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名师频道 > 程永超频道
文章标题: 《温州程永超来稿:基于语文学科性的《鸿门宴》教学》
     阅读次数:3329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温州程永超来稿:基于语文学科性的《鸿门宴》教学

 

基于语文学科性的《鸿门宴》教学 

浙江省温州二中黄龙校区  程永超 

(拙作已刊发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3期,7300字)    

 

一、从五种版本教材选编的《鸿门宴》课后练习说起

新课改以来,全国通行的五种版本高中语文实验教材都不约而同选编了《史记》中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鸿门宴”,而更令人称奇的是,课后思考题却惊人神似。下面对各版本《鸿门宴》课后思考题略加选录:

①人教版必修二《鸿门宴》课后“研讨与练习”:许多读者认为项羽是因为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而失去天下的,你同意这个看法吗?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的观点。

②苏教版必修三《鸿门宴》课后“文本研习”:试根据《鸿门宴》的内容简要分析刘邦转弱为强、最终胜利,项羽由强而衰、最终失败的原因。

③语文版必修二《鸿门宴》课后“理解与鉴赏”:从鸿门宴这一事件中,可以看出刘邦和项羽的为人有怎样的不同?后世不少人对项羽的最终失败表示同情,你对此有何看法?

④粤教版必修五《鸿门宴》课后思考题:许多读者认为项羽错在鸿门宴上没有杀掉刘邦,你觉得责任全在他吗?

⑤鲁教版必修二《鸿门宴》课后设置“座谈”形式:刘邦和项羽谁是英雄?请把自己的理由说给全班同学听。

总结:五种不同版本高中语文教材《鸿门宴》课后思考题都有一共同之处:“鸿门宴”上项羽因自身性格未能杀掉刘邦,从而导致最终的失败。而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倒成了当下中学语文《鸿门宴》课堂教学的“必答题”:“鸿门宴”上项羽是否真的要杀刘邦?项羽是否因个人性格问题而未能杀掉刘邦?未能杀掉刘邦的“鸿门宴”是否决定了楚汉相争的历史?等等,然而,很少有人反思:这些问题的探讨,能否建立在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鸿门宴》“课文”文本基础之上?

 

二、“鸿门宴上杀刘邦”是不是“语文问题”?

下面,我们先依据《鸿门宴》课文文本,尝试回答上述教材提出的“课后思考题”。

(一)“鸿门宴”上项羽是否要杀刘邦?

课文《鸿门宴》中项羽要“杀”刘邦,其根据于选文的开头: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向项羽密报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于是项羽“大怒”,“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若据此而言,项羽生性倒有几分暴躁,看来刘邦危险。

其实,王立群教授讲《史记》时提到“鸿门宴”节选一文之前尚有42字:“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巨鹿之战项羽击败秦军主力,并以诸侯联军的总指挥身份,统军西进,但遭刘邦军队武力拒关。此时项羽才知刘邦早于两月前攻破函谷关。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击关遂入”。注意,如果项羽此时已决定把刘邦作为对手,则应该继续进军,直逼刘邦。然后项羽却驻兵“戏西”,并未进军,直到刘邦手下的左司马曹无伤密报,证实了刘邦“欲王关中”,项羽才又一次大怒,“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教授认为这42个字利于解剖项羽性格,绝不可漏选。窃以为这42字则恰好证明,项羽并非简单易暴性格之人,至少也能说明当时项羽并未将刘邦作为政治对手,击杀对象。

遗憾的是,这段漏选文字,学生无法从教材《鸿门宴》课文中获悉。

即便从已选的文本推敲,也没用信息显示“鸿门宴”上项羽欲杀刘邦。首先,“鸿门宴”不是项羽邀请刘邦,而是刘邦主动前往。由于项伯从中周旋,“项王许诺”项伯“善遇”沛公。待到刘邦旦日登门谢罪,项羽未曾责难刘邦半言,反而向刘邦解释,“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至于留宴鸿门,项羽对数目项王的范增默然不应,对以身翼蔽沛公的项伯听之任之,对拥盾入军门打破尴尬局面的樊哙赞赏有加,对不辞而别的沛公也不予追究,对张良留谢“受璧,置之坐上”,未有丝毫愤怒颜色。就种种言行而观之,就《鸿门宴》选文而言,项羽杀刘邦一说,不知从何而起。如果真要杀之,倒真的令人费解。

(二)项羽是否因个人性格而未能杀掉刘邦?

