥漫着浪漫气息、散发着独特魅力的学术理念,相信她定能在语文大道上走得更悠远,更潇洒。

 


最后更新[2013-2-13]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