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名家文荟
文章标题: 《王岳川:消费时代的生命感喟》
出处:王岳川的博客      阅读次数:1357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岳川:消费时代的生命感喟

消费时代的生命感喟

 

    研究时空本体论问题,使我经常发呆想一些很不入时尚的问题,而竟然思无所终。在世人“皆为利来,皆为利往”的消费时代,在“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时尚热闹中,我看到的是更多人的本体之痛——时间就是受伤害,使肉体和心灵不断受伤,直至死亡方休。唉,人生其实就是一部伤痛史。

    其实,人是生于血中,死于火中。初生之痛在与母亲呼吸相系那刻起,就已然萌芽。可以说,母亲孕育个体生命的开始,也是成就生命伤痛心灵之开端。孕育了生命的年轻母亲们,平添了许多心思,她操心腹中孩儿的健康,奔忙于孩儿的聪明,憧憬于孩儿的未来,陶醉于家的和合。与此同时,也免不了对美丽形体从此消逝的忧心,摆不去因孩子未来命运的若有若无的愁闷,这缕缕思绪幽幽地飘向了腹中的孩子,在孕育的生命浑然不谙伤痛何物时,已然给了伤痛的熏陶。倘若母亲孕育生命时,悲伤诸端,那孩子出生后必以吵闹异常回报母亲的悲哀。我国民间所道的“气包儿”,即指此等得了母亲伤痛真传的孩子。然而,伤痛岂是能全然回避的。于是,世间的孩子,均以母亲脆弱一面的烙印——“哭”来迎接这个世界。他们带着母亲伤痛的暗示,在脱离母体的瞬间,为环境的陌生,为恐惧与无助,开始了正式的伤痛。法拉奇饱含情感的杰作《给一个未出生的孩子的信》可谓对此最好的道白。在给未来儿的信中,她凝聚了对爱情、权力与金钱的思考,诉说了对生与死的怀疑与痛苦,充满着缠绵的诗意,容涵着深沉的思索,跳跃着让人屏息、令人心跳的张力,既催人泪下,又痛快淋漓,那未出生的孩子无疑也一定感受到了准母亲的世纪伤痛。

    似乎,随着时间的流逝,母亲怀中那段印迹淡却以至无痕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组童年的纯真、少年的欢快、青年的昂扬、壮年的奋进、老年的安详。然而,这一切均是造物主忠实的臣工为着充分满足主人的造物快感而有意的修饰罢了,人类个体的历史始终无法摆脱伤痛的宿命,伤痛是过去的未来,现在的过去,未来的现在。

    人类是有记忆的灵魂,其间那隔绝母乳的痴想、初次学步的恐惧、初历学堂的惶惑、学业的烦恼、家庭情感与事业的纠葛、生老灾病的磨难;又其间那生之孱弱、亲人之伤逝、灵魂之冶炼、爱人之离去,等等,终生萦绕,希翼时间疗治,却不过“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而为着更好地继续生活,过往的创痛则只好束之高阁,但偶而的检阅或触摸,又会令其陡然归来,轻重不等地循环与往复,而新的挑战又迎来了新的伤痛,如此,以至终生。主说,人生来不是为了享福的,只有通过受苦,才能获得苦中微福。

    然而,人类个体迎接世界的却似乎只是阳光的定律,但这不过是人类个体面对世界的复杂与险恶,必然的选择而已。在这方面,人类无疑是最善于修饰的生灵。对人类个体而言,伤痛是除了自己以外,他人不经允许绝不可介入的隐私。由此,遂铸就了人琴相知的境界,铸就了知音难觅的慨叹;因此,风也是可听的,有“哀秋冬之绪风”之悲凉,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壮烈,有“初淅沥以潇飒,忽奔腾而澎湃”之澎湃;因此,雨也是可感的,有潇潇雨绵绵雨,有秋雨春雨,更有急时雨磅礴雨;有山野独坐之期,有佳人相伴之境,有高山流水之谊,境异情妙,无言胜有声。    

    普通人家的孩子,生存给予他们的空间是微乎其微的,为了生活的美好,他们必须得历经无穷的磨砺。从他们强咽下美食消逝在他人口中的无奈,到入学成家立业,因为他们无根,故而他们无源,因而必须承受无端的漠视与曲解,必须洞彻心灵的失落与悲哀,领略“长安米贵,何得居易”之境,历尽“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之界,从“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中继续人生,终老承受心灵与肉体的挣扎,直至生命的消逝。自古以来,为他们设计的道路便是学会掌握命运的伤痛,主宰命运的沉浮,否则便有蹈《红与黑》中的于连之辙,覆《罪与罚》中拉斯科利尼科夫无路可走之险境,似乎只有生命的飘逝才是伤痛的终结。

    富贵人家的孩子,他们也有他们的富贵性伤痛。像伤春怀情,空有冰心,却银河隔断,合难,罢更难!遂至生拆木石之盟,以茫茫风雪之飘零归结个人的伤痛。于是,戏剧就来弥缝个体的伤痛;于是,也有了才子佳人,劫难万端,终成眷属的美妙的故事与传说。生在富贵之门,出生之始,亦是责任命定之时。祖宗训诫,家族名望,门户未来,功名利禄,婚姻匹配,香火承继,种种尺度,一生的束缚,一生的沉重!即或如此,“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也将是富贵的最终归结。