当下言项羽因性格而未能在“鸿门宴”上痛下决心,斩杀刘邦者,无外乎说项羽性格“简单暴躁、寡谋轻信、目光短浅、妇人之仁”之类。这些评价正确与否暂且不论。其实,就“性格论”而言,每个人都有性格弱点,项羽亦不例外。但“鸿门宴”上项羽是否是因为这些“性格缺陷”而错失杀掉刘邦机会的呢?我们可以先看看同时代的人对项羽的评价。

韩信说:“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陈平说:“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史记·陈丞相世家》)

刘邦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

分析韩陈刘三人评说,我们不难发现项羽性格中有一点是对手们公认的,即项羽不善笼络人心,尤其不像刘邦那般会得(士)人才的心。但这在《鸿门宴》课文文本中并未体现出来,有人却因此附会说项羽没有听取范增意见,不善用谋才,甚至连叔伯都背叛他,可见其人缘,其实,这些言论都是断章取义,没有通览《史记》的无稽之谈。

还有人言项羽“寡谋轻信”,接受了项伯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的道理,相信了沛公的臣之不敢倍德也的许诺,在“鸿门宴”上“目光短浅、妇人之仁”而错失良机。

其实,这些所谓“性格缺陷”,大多为后人无根据的臆断。“鸿门宴”除了在《项羽本纪》中有详细记载外,在其他《本纪》《列传》中也有记载。我们知道,司马迁写人物传纪,常常“全局在握,省于此,留详于彼”,正如苏询指出那样,“本传晦之,他传发之”。鉴于此,用“互见法”研读“鸿门宴”,我们不难发现司马迁在《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中就一语道破天机:“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如此看来,项羽要的不是沛公的命,而是沛公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的主动放弃王关中的权利。这,才是项羽真正想要的。兵不血刃就能如愿以偿,既降服刘邦,又维护了自己反秦盟主的地位,还有什么必要击破沛公军呢?由此可见,项羽审时度势,深谋远虑,怎是一个妇人之仁?三国时期刘邵在《鉴人智源》中就曾说:“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项羽这种可为将相者,哪里会是目光短浅之徒?

遗憾的是,这些材料藏于《史记》,却不见于课文《鸿门宴》的助读系统,即便是一些不读《史记》的教师也难以明白,学生又怎能知晓其中奥妙?

(三)未能杀掉刘邦的“鸿门宴”是否决定了项羽失败命运?

持此观点者,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苏轼,苏轼作《留侯论》中言: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苏轼之论,乍看有理,细想却有“事后诸葛亮”之嫌。

首先,“鸿门宴”上到底谁是赢家?或者说“鸿门宴”的结局是什么?按照现行观点,一般都会认为是刘邦胜利逃亡,项羽错失良机。其实,如果我们根据以上推论确定“鸿门宴”上项羽不愿不必杀刘邦,那“鸿门宴”的结局就不是上述所言,而是以项羽完全接纳了刘邦拱手让出的利益,最大限度实现自身利益而告终。按这一趋势,刘邦的优质资产剥离得差不多,非垮不可,又怎能说“鸿门宴”上项羽是个失败者呢?

我们看看“鸿门宴”之后刘项之间形势发展:据《汉书卷·三十一》载,项羽分封诸侯,令人称奇的是竟以巴蜀亦关中地”“立沛公为汉王,既虚遵了当年“先入关王之”盟约,又将刘邦遣至地瘠民顽之地。另外,项羽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道将刘邦封国周边地区分封给三个秦朝降将,既显示自己无染指关中之心,又封锁住了刘邦东归通道。还有,项羽以巴蜀道险,秦之迁民皆居之为由,将刘邦与秦之迁民置于一地,让其内斗,以防范刘邦势力膨胀。最后,项羽还专为刘邦量身定制了一个裁军计划,据《汉书卷·三十一》载,夏四月,诸侯罢戏下,各就国。羽使卒三万人从汉王。从项羽这一系列举措来看,其心思之周密,手段之毒辣,当与刘邦伯仲间。哪里是世人心目中那个有勇无谋,简单粗暴的莽汉!这也从另一角度印证了“鸿门宴”上为何不杀刘邦。

