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先锋人物
文章标题: 《市高三语文一模分析会在南头中学成功举行》
     阅读次数:1581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市高三语文一模分析会在南头中学成功举行

 

深圳市高三语文一模分析会

暨第二次复习观摩课在南头中学成功举行

 

2013314下午,深圳市高三语文一模分析会暨第二次复习观摩课在南头中学举行。

活动以徐国年老师的一堂题目为“以整理思想为首务”的写作指导课为开场。徐国年老师是南头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长、广东省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语文味工作室”成员。他的课以“解考场作文写作之惑”为立意点,重点解决如“考场上,写着写着写不下去了”、“觉得自己的思路不好,又没有新思路”、“总觉得自己的想法别人也会这样想”、“写到一半,想推倒重来”、“写来写去就几句原话,明显在凑字数”等写作困境。徐国年老师借用梁启超的话“最紧要的是养成整理思想的习惯”,拿出解决考场写作困境的能力归结为“磨出缜密的脑筋,学成组织的技能”,可谓切中肯綮,深合“脉理”。接着,徐国年老师以考场作文的佳作为例,引导学生学习写作练思之法:作文思维训练如何增加新元素?在别人忽视的结构形式里走个来回。并教给学生一个整理思想的技法——分类法。这种“分类法”对于学生的考场写作实际有着显而易见的好处,它能把学生的思维“由模糊到清晰”,“由无序到有序”,“由残缺到完整”,“由沉睡到激活”。围绕此方法,把“分类法”细化为:分类别、分层次、分境界。在实际操作之后,把整堂课的“整理思想”的思维过程归结为几个元问题,即“是什么”、“有哪些”、“用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整堂课在“整理思想”为核心,以“分类法”为抓手,有理有据,具体可行。

 

第二节写作指导课的执教者为来自深圳平冈中学的王雪娟老师。王雪娟也是广东省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语文味工作室”成员。王雪娟老师的课题为“让段落‘动’起来”。作为预热,王雪娟老师领着学生复习了10种复句类型的基础知识,以让学生建立起“写作的基础是句子的写作”的认知,符合语文的“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基本理念。接着,课堂进入核心内容:训练学生段落结构的基本模式----“起承转合”。王雪娟老师先让学生欣赏深一模的优秀片断,让学生体会“起承转合”对段落写作中思维深化的作用,然后,教给学生三种方法:一、叠加法(相似重复)、二、连接法(不同关系的先后串联)、三、嵌套法(交叉组合)。这三种方法,正是由简而而繁,由浅而深,由易而难。每一种方法的简介之后,王雪娟老师都静待同学的现场写作写成,让同学读出自己所写内容,并给予鼓励。这种按图索骥式的现场写作,每每有佳构出现,引得与会者的赞赏,和同学们的掌声。最后,王雪娟老师给出三点提醒:要有层次意识,借句式引领思维,熟能生巧,巧则多变。

 

王雪娟老师这堂课,清新质朴,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对于目前毫无章法的作文指导课来说是一剂难得的良方。这堂课非常清楚具体地告诉学生和听课的老师:写作自有其内在章法,写作也自有可行之教法。

 

然后,深圳教科院语文教研员程少堂教授对两堂课进行了点评。他认为,这两堂示范课对于广大高三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考场写作上,都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很多老师在听课的过程中都说要把课件考回去给自己的学生用,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两堂观摩课的“观摩”意义已经达到了预期。此后,程少堂教授对本次一模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默写得分较低和作文得分较低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对策。

(葛福安报道)


最后更新[2013-3-15]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