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少堂研究
文章标题: 《程少堂:为从《月光》听不出忧伤的语文教师悲哀》
     阅读次数:1509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程少堂:为从《月光》听不出忧伤的语文教师悲哀

  (程少堂2013年3月31日按:2011年1221日下午,我在广州为广东全省上千名中学语文教师讲了公开课《锦瑟》,那堂课我很幽默,全场笑声不断。其中有个环节,我用播放印象派音乐大师德彪西的代表作《月光》这首曲子,来启发学生想象《锦瑟》描写月光的独特意境。放完《月光》,我对学生说:“《月光》是一支很忧伤的曲子,感觉到了吗?”我话音刚落,台下不少听课老师却发出笑声。我当时并没有幽默,这些发笑的老师肯定是觉得:《月光》这样明亮的曲子怎么会忧伤呢?我为这些教师感到悲哀——你不要指望这些教师能讲好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唐诗宋词中的月光。月光是唐诗中出现最多的一个意象(其次是酒),基本上都是表示悲伤的,极少有例外。月亮意象在宋词中也出现非常之多,和唐诗中的月光一样,也基本上都是表现哀伤之情的。甚至外国描写月光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基本都是如此,很少有例外。连这样的常识都没有,你能指望他讲好唐诗宋词?)

德彪西与印象主义

来源:http://www.cnr.cn/music/gudian_ay/200302170207.html

 

 

    德彪西(1802-1918)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要作曲家,有人将他比喻为两个世纪和浪漫派与现代派音乐之间的桥梁。在音乐史上,人们通常把德彪西与印象主义连在一起。有趣的是,德彪西本人从不认为自己是印象主义,并对“印象主义”这一习惯用语表示愤慨和憎恶。在谈到他的钢琴曲《意象集》时这样写道:“我试图加进某些新东西——即现实的东西(音乐中形象的、描述性的东西),这就是那些无知之徒称之为‘印象主义’的。这是一个主要被艺术评论家们尽可能地歪曲运用了的概念……”。

 

    被认为是印象主义音乐的缔造者——德彪西,其音乐风格的主要特征:

 

    1.在音乐处理上,砍去抽象的文学推论,较少激情;将浪漫的感伤化为法国特有的“情感反应。”

    2.在技巧上,表现出一种闪烁的、经常是透明的色彩;独特的音响,微妙的气氛;用精致的笔法创作出美妙、诗意盎然的大自然的音画。

    3.和声新颖,始终是主调的(不采用复调);运用大量平行和弦(如七和弦、九和弦)及具有色彩效果的不协和音,削弱一个音或和音在理论上的功能及调性的重要意义。

    4.通常采用全音阶、五声音阶、各种教会调式和不合乎节拍法的非固定节奏。

    5.章节处理的韵律化;当文字的力量失去效用时用音乐弥补,极具暗示性、朦朦胧胧。这种象征性风格的代表作《佩列亚斯和梅丽桑德》(根据梅特林克剧本而写),被认为是印象派音乐的项峰和一部与瓦格纳乐剧相对立的出色歌剧。

    除这部歌剧外,德彪西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曲《牧神舞后》、《夜曲》、《海》、《伊贝里亚》,钢琴曲《版画集》、《意象集》、《前奏曲》、《弦乐四重奏》及众多艺术歌曲。

    德彪西的音乐和当时的诗歌、绘画很相像,相像之点在于他们放弃了所有抽象的规则而遵循自己感觉上的规律。但德彪西的音画也并没有采用莫奈 (1840-1926)或惠斯特勒(1834-1930)的笔法。不过,他确实为许多象征派如波德莱尔、马拉美、路易斯等人的诗歌谱曲。诗人与作曲家认为:事物背后的东西,比事物本身更为重要。德彪西的管弦乐与钢琴曲的标题,显出与印象派绘画非常接近。例如钢琴曲《版画集》、《意象集》,管弦乐《夜曲》该标题与印象派画家惠斯特勒的组画近似。这部作品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它不涉及《夜曲》的习惯形式,《夜曲》“这是一幅固定的画面,天空中云朵缓慢而惆怅地移动着,渐渐消失在发出细微而苍白的音响的暮色中”。还有一点,印象派画家和德彪西都喜爱风景画及大自然景象如雾、云、水等等。

