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象:严肃地提供八卦
文:木子舟
张文江曾经说过,中国当代的学者只有三个人可以读:刘小枫、李零、冯象。张文江研究中国古典文化,其中写过一本人称“文学研究领域的《相对论》”的《<管锥编>读解》,上述那句话虽然出处颇可存疑,但至少划出了中国当代学术阅读的三大面相——
啃刘小枫集子的,要么学院派,要么心存“爱与怕”、读诗读西哲经历过八十年代学术风气的理想中年及直系后辈;李零当然也有自己的“死忠”,因其虽然杂(老子孔子孙子方术金石什么都写),但智识和文辞在那儿摆着;倒是冯象,早年便是《读书》、《书城》、《万象》上的常客,却始终给人以“讲故事的读书人”的印象,学问有,但没有大部头论著压阵,谁也不好把他推上学术阅读的金字塔塔尖。
冯象是个学者,其父冯契是华东师大的哲学教授。在冯象大部分的著作里,个人简介都是这样写的:上海人。少年负笈云南边疆,从兄弟名族受“再教育”凡九年成材,获北大英美文学硕士、哈佛中古文学博士(Ph.D)、耶律法律博士(J.D)。现任北京清华大学梅汝璈法学讲习教授,兼治法律、宗教、伦理和西方语文。
学法律的人也许看过他那本《政法笔记》,后者从孔子的名誉权、鲁迅的肖像权,写到性贿赂、人体写真、美国大选……大小故事,热闹非凡,而笔意却是深得中国文字的三味。但不那么为人所知的是,冯象还译经——《圣经》。
今年4月,《创世纪传说与译注》上架,那是再版的修订版,第一版付梓已经是在八年前;到了7月,《信与忘:约伯福音及其他》面世,加上此前已出版的《摩西五经》、《新约》、《智慧书》,冯象已经翻译了大半的圣经——据希伯来原文翻译,不仅翻译,还要做注,且号称要给流传最广的中文“和合本”圣经勘误。
生疏的读者好奇其所译的经有何看头,而熟知的读者则叹一声:冯象,早该被阅读了。
在冯象的笔下,圣经是“八卦”的。例如,上帝配给亚当的第一个女人,不是夏娃,而是“多体毛,擅飞而淫荡”的带反犬旁名字的“狸狸”。在《狸狸》一文中,冯象这样写道:“狸狸,一、史上第一个女人,亚当原配。二、引诱夏娃偷食禁果的蛇。三巴比伦食婴女鬼,迦南魔界母后。常于月黑风高职业吸男人精血,俗称梦遗。防法(圣安东尼式):平卧,并足,左手作碗状,轻掩下体,右手紧握基督受难之圣十字架覆左手,可拒狸狸入梦。”
野史里说狸狸向上帝抗议“亚当也是尘土,凭什么做我的主子”,而冯象则写——例如撒旦,原本是最非凡的十二翼大天使,最后因为嫉妒上帝偏爱亚当这个人子而与上帝翻脸,最后被逐出天国。诸如此类“山海经”式的圣经故事,绝非冯象凭空捏造,而是信必有征,从《犹太法典》到各国民国故事的相关演绎,冯象将其整合编排,字里行间遍布机锋,抛开神学、圣经学的繁琐考究,等于是帮普通读者抓了一把上帝的小辫子——爽。
译经历来是伟业,而译经者多半抱有远大的理想:为传教,为拯救灵魂,为宗教改革,为结束教派冲突、赢得政治安定和国王陛下的荣誉等等,而冯象译经,“我的想法却是纯学术的和文学的,就是看到中文旧译舛误太多,无文学地位,希望改变这不理想的状况。”
一个出于纯学术和文学目的、非教徒翻译的圣经版本读起来到底有什么不同?就连学术上质疑冯象有抄袭英语译注版的香港环球圣经公会驻会学者张达明也不得不承认:他被冯象“光彩四溢的文学气象所摄”,称“冯译的文采,毫无疑问是胜过现存的中文译本──甚至胜过原文。”
这里仅就大家最熟悉的圣经开头,以中文合和本圣经和冯象版本作一对比。关于上帝造天地,和合本译:“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冯象则译为:“太初,上帝创造天地,大地无形,一片混沌,黑暗笼罩深渊。”
翻译圣经的学术问题,普通读者当然无缘置喙。而张达明和冯象有关抄袭的争论倒是可以作为了解西方治学的一个有趣切入点。在《信与忘》一书中,冯象写了一首小诗《我动了谁的奶酪》:“我动了谁的奶酪,一块蜡黄色长了白毛发出臭豆腐气味的奶酪——之后耳畔就嗡嗡不停,飞来几只小小的卫士,头盔闪闪发亮……”把一众圣经学者讽刺得体无完肤。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看看他们之间的“文斗”,或许可见冯象在文字之外的“黄老邪”气派。
提到《信与忘》,冯象说这本书比自己预想的早了五年,看来很为自己的译经效率骄傲。书还是老风格,除了新翻译出的圣经,大体是他已经发表过的文章。只是这次的选编的文章颇杂,有圣经、翻译、法律、文学,形式也多样,包括答记者问、信件、语录等。
不过,初识冯象的人,倒是可以跳过这本新书,去看看他以前的作品,看他如何在一篇篇文章里,把从报纸上所载或生活中所见的一件小事“起兴”,例如谈论某大学教授抄袭事件,则倏地穿越古今,跳到通天塔和苏格拉底,转而考证《荷马史诗》的作者,一转笔,又为盲人歌者念起礼赞——中间的起承转合,丝毫不见突兀,而读者则可看到,做一个高高在上的学者(指该抄袭学者),与当一个古时流浪的艺人,文品、人品,高下立判,你也因此可以看到,在冯象的文字背后,有一种坏——一种善良的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