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少堂研究
文章标题: 《鲁毅:论中国现代作家笔下“雪”的美学意蕴》
     阅读次数:1617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鲁毅:论中国现代作家笔下“雪”的美学意蕴

 

论中国现代作家笔下“雪”的美学意蕴

作者:鲁毅

 

机构地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出  处:《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1卷第2 10-14,5

 

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雪”是古典文学中的一个传统意象。现代作家延续着对这一意象的抒写,虽数量不多,但却出现了诸多名篇。在他们笔下,”雪”被赋予多样的审美内涵:或抒写生活之趣;或传达怀乡的怅然;或表现苦难的痛楚;或展现人格之美,呈现哲理思考。这些与古典文学相联系,更多的是对其超越与创新。透过他们笔下的”雪”,既可以窥探出文学观念和风格的差异,又可以考察出时代对文学产生的影响,展现文学发展的多样性及其规律。

 

词:雪 意象 现代作家 美学意蕴

号:I206.6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全文快照:雪”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个传统意象,历来被赋予诗意的内涵,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便可见一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国文学历来就不乏咏雪的佳篇,但就“雪”的美学意蕴而言,与新文学相比,却显得较为单薄,从文学功能上讲,可以大致归为这样几类:一是单纯的作为审美物象来描摹,如岑参的“忽如~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韩愈的“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二是作为起兴物或者渲染诗文意境、人物情绪而存在,如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高适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再者,“雪”成为一种高洁品格的象征,如陶渊明的“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在整个古典文学中,“雪”在这三种文学功能内被无尽地言说着,但是其美学内涵却给人一种落窠臼之感,似乎只要言及“雪”,那就要造境、兴情,示以高洁之品。

 

 

 雪的意象有哪些 浏览次数:113次悬赏分:5 | 提问时间:2011-6-6 20:13 | 提问者:囊囊rou

      

推荐答案 纯洁,象征心灵:三晨喜盈尺,六出儛崇花。

 

寂寞,荒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苍茫、壮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千山犹绿怜霜叶,一夜忽白染碧葭。

 

寂静、清凉: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中西方“雪”意象之比较 www.chinaqking.com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11-5-19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第3期下文/李光萍 汤婷[导读]“意象”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雪”这一自然现象蕴涵了人类的文化情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李光萍   汤婷(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 万州  404100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3-052-01

    摘要:“意象”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雪”这一自然现象蕴涵了人类的文化情感,因此“雪”具有了一定的原型意义,并成为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我国诗词中“雪”意象的营构方法主要是赋、比、兴,而在外国诗歌中,主要是比喻还有借代。在各个不同的时代,“雪”意象又有不同的含义,作者寄予不同的情感,表达了真实的感情。

    关键词:雪;意象;诗词;诗歌

    雪诗大自然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它是白色的,代表着纯洁的心灵,给人清新自然的美感。从心里上,看见雪,我们的感觉是非常的宁静,内心犹如白雪一样的安静。而在诗人的眼中,雪又代表着不同的含义,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情感,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雪的意象是相同之处见不同。

    从中国的诗词中看“雪”的意象。首先,在《诗经》中,雪的意象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表示自然现象。在《诗经•小雅•信南山》中有“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音麦木,指小雨)。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冬日的阴云密布天上,那雪花坠落纷纷扬扬。再加上细雨溟溟蒙蒙,那水分如此丰沛足量,滋润大地并沾溉四方,让我们庄稼蓬勃生长。这里的雪只是指一种自然现象。第二,表示生命的流逝、路途的阻碍。在《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yù)雪霏(fēi)霏。”体现出来。第三,、政局黑暗《诗经•国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音旁,雪盛貌)。”“北风其喈,雨雪其霏。”释义: 以风雪的寒威来比喻虐政的暴烈:“ 北风其凉。雪雨其雱 ,“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北风凛冽,雨雪猖狂,渲染出一种凄冷阴森的气氛。第四,、君王的骄横无所节制和小人的愚顽不化《诗经•小雅•角弓》“雨雪瀌瀌,见晛曰消。莫肯下遗,式居娄骄。 雨雪浮浮,见晛曰流。如蛮如髦,我是用忧。”释义:大雪纷纷满天飘,太阳一出自然消。小人不肯自谦让,常常无礼耍骄傲。 大雪纷纷飘未休,太阳一出化水流。小人愚昧如蛮夷,我为此事心忧愁。以雪花见日而消融,反喻小人之骄横而无所节制和不可理喻。