其实,换一角度来看,“鸿门宴”上没有失败,都是赢家:刘项化干戈为玉帛的,起义军内部没有火拼,关中没有燃起战火,项羽顺利地分封诸侯,号令天下,登上西楚霸王(天子)的宝座。而刘邦在宴上为了保存自己,委曲求全,为其日后再起留下青山。至于后来形势发展,项羽兵败,原因种种,至少与当年的“鸿门宴”无关,更不能因为后来项羽失败,“事后诸葛亮”,归罪于当年“鸿门宴”上不杀刘邦。相反,在“鸿门宴”上项羽所作所为,无可厚非。遗憾的是,这些材料藏于《史记》,课文《鸿门宴》及其辅助阅读系统并未呈现相关资料,学生怎能知晓?

(四)“鸿门宴上杀刘邦”问题探讨能否建立在“课文”《鸿门宴》的基础上?

其实,《史记》中记载的“鸿门宴”本身并非是一个令人误解的历史事件,通览《史记》中楚汉相争的史实,我们发现“鸿门宴”实际上只是项羽为前来谢罪的刘邦而设置的一场化干戈为玉帛的宴会,是一个当时处于弱势的刘邦向强大的项羽无条件出让既得利益的“签约现场”。但令人费解的是,后世人们却热切盼望其能成为一个杀人现场,直至今天仍将“鸿门宴”一词喻作暗藏杀机或不怀好意。或许这只是因为后世人们夹杂了崇项贬刘、同情弱势的个人情绪,才把这一切弄得复杂化。

当然,从史学层面解读“鸿门宴”这一历史事件,探讨“项羽杀刘邦”的问题也无可厚非,因为“鸿门宴”毕竟是楚汉相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司马迁《史记》当中对于这一事件就有4处不同详略的记载。因《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始于曹无伤告密,终于曹无伤被杀,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因而入选作了课文;也正因其入选作了课文,于是成了一个孤立的事件,自然会引发争议。为什么争议?一个是语文学科教材的构成,一个是历史事件。或者说入选课文的《鸿门宴》已然不是《史记》中的“鸿门宴”,作为教材的《鸿门宴》已被赋予语文教育的功能,它已从《史记·项羽本纪》中剥离出来,被语文教材编者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规律加工成了“课文”。

我们知道,文选型教材的缺陷是明显的,且不论语文知识的讲授和能力训练的序列不易梳理,就是要教学的内容也隐于课文而难以确定。上述5个不同版本中的《鸿门宴》课后作业就已证明,关于“鸿门宴上项羽杀刘邦”等问题探讨,貌似“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实则脱离课文文本而流于空谈,因为根据节选的“鸿门宴”课文以及现有的辅助阅读材料,学生是难以回答“项羽为何不(能)杀刘邦”问题的。这一问题已涉及诸多文本以外的因素或者说是整个《史记》关乎楚汉相争的史实,譬如秦末农民起义的形势,“鸿门宴”前刘项形势关系,“鸿门宴”后局势变化发展等,学生在相关知识缺乏的情况下解答此类问题,必然导致“想当然”的不良习惯。

这也从一个侧面启示我们的教材编者,对于像《鸿门宴》这样经的典或称之为“定篇”(王荣生)的课文,是否要进一步完善“课文”的文本阅读系统、课前指导系统以及课后作业系统。因为这一切都关乎教材编者针对“这一篇课文”编设的知识要点、能力训练点和教学重难点的科学指向,是编者编排教材意图的显性体现。

当然,对于教学实践者而言,在研读教材文本时,首先要要有自己独立的有创见的解读,然后参考当前学术界的共识,根据编者的意图,遵循“课文”文本思路教学课文,如此,语文课堂才会有序有效,逐步沿着自身的学科特性科学地发展。

 

三、基于语文学科性的《鸿门宴》教学

(一)基于“课文”《鸿门宴》的文本解读

《史记》关于“鸿门宴”这一历史事件,《项羽本纪》《高祖本纪》《留侯世家》《樊郦滕灌列传》中均有不同程度地记载。其中《高祖本纪》的“鸿门宴”写了268字,《留俊世家》中“鸿门宴”写了169字,《樊郦滕灌列传》中“鸿门宴”写了273字,而《项羽本纪》中“鸿门宴”却写得最为详尽,长达1605字。司马迁为何这般处理?

