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工作室报 > 李琛频道
文章标题: 《李琛、程少堂:文本与文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翅膀》
     阅读次数:2767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李琛、程少堂:文本与文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翅膀

 

文本与文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翅膀

——对《我的叔叔于勒》两个教学设计的评析

李琛(深圳市龙城高级中学)

    程少堂(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初中刊》2013年第4期。) 

每一堂语文课就像教师领着学生进行一次思维探险的过程,教师以个体对生命的体验渗透到课堂对文本有层次的解读中,激发学生从文本中不断获得生命的体验,帮助学生把生活中熟悉的东西陌生化,放置到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中去考察,从而更好地去认识人性、自我、人生和社会。因此,我们以为小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成就的往往是大人生。下面我们将以这样的视角去透视《我的叔叔于勒》两堂同题异构的课堂设计。

应该说,作为初中语文教材的经典选文,历来对这篇小说的解读可谓是多元、丰富的,很多的教学设计往往从明暗线索、从小人物的悲剧、从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对人性的扭曲等方面去寻找解开《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密码。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比较评析两个教学设计,即:陈亚妹《将阅读进行到底——<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以及刘勇《拷问心灵的声音<我的叔叔于勒>创新教学》,来进一步阐明我们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层思考。

从标题上看,很显然,两位老师精心选择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将阅读进行到底》重在从宏观层面上推动学生对莫泊桑作品的整体阅读,在设计上突出的亮点是:有意识地把语文教学回归到大阅读的原点,积极探索阅读教学的可行性策略,以“课前阅读——课堂解读——课后拓展阅读”的方式,来全面推动学生对莫泊桑作品的阅读,以期通过全息阅读让学生了解并把握莫泊桑小说的创作风格及主题。在课堂教学上则以赏析《我的叔叔于勒》中被删减的文段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引导学生从中把握小说的主题: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揭露和批判,对公务员阶层的心酸的同情。甚至从对赵少侯和汪洋《我的叔叔于勒》不同译本的比较中,试图让学生去把握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语言特色。这样的教学设计更接近阅读教学,或者我们可称之为作家专题教学,它不仅关注课堂阅读教学的深化,还注重教学前的阅读铺垫,为课堂教学预设阅读期待视野,同时关注教学后对课堂阅读有效地延伸与阅读视野的开阔。

《拷问心灵的声音》的教学设计紧扣文本,重在品读小说的语言,抓住小说中的两句人物的语言,从微观层面对文本进行细致入微的赏析,“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抓住“惊喜”“如果”“竟”三个词,品读出小人物的家庭生活状态:贫穷与希望,更品出小人物卑微的人生,品出于勒,以及“我”父母的人物形象。“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从这句话中品读出少年“我”的心声,与父母的世故相比,“我”身上依然存留着纯粹的善良、同情心;并引导学生结合被删除的原作开头和结尾解读出小说的主旨。

两个教学设计的落脚点显然是不同的。《将阅读进行到底》强调整体阅读,故选择采用比较阅读来推进课堂教学。《拷问心灵的声音》旨在抵达人物的内心,聆听人物内心真实的声音,在拷问人物心灵的过程中步步直抵小说的主旨,重在赏析人物语言进而对人性进行的解剖。对于小说文本的解读来说,不管是曲径通幽,抑或是步步为营,最终要完成的无一例外都是对小说主题或主旨的深层解读。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两个教学设计,在预设上都各有特色,与小说惯常从情节人物的分析去把握主旨的传统教学设计有不同,一个强调开阔视野进行高位的阅读,一个强调回归到文本,反复品读语言,这当然是这二者比较独到的地方。但是,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到对主旨的把握,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语文教学中的两难的处境:拓展知识面与深入挖掘文本在课堂上的平衡问题,而这两个教学设计代表的恰恰是其中的一个面。《将阅读进行到底》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或者说阅读面上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但是对小说主旨的把握可以说是具有脸谱化、标签化的,如何去除意识形态化,从哪些维度对文本展开深层的解读,这是这堂课的关键所在。《拷问心灵的声音》经由语言的赏析一步步深入挖掘文本,让学生在对文本的细微解读中了解了人物,感受到了真实的人性。文本之外,这堂课还能在多大程度上开阔学生的视野,这同样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美)Thomas L. Good. Jere E. Brophy著的《透视课堂》,在《为理解、欣赏和应用而教授有价值的内容》一章中,谈到“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教给学生,但我们在学校的教学时间有限 ,因此 ,主题的覆盖面,对于需要拓展的主题来说,必须要均衡”。我以为这当中实际隐藏着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两难的选择: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在设计上减少内容的覆盖面,以期在课堂上能更深入透彻地挖掘文本,则容易陷入为了深入挖掘文本而过度地陷入文本的桎梏。同样的,在语文课堂上为了追求拓宽知识面而容易走向对文本缺乏挖掘、泛泛而论的泥淖。