    德彪西早期的钢琴作品如《阿拉伯风格曲》、《月光》等,即已表现出音响浓淡不同的细腻、水彩画似的音响造型的倾向。据史料记载,德彪西的钢琴作品可能是使他在众多音乐爱好者中间获得声誉的最多最广的因素。他的钢琴音乐:“就技术方面而言,他是新的钢琴学派的创始者,他做为自己作品的解释者不论是钢琴指法和踏板的应用方面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细致要求;他对后人的影响之大实堪惊人。在音乐史上还没有一个作曲家能教导钢琴家这样多的新的有永恒价值的东西。”(《格罗夫音乐辞典》)

 

    法国著名女钢琴家玛格丽特·隆格说:“与其德彪西的音乐是描绘了自然景色,不如说它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来刻画人的情感……德彪西首先想揭示人的精神世界”。

 

来源:音乐周报    作者:萧冷 

以下文献网上下载——

1.在西方音乐中,写月光的曲子最著名的要属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和德彪西的《明月之光》。

你会觉得贝多芬的月光比较忧郁 德彪西的月光比较舒畅明快 那是因为贝多芬是继承了古典音乐风格的同时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 他的音乐被誉为“用古典主义的旧杯装浪漫主义的新酒”而德彪西是印象派音乐的代表。

对于这首印象派的名曲,笔者所能诉诸于笔端的,无非是如下一些非常空泛的整体“印象”:所谓“月光”,对于法国著名作曲家德彪西而言,似乎既有外视之景致的意识印象,又有内心之思绪的波澜起伏。 对“月光”的“印象”和“人心”的“思绪”之间的“比拟”,也成为德彪西《月光》的主题。

贝多芬写这部作品的第一乐章的时候的确非常哀伤:他失聪了。对一个作曲家,有什么比失去听力更为不幸呢?18011116他在写给他的朋友威格勒的信中说:“我在这两年里过的是怎样孤独与悲哀的生活,你是无法想象到的:我的耳疾好像是一个幽灵,到处阻挡着我,我躲避着一切人,好像是一个厌世者。”

明知如此,人们仍然要固执地把它和月光联系在一起。因为寂寞、宁静的月光确实能把人导入一种哀伤的情绪之中。不管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乡愁也好,还是“此生此夜不常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漂泊感也罢,一轮冷月导入的哀伤和贝多芬因患耳疾的哀伤是同样的一种心理态势。殊途同归:都是哀伤。

 

 2  .什么乐器最适合表达伤感

http://bbs.hexun.com/stock/post_5_3037452_1_d.html

钢琴,德彪西的钢琴曲《月光》可以演奏出悲怆的乐感,同时殷承宗也可以用它演绎出气势磅礴的《黄河》。

3.有哪些好听的伤感的钢琴曲?http://wenwen.soso.com/z/q149313762.htm

巴洛克:

帕海贝尔《D大调卡农》

古典主义:
莫扎特《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古典主义至浪漫主义: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暴风雨》《月光》《悲怆》

舒伯特《圣母颂》(也就是《万福玛丽亚》)《小夜曲》
门德尔松 八集《无歌词》(分为八卷出版,每卷各是六首,加起来总共48首。都不长,但每一首都有歌唱性旋律及其伴奏,都是完整的歌曲形式,名副其实的无词歌,精致、隽永、柔美且富创意。)
浪漫主义:
舒曼《童年情景》《梦幻曲集》

李斯特《爱之梦》《死神之舞》《梅菲斯托圆舞曲》
肖邦 19首《夜曲》《a小调前奏曲》《d小调前奏曲》《降A大调第九圆舞曲》《第一叙事曲》《波兰主题幻想曲》《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

柴可夫斯基《四季》
印象主义:德彪西《月光》

这些都是伤感的作品。

 

 

 


最后更新[2013-3-31]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