我们知道文章详略疏密的安排,取决于主旨的需要。从史学角度而言,“鸿门宴”这一历史事件揭开了楚汉之争的序幕,在历史上地位重要;而《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又是项羽一生发展的转折点,因而,详写密写这个“鸿门宴”,既是历史本身的需要,也是表现人物的需要。因而一直以来,中学语文教材都将《鸿门宴》收录为课文,即便是新课改后的5种版本实验教材都保留了这一经典篇目,而且都是节选于《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历史和实践证明,《项羽本纪·鸿门宴》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最好的诠释,也是《史记》中最富有史学意义和文学色彩的华美篇章。

鉴于此,我们当如何阅读作为课文文本的《鸿门宴》?窃以为做到以下三点:
  1)沟通内外:课文只是一个小,课堂也只是一处方塘。理想的阅读教学应该由课内辐射到课外,将课外容纳到课内,让天光云影半亩方塘共徘徊。就课文《鸿门宴》而言,因其是节选,要读懂它就得认真阅读《项羽本纪》《高祖本纪》《留侯世家》和《樊哙列传》及有关人物传记。虽然当前大多数教材没有提供相关的辅助阅读材料,教师可以课前组织学生围绕项羽这一人物,做一专题材料搜集,然后进行筛选、分析。这种阅读活动,有利于开发语文教学资源,沟通课内外联系,使《鸿门宴》教学成为一种深层次的、弥散型的研究性学习。

2)发挥想象:《史记》背后有文章。阅读课文《鸿门宴》文本,要认真揣摩文字后面的“潜台词”,如“张良出要项伯”,张良怎样“要”项伯,项伯为什么愿意去见沛公。司马迁没有写,也不必写,这就得靠我们的想象和推理了。又如“项伯复夜去”,项伯夜去之后,刘邦、张良是怎样研究对策的,事关刘邦的生命和十万军队的安全,时间只剩下几个小时,能不认真研究对策?张良敢保刘邦去鸿门宴谢罪,是有所恃的,如果白白送死,刘邦张良怎会去?再如“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报项王”,项伯究竟说了些什么等等。另外,《鸿门宴》一文只有记事和人物对话,却没写人物心理,若能按照人物身份地位素养及所处环境,想象出他们在活动中的心理,那么你就读懂《鸿门宴》了。

3)仔细推理:课文《鸿门宴》中有些人有些事是需要分析推理才能得出合理解释的。譬如“项伯夜探张良”是徇私通敌,还是明智决策?他真的能舍高官厚禄,弃叔侄亲情,为新交刘邦服务吗?又如项羽在刘邦谢罪时迫不及待地说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羽是无意中说出还是故意而为?能够九战破秦军的项羽会这么蠢么?再如樊哙闯帐,要知道他面对的是力能拔山的西楚霸王项羽,如此硬闯有济于事吗?张良为什么要招他进去?……这些人和事,都可以去分析去推理,都应该去想象去推敲,如此你才能读出《鸿门宴》的故事,也才能读出司马迁《史记》的味道。

(二)基于“语文性”的《鸿门宴》的教学内容选择

教学应讲究艺术性,但体现语文学科特性的教学更应讲究学术性。

司马迁凭着自己卓越的才华和能力,在写史原则和史书体例允许的范围内运用文学手法,创造性地把历史特征和文学特征第一次完美地结合起来,开辟了史传文学的新天地。因而,要教出《鸿门宴》这一课的学术性(或语文特性),则首先应将其定位为“史传文学”。

