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中考聚焦文化漫谈
文章标题: 《以空间换时间》
     阅读次数:86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以空间换时间






战争中,当一方实力处于劣势时,往往实行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比如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实力明显不如德军,苏军在遭到惨重损失后,以空间换时间,放弃了西部大片国土,损失了大量人力和宝贵的资源、财富。效果如何?苏军赢得了时间,终于反败为胜,战胜了德国。这是以空间换时间策略有效性的一个明证。 

中国有无以空间换时间的例子?有。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对苏区实行第五次围剿,在强弱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实行以空间换时间,放弃了中央苏区(南方各苏区也陆续放弃),实行战略转移,在陕北重新建立了根据地。后来呢?当国共双方再次兵戎想见时,局面逆转了,共产党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彻底打败了共产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以,在己方实力明显不如对方时,实行以空间换时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策略(也是无奈的选择,如果实力强于对手,谁愿意放弃土地)。比如,我们总说晚清割让土地,其实清政府也不愿意放弃百战而得的结疆土,无奈中国实力弱于洋人,不得已实行了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即使如此,清朝也注意保护中国最重要的核心地区,如中原、江南等地,决不放弃这些土地于外人,而边远地区如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等地,则有条件地放弃(之所以说是有条件地放弃,是还留下了收回失地的可能,如香港之所以能于1997年收回,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香港地区以条约形式割让的少,而以租借形式放弃的多,因此英国人举棋不定,最后决定全部归还。 

晚清以空间换时间,效果如何?客观地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至今,港澳台全部收回(这里的收回是指收归中国,不是指收归哪个政权),但是,东北和西北的失地尚未收回(东北失土指俄国远东地区,西北失土指中亚哈萨克斯坦的部分和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全部,外蒙古则是当地人独立,情形与弃土于对方不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该战略仍在实行过程中,二是以空间换时间需要后继者抓紧时间,缩小与对手的差距,可是继清之后的民国未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时间,国家发展不良,实力发展不大。因为这两点,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只能说是完成了一半。 

那么对今天来说,晚清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是否完成了?当然没有,毛泽东说:失地存人,人地全得;失人存地,人地全失。以空间换时间只是暂放弃对国家相对次要的因素,而保全对国家至关重要的主要因素。晚清放弃了对当时中国不甚重要的边远地区,保存了对中国至关重要的中原等地,这符合以空间换时间的实质。但是,以空间换时间并不是永远放弃空间,失去的土地最终还是要收回的。今天,中国收回了港澳台,什么时候收回了东北、西北、西南的失土,就可以说以空间换时间取得了完全的成功,否则,只能说以空间换时间仍在进行中。

最后更新[2013-3-10]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