    至于他们中的功成名就者,更有说不出道不白的伤痛史。华夏四海之广,五岳之巍;山川锦绣,人文荟萃。在千年血与火的尘凡中,铸就了学者之生命砥砺与人文之悲天悯人。从呐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孔子(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至“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孟子,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南宋理学名臣张载,均以我血写我心,以我身行我事,实践学者之公心。然而,他们换来的却多是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悲哀,心灵的沉郁伴随终生。又绵历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又有多少英雄豪杰逐鹿挥戈,然而,又几许成功?“霸王别姬”的悲歌至今传唱,“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的豪壮犹在眼前。至近代乃至今天,时代虽变更,但个人历史伴随伤痛里程的旋律丝毫未变。鲁迅兄弟,从少小家境破败到兄弟失和,纠葛一生,无得善缘。新文化的领军人物胡适,倡导婚姻自由,却奉母命娶乡间女子,终其一生,放弃与任何知识女性的缘分,安于家庭,名扬天下,不谙诗书的夫人也随之天下,可曾心灵震撼?!

    西方虽崇尚生命的自由,有史以来,个人的成就相对受强权制约束缚较少,但个人史伤痛史却亦是一致的。罗丹一生,妻子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也是令他伤心不已的源泉。他爱上了自己的学生与助手卡密儿·克劳黛,那个在电影的镜头中,站在海边,有着为之心碎的眼睛,曾经拥有让人震惊的才华,为罗丹唯一灵感源泉的天才女子;那个泥土与鲜血在手上共存,为泥土痴迷,为和泥土石头有关的感情疯狂的女子;那个与罗丹对白的“我希望我从来也不曾认识你”的卡密儿·克劳黛,他们上演了大师和一个天才女子的敏感、灼热、痛楚、致命的爱情。大师不愿看着心爱的女子独立,不愿家庭破碎,最后选择了毁灭爱人的方式,以强权把她送进疯人院,结束了这段持续了十五年的恋情。日后的岁月,在心灵与肉体折磨心爱人的同时,大师的感受如何?据说,他去世前还在呼唤另一个妻子,但伊人早已为他而告别了这个幽怨无情的世界。不是所有的女人都可以象汉娜·阿伦特那样从致命的与海德格尔的爱情之中完善自己,珍藏伤痛,一直爱这个世界,爱她一生所爱的男人。各人的伤痛是迥异的,接受的方式和承受的后果亦是不一的。   

    是否财富与权利就可以带走伤痛呢?从王朝之君秦始皇寻觅长生、追求万世美梦幻灭开始,无有帝王能逃离伤痛的轨道。刘邦曾慨叹“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无奈于爱姬母子的命运。当刘邦废太子刘盈无望后,这个开国雄主竟然悲怆而至涕下,当即为爱姬作歌使舞,一曲“羽翮已就,横极四海”未终,竟与爱姬相对“唏嘘流涕”。刘备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李煜则有仓皇辞庙,挥泪对宫娥之辱。而妃嫔们则担心“玉颜不及寒鸦色”。崇祯一句“尔何生我家”则总结出了千年来帝王家的伤痛隐秘。又如拿破仑等,一生奋斗,舍弃了人生种种,伤痛在他们眼中,算不得什么,但如滑铁卢一役亦令拿破伦等伤痛至终,“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历史太芜杂,人生太飘忽。     

    伤痛是永恒的,也是血性美的。就象人类体验悲剧一样,在充分体验美好事物被毁坏之后那种空灵的魅力与美丽的同时,也享受快感的过程。最美的,都是致命的,而致命的美,也最是让人回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和文学道路可谓一种最深刻最震撼的悲剧,他以非凡的艺术力量塑造的那些庄严的、悲剧性的痛苦形象,皆深深印在所有读过他的作品的人的心中。“如果说时间能熄灭爱情的火焰和人类的所有其它感情……那么对于真正的文学作品,时间却会创造不朽。”时间就是伤害,心灵和肉体不断挣扎苦痛的见证,人类个体就在这自身伤痛的体验中不断进取,“人类的悲剧意思正是人类从现实世界到达理想世界的漫长的历史活动中所必然生成的哀怨,忧患和进取精神,是人类再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超越所必然经由的精神历程。人类顽强的生命欲求以及由此而升华的旺盛的实践生命力是造成悲剧性的逻辑前提,而悲剧的美正体现在生命痛苦与实践磨难中所尝到的人类的尊严和生命力量的伟大。”

    学术同样很残酷的,万分之一的淘汰率使得任何一个阶段的人都面临在即将到来的竞争中被落下的可能。一些阶段是极其重要的,在学术的初阶就处于黑暗隧道中的跋涉,离口上的光明还有十步之遥,如果坚持冲了出去,既可以成功,如果偷懒松懈,就会永远在黑暗里。那个时候是机会青睐有准备的头脑,每个头脑都可能遇到多个机会,因为那时候的头脑大多是没有准备的。而现在头脑倒是有了,可是几乎所有的选题、角度都已经被占过,有准备的头脑越来越多,但是机会少,我们只能把头穿过云彩来思考。伤痛当然也更多,更无法避免了。

    对生命本体的伤痛生气或沉溺于伤痛,都是应该鄙弃的,这等于用自己或别人的过错与障碍,来踯躅来损伤乃至阻挡自己前行的路。把伤痛的经验转化为对未来的警觉与珍视,化作未来的动力,这才是对生命的最大庇护和意义。

    也许!





最后更新[2013-4-2]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