其实,司马迁的“史传文学”对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影响十分明显,诸中人物言行描写的手法成为小说创作的传统笔法;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也是司马迁的首创。

窃以为确定《鸿门宴》教学内容上不可或缺的是“人物”和“情节”。

1)人物:从语言到形象

司马迁为人物作传,不只是记叙人物的一般事迹,而是努力塑造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为此,他总是在充分把握史料的基础上,抓住所写人物思想性格的主要方面,再根据人物性格发展的需要,剪裁史料,穿插事件,结构文章,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典型。

以项羽为例。苏轼说项羽在鸿门宴上表现出“君人之度”,《辉煌古中华》一书就曾指出:“鸿门宴以传神之笔触,写出了项羽磊落的气概”(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版)。其实,整个《项羽本纪》就是抓住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气质,着重表现其勇锐骡悍、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率直重义的真朴性情以及力屈天下的霸主性格。这种性格特征除了在“巨鹿之战”中给予充分展现外,选文“鸿门宴”中也照样折射。如当项羽获曹无伤密告后,大怒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就突出了他“拔山盖世”的雄气和能征善战的特质。当刘邦设计使项伯与他会晤后,项羽又坦诚相见: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上谋臣范增数次向他使眼色,他竟“默然不应”,泰然处之,可以说,课文文本从接受项伯意见,不应范增暗示、不制止项伯舞剑,不责备樊哙闯帐,不追究刘邦逃席,无不淋漓尽致地表现项羽的“磊落气概”和“君子之度”。

由此观之,《史记》写人,并非一般概括叙述,而是通过人物的言行,通过人物活动场面的具体描写,再现出历史人物的生动面貌。这种对历史人物具体、形象地描写,显然使之增强了文学特征。在《鸿门宴》课文中,作者对事件过程,具体场景,众多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每个人物的语言、行动和性情神态.都展开了具体的描绘。项羽的勇猛粗率,刘邦的精细多疑,项伯的厚道善良,范增、张良的远见卓识,樊哈的豪迈犷悍无不跃然纸上,使人如耳闻目睹一般。难怪乎后世认为,司马迁这种以人为对象的纪传体的创立,更接近了作为“人学”的文学。

2)叙事:从整体到局部

司马迁具有驾驭纷繁史料的能力,就《项羽本纪》而言,楚汉相争时期同时交织着诸侯时而背楚向汉,时而弃汉转楚的复杂矛盾。作者以项羽的活动为主线,将历史材料安排得井并有条.通过顺叙、插叙、追叙、多线索交叉叙述等表现手法,将杂乱无章的客观史实组织得如同文学作品一样有声有色,扣人心弦。

《鸿门宴》而言,虽是节选,但它始于曹无伤告密、终于曹无伤被杀,是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故事。在疏通语言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把握矛盾线索,理清宴前、宴中、宴后的情节结构,从大处着眼,整体把握,然后再从事件最关节处(宴中)展开。本来“鸿门宴”是平静的,由于范增的干扰而掀起波澜,但范增的干扰客观上起到警告刘邦的作用。从曹无伤告密开始,以曹无伤被诛杀终;从化干戈(“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为玉帛(设宴款待前来谢罪的刘邦)开始,又以化干戈(范增要杀刘邦,关中将在燃起战火)为玉帛(刘邦谢罪而去,关中战火不再燃起)结束。整个宴会,不断形成悬念,不断构建戏剧性场面,一波三折,叙事引人入胜,使读者爱不释手。■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第34页,中华书局2011年。

  {2}[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第334页,中华书局2011年。

  {3}[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第189页,中华书局2011年。

  {4}周振甫著《文心雕龙选译·书记篇》第267页,中华书局1986年。

  {5}[宋]苏洵《嘉集笺注》第117页,金成礼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6}[汉]司马迁《史记·樊郦滕灌列传》第366页,中华书局2011年。

  {7}[魏]刘劭《鉴人智源》第287页,李贺译注,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年。

  {8}[清]吴楚材《古文观止》第223页,中华书局2008年。

  {9}[汉]班固《汉书》第269页,中华书局2008年。

  {10}史卫民编《辉煌古中华》第423页,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


最后更新[2013-4-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