    在唐诗中,对于雪的意象有继承,但是也有发展。在这三个方面表现继承。第一,是一种自然现象,如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黄庚《咏雪》:“江山不夜月千里,无地无私玉万家。时延(青门饮)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都表现为自然的雪。第二,表示路途的阻碍,如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云横秦岭家何在⑹?雪拥蓝关马不前。” 释义:巍巍秦岭云海茫茫,身家何处是归宿?皑皑白雪拥堵蓝关,马儿都裹步不前。荀子:“松柏经隆冬而不凋谢,蒙霜雪而不变,可谓的其负也!第三,社会黑暗,如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在继承的同时,又有新的发展,表现不同的意象,体现在下面几点,首先是一种情思的表现,有孤独,凄凉、思念还有悲伤等情感。如唐戴叔伦《调笑令》表现的征人思归之苦,如唐李商隐《哭刘司户蕡》表现的悲伤情绪,李白(鸣皋歌送岑征君)若有人兮思鸣皋阻积雪兮心烦劳。此诗为李白自制歌行,用来送他的朋友岑征君到嵩县鸣皋山隐居,眼看着自己的朋友就要离开宋州的梁园到嵩县鸣皋山去隐居了,面对着漫山遍野的皑皑白雪,诗人的心情特别“烦劳”。戎昱(霁雪)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风卷寒云”既是雪后天晴的征兆,又是次句“江烟洗尽柳条轻”的基础。大风卷走寒云,也将江面上的云烟雾气一扫而空,又吹落了柳枝上的积雪,使柳枝轻摆。雪晴在天“暮”之时,为结句“一夜明”作了极好的铺垫。表达对残雪充满无限喜悦留恋的心情。其次,人格精神的象征。有表示高洁的情怀 如韦应物《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从赞美友人诗思之清入手,进而衬托出友人不凡的人格。韦应物说:难怪友人的诗思如此清澈而沁人心骨,原来他所居住的环境如此清冷幽静,不仅门对着潺潺溪流,仰头还可看到白雪皑皑的山岗呢!末句妙语双关,既是友人居住环境的具体描绘,又是友人诗思诗境的比况形容,其中透露出的对友人的钦慕之情宛然可见,韦作构思之妙,于此可窥一斑。(2)英雄气质 齐己《剑客》,这是北方冬季的大自然特有的最雄浑壮丽的画图。诗人把剑客放到如此西风狂啸,漫天大雪纷飞的背景下,有力的烘托出剑客的英雄气质。赞扬他下定决心,不为风雪所阻,一定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最后是作为松、梅等陪衬的意象,如朱庆余《早梅》:“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

    而在西方诗文中,雪地意象是不同的,但是在其中也有相似之处。有以下几种意象。表示童年年幼时的美好,在索科洛夫的静静地雪这首诗中,我朝窗外张望,树木在积雪下挺着胸膛,人们在行走,雪花在飞舞,雪堆在悄悄地增长,我好像回到了童年,雪的意象是童年的时光,年幼时的美好。雪的飘落是生命的诞生 雪的堆积是生命的成长。雪表示时间的消逝。雪的融化标示着时间的流逝,然而时间终将会逝去,表示困难险阻。库兹涅佐夫的雪中,冬令时节,一片低沉的呼呼声,雪花纷纷扬扬,往人们身上飘洒。银装素裹的夜景,使我不由得放慢狂奔的步伐。雪象征着阻碍,困难险阻。雪地里前进,就想是逆境中的生活,总少不了磕磕碰碰。不过人生却是充满希望的,如雪一般,雪会融化,艰难险阻也会被克服,所以这首诗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激励所有身处逆境中的人,勇往直前,力克困苦。代表专制主义的罪恶。《红的雪》雅库博维奇中,四周是一片雪地,到处洁白无暇;气候比较寒冷,但闻风声飒飒。整首诗描写的是战争,人们对战争的憎恶,对当时统治的不满。还表示希望。《今天有时雪纷纷》伽姆扎托夫。发辫凝一层白霜,雪花洒落在肩膀,们返回温馨的家,晶莹的霜雪正在融化,火炉熊熊火正旺。《雪》吉皮乌斯神奇地沉默,它重又飘飞,轻轻地摇摆和降落……幸福的飞行令心儿多快慰!不存在的它又重新复苏……

    雪的意象相对来说是比较广泛的,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到雪这一事物中,表达自己不同的情感。在中国和西方的诗词中,雪的意象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表示时光的流逝,、困难险阻还有社会的黑暗,不同的是在中国诗词中,表示情感,人格精神的象征,而在西方诗文中,有表示童年的美好、生活的苦难还有表示希望。中国诗词中的雪意象和西方雪意象的不同,主要是因为;

    1.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受教育的文化不同,看待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感情不一样。中国主要是受儒家文化影响,而在西方受启蒙思想影响。

    2.写作手法不一样。中国的诗词主要是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方式比较多,而在西方,多的是直述,直接写雪,将思想情感寄予在整个诗文中,在诗文中把一种事物作为代表来写。

    3.表达感情的方式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对于情感的表达都是很委婉的,运用不同的语言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在西方,作者的表达方式可以说是很直接的,很容易就看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总之,中西方雪意象是同中有异,雪在作者的笔下赋予了不同的情感,雪有了不同的含义。

参考文献:

1】张草纫《苏联抒情诗选下》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8

2】汪剑钊译《吉皮乌斯诗选》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1

3】王守仁译《苏联抒情诗选》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4.8

4】谷羽译《伽姆扎托夫爱情诗选》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1

5】金启华、朱一清、程立信主编《诗经鉴赏辞典》 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 19902

6】《唐宋词鉴赏辞典》  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198612月第一版唐诗鉴赏辞典补编。

读者喜爱度:


最后更新[2013-3-31]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