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更多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
课题之窗
>
工作室报
>
文章转载
文章标题: 《推荐:朱煜:把字写好》
阅读次数:192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朱煜:把字写好
作者:朱煜
日期:2011.06.17 版次:08 文汇读书周报
■朱煜
海豚书馆丛书中有董桥先生的一册,十七篇文章,五万字,无序无跋。这样的小书看第一遍适宜随手翻。一翻就是《周作人妙品》,文中提到了一幅周作人的立轴被拍卖的事。那是周作人送给金性尧先生的。“文革”中被抄没,就此没了踪影,直到金先生过世,才又神奇出现。周作人不仅送立轴给金先生,还送了扇面和一本《儿童杂事诗》。
上世纪五十年代周作人抄了好几本《儿童杂事诗》送给友人。我曾有幸见过其中一本,全是行楷,灵秀飘逸。钟叔河先生编辑出版《儿童杂事诗》时大概没有见过这部手抄本,否则也许会用它来做出版的底本。
董桥先生的这本书名为《墨影呈祥》,让读者见识了不少文人字画、雅致文玩。我总觉得,物件只是表面,作者真正在意的是物件背后的人事、情谊,是老派人物令人神往的风仪,是岁月匆匆的脚步,是渐行渐远的文化芬芳。董先生的文章很像江南园林,方寸之地,移步换景,曲径通幽,气象不凡。我特别喜欢看那些被精心摘引进文章的小资料。它们好似庭院里一处处玲珑的假山。单看,是一景。与别的合在一起看,又有另一种味道。比如:
许姬传说他少时见过梁启超去看他外公徐致靖,身穿黑缎团花马褂,蓝缎团花袍子,头戴美式呢帽,还拿一根文明棍,谈完正事谦然掏出一个扇面求徐致靖随便写几个字。
写得真好———梁启超齐整的穿戴,配上“随便”两字,把“谦然”表现得淋漓尽致。徐致靖是光绪年间进士,维新党人。戊戌变法失败,即被捕,判斩立决,后经人营救,脱险。晚年定居杭州。许姬传是戏曲评论家。长期担任梅兰芳剧团秘书,并致力于文物鉴赏和收藏,工书法,擅楹联。梁启超的字极漂亮,刚劲的魏碑里透着娟丽的隶意,“方整的气韵流露秀逸的气度”。
写字,对过去的读书人来说,既平常不过,又甚为紧要。趣味、学养、性情、交际等等,全在横竖撇捺之间。幼时,先父常督促:“字是‘出面宝’,要把字写好。”他的书柜里有不少字帖。我喜欢苏轼的《丰乐亭记》、褚遂良的《孟法师碑》、智永的《千字文》还有赵孟頫。说来惭愧,稍微用点心思练的,只有《曹全碑》。见我练字,父亲会提醒,临帖前一定要读帖背帖。他感慨,年轻时玩排球,手掌肌肉受伤,再也写不出像样的毛笔字。不过,父亲的硬笔字还是好的。他那本泛黄的黄若舟《汉字快写法》我至今还常看。
《墨影呈祥》中最打动我的是作者对师友的回忆,写得那样淡然、节制,却又回味无穷。
该是十七岁生日,亦梅老师送了我一套汤显祖作品集,嘱咐我多读戏词,说白话文要写得好,宋词、元曲、明剧不可荒废。我真的埋头苦读了好几个月才到台湾升学。大约1963、64年,有一回去师范大学听演讲,一位教书先生谈起徐志摩的白话文,梁实秋先生笑笑说:“要写志摩那样的文字非熟读元曲不可!”窗外淅淅沥沥下着冷冷的春雨,我格外怀念亦梅老师,他年轻的时候相貌七分像徐志摩,老了写的白话文尤其不输徐康桥。八十多岁从厦门来香港小住,老师话不多了,神情也落寞,有一天忽然对着我微微一笑:“还是明朝好,”他说,“王阳明的东西不妨多读!”
读书写字,像走迷宫。独自摸索,兜兜转转,难免事倍功半。找不到出路时,如有师长点拨一二,金针度人,让你豁然开朗,何等快意。
最后更新[2013-3-31]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
友情链接:
我爱语文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