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少堂研究
文章标题: 《梁启超:教育家的自家田地》
     阅读次数:543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梁启超:教育家的自家田地

 

 

       今天在座诸君,多半是现在的教育家或是将来要在教育界立身的人。我想把教育这门职业的特别好处,和怎样的自己受用法,向诸君说说。所以题目叫做“教育家的自家田地”。
       孔子屡次自白,说自己没有别的过人之处,不过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的门生公西华听了这两句话便赞叹道:“正为弟子不能及也”。我们从小就读这章书,都以为两句平淡无奇的话,何以见得便是一般人所不能及呢?我年来积些经验,把这章书越读越有味,觉得:学不难,不厌却难;诲人不难,不倦却难。孔子特别过人处和他一生受用处,的确就在这两句话。不厌不倦,是孔子人生哲学第一要行。
       厌倦是人生第一件罪恶,也是人生第一件苦痛。厌倦是一种想脱离活动的心理现象。换一句话说,就是不愿意劳作。你想,一个人不是上帝特制出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可以一天不劳作吗?只要稍为动一动不愿意劳作的念头,便是万恶渊薮。一面劳作,一面不愿意,拿孔子的话翻过来说“居之倦则行之必不能以忠。”不忠实的劳作,不惟消失了劳作效率,而且可以生出无穷弊害,所以说厌倦是人生第一件罪恶。换个方面看,无论何等人,总要靠劳作来维持自己生命。任凭你怎样的不愿意,劳作到底免不掉。免是免不掉,愿是不愿意,天天皱着眉哭着脸去做那不愿做的苦工,岂不是活活把自己关在第十八层地狱?所以说厌倦是人生第一件苦痛。
       诸君听我这番话,谅来都承认不厌倦是做人第一要件了。但怎样才能做到呢?厌倦是一种心理现象,然而心理却最是不可捉摸的东西;天天自己劝自己说不要厌呀!不要倦呀!他真是厌倦起来,连自己也没有法想。根本救治法,要从自己劳作中看出快乐。——看得像雪一般亮,信得像铁一般坚。那么,自然会兴会淋漓的劳作去,停一会都受不得,哪里还会厌倦?再拿孔子的话来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对于自己劳作的环境,能够“好之乐之”,自然会把厌倦根子斩断了。从劳作中得着快乐,这种快乐,别人要帮也帮不来,要抢也抢不去,我起他一个名叫做“自家田地”。
       无论做任何职业的人,都各自有他的自家田地。但要问哪一块田地最广阔最大最丰富,我想再没有能比得上教育家的了。教育家日日做的、终身做的不外两件事,一是学,一是诲人。学是自利,诲人是利也。人生活动目的,除却自利利他两项外便是有何事?然而操别的职业的人,往往这两件事当场冲突——利得他人便不利自己,利得自己便不利他人。就令不冲突,然而一种活动同时具备这两方面效率者,实在不多。教育这门职业却不然,一面诲人,一面便是学;一面学,一面便拿来诲人。这两种都要继续。第二,这种快乐任凭你尽量享用不会生出后患,所以能彻底。第三,拿被教育人的快乐来助成自己的快乐,所以能圆满。乐哉教育!乐哉教育!
       东边邻舍张老三,前年去当兵,去年做旅长,今年做师长,买了几多座洋房讨了几多位姨太太;西边邻舍李老四,前年做议员,去年做次长,今年做总长,天天燕窝鱼翅请客,出门一步都坐汽车。我们当教育家的,中学吗,百来块钱薪水,小学呢,十来二十块。每天上学堂要几点钟,讲得不好还要挨骂,回家来吃饭只能吃个半饱。苦哉教育!苦哉教育!不错,从物质生活看来,他们真是乐,我们真是苦了。但我们要想一想:人类生活,只有物质方面完事吗?燕窝鱼翅,或者真比粗茶淡饭好吃,吃的时候果然也快活,但快活的不是我,是我的舌头;我操多少心弄把戏,还带着将来担惊受怕,来替这两寸来大的舌头当奴才,换他一两秒钟的快活,值得吗?绫罗绸缎挂在我身上,和粗布破袍有什么分别?不过旁人看着漂亮些。这是图我快活呀,还是图旁人快活呢?须知凡物质上快活,性质都是如此。这种快活,其实和自己渺不相干,自己只有赔上许多苦恼。我们真相信“行乐主义”的人,就要求精神上的快活。孔子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颜子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并非欺人的话,也并不带一毫勉强;他们住在“教育快活林”里头,精神上高兴得了不得,那些舌头和旁人眼睛的玩意儿,他们有闲工夫管到吗?诸君啊!这个快活林正是你自己所有的财产,千万别要辜负了。
       说是这样说,但是“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厌倦的心理,仍不时袭击我们,抵抗不过,便被他征服。不然,何至公西华说:“不能及”呢?我如今再告诉诸君一个切实防卫方法:你想诲人不倦吗?只要学不厌自然会诲人不倦。一点新学说都不讲求,拿着几年前商务印书馆编的教科书上堂背诵一遍完事;今日如此,明日也如此,今年如此,明年也如此,学生们听着个个打盹,先生如何能不倦?当先生的常常拿“和学生赛跑”的精神去做学问,教那一门功课,教一回自己务要得一回进步,天天有新教材,年年有新教材,怎么还会倦?你想学不厌吗?只要诲人不倦,自然会学不厌。把功课当做无可奈何的敷衍,学生听着有没有趣味有没有长进一概不管,那么当然可以不消自己更求什么学问。既已把诲人当作一件正经事,拿出良心去干,那么,古人说的“教然后知困”,一定会发现出自己十几年前在师范学校里听的几本陈腐讲义不够用,非拼命求新学问,对付不来了,怎么还会厌?还有一个更简便的法子:只要你日日学,自然不厌;只要你日日诲人,自然不倦。趣味这样东西,总是愈引愈深,最怕是尝不着甜头,尝着了一定不能自己。像我们不会打球的人,看见学生们大热天打得满身臭汗,真不知道他所为何来;只要你接连打了一个月,怕你不上瘾?所以真肯学的人自然不厌,真肯诲人的人自然不倦。
       诸君都是有大好田地的人,我希望再不要“舍其田而芸人之田”。好好地将自己田地打理出来,便一生受用不尽。

最后更新[2013-3-24]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