那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平衡这二者以促使语文课堂具有宽度和厚度呢?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及:“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不仅诗人如此,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同样要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首先对于文本这一客体,客观之境,语文教师既要能入,回归到文本,从语言、文章、文学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深入地解读,以文知人、知人生、知社会。“入乎其内”并不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既要走进文本的世界,同时又要跳出文本的束缚,站在文化、普遍人性……的高度去考察文本,解读文本中所蕴含的不同人生形态,是为语文教学的“出乎其外”。既能入,又能出,才能完成语文课堂的华丽转身。

语文课堂成败的关键在于,如何与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对文本进行有广度、有深度的解读,而对文本解读的程度,则直接影响到语文课堂的广度和深度。如何打造有广度、有深度的课堂呢?我们以为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抓住文本与文化这两大法宝。

下面我们就从“入乎其内”立足文本,“出乎其外”反观文化两方面,来对以上的两个教学设计提出值得商榷的地方。

教学设计一:《将阅读进行到底》

     一、关于“全息阅读”的设计

     课前阅读——课堂解读——课后拓展阅读,这样的设计固然能体现将阅读进行到底的意愿,大有管中窥豹,以点及面之志,但我们从课堂设计上看到的,更多的是散乱的泛读,有阅读面上的拓宽,但却鲜见阅读的深度和厚度。建议:课前阅读——课堂解读——课后拓展阅读,对每一次阅读文本的指向性要明确,阅读要具有层级性,每一阶段阅读目的要明确,更要加强阅读的指导。

二、两种译本比较的意图是什么?从译本的不同的风格比较中概括出莫泊桑的语言风格和特色,是否具有必然性?值得商榷。

三、关于小说主题的解读与设计

本课的设计重在还原并赏析被删减的文段,进而把握小说的主题: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揭露和批判,对公务员阶层的心酸的同情。

本课还原了五处被删减的文段,通过对被删减内容的赏析、归纳,自然提炼出文本的主题。我们需要追问的是,这样的设计是否存在着不良的导向,让学生误以为教材删除的部分才是精华部分,唯有抛掉教材,从被删除的文字中我们才能解读到这篇小说的亮点?其次,如何体现比较阅读,比较中的异同,差异性,如何呈现?

建议:

①选本删掉首尾,而小说的首尾恰恰是以“我”用孩童的视角去看成人的世界,删除后模糊了对小说人物、主题的多元理解。建议,在教学设计中还原删掉的首尾部分,结合教材中的文本内容去进一步丰富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②既然选择比较阅读,或可采用横向比较,或纵向比较的方式 (与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 或吴敬梓笔下的范进作比较),引导学生从普遍的人性中去理解文本中的小人物,去理解金钱关系对小人物言行的深远影响。同样是小人物,契诃夫笔下、吴敬梓笔下的人物,与莫泊桑笔下的人物在言行举止,甚至对自我的着装要求上,为何存在差异?引导学生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出发,去触摸小说中呈现出来的普遍人性,以及具有文化符号的人性。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相信在文本中解读到定然不会是被限定在意识形态中的僵化人物,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的主题也必将更丰富且具有普遍性。

 

教学设计二:《拷问心灵的声音》

 

一、关于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的落实,是课堂教学的明灯和方向,是整个教学设计具有整体性和逻辑性的保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清晰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去看本课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我们感觉更像一篇散文,放得有意思,却缺少收束时的干净利落。比如,小说的主旨是什么?在授课的过程中,始终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进行一个有力的点拨和回扣:小说表面抨击小人物的势力和薄情,更是通过少年和成年的“我”的在场,呼唤人性的回归。这样主旨,在授课者解读文本时提到,但在授课过程中,始终没有进行清晰的提炼。其次,就是结尾部分:方法小结,从课堂教学的整体性而言显得过于突兀,与设定的教学目标有距离。

二、关于小说主题的思考

“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用孩童的视角,近乎冷静客观的叙述来审视成人的世界,诚然这个人物如设计者所说是小说的亮色所在,金钱关系没有腐蚀一切,说明作者对人性、人情的期待和信心。又或者如设计者在对文本的解读中所理解的那样:除了意在抨击小人物的势利与凉薄外 ,其实更在呼唤真实人性的回归。对于小说主题的思考,对人性的考量,文本之外,或许还需要为学生架起一座通往更广阔世界的桥梁。这是本课教学设计尤其要思考的问题。

莫泊桑作品的艺术魅力在哪里呢?如何引导学生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去认识莫泊桑及其作品,教师或者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阅读引导。比如:莫泊桑作为现实主义作家,有其创作所着力追求的方向,即在作品中写出真实的人性,在人生百态中洞悉人情世故,对人性冷静地呈现与思考,比如《羊脂球》《项链》等作品;莫泊桑师从福楼拜,福楼拜曾经说过:小说家的任务就是力求从作品后面消失。莫泊桑还一度参加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派,这一切对莫泊桑的创作无疑是影响深远的;另外,19世纪短篇小说的特点就是通过人生或现实的片段,突出世态人情的某一方面,表现整个时代和社会的形象。而被誉为19世纪世界文坛三大短篇小说王之一的莫泊桑,他的作品正是这一时期的典范,因此引导学生把握那个时代短篇小说的创作特点,进而把握莫泊桑小说的创作特点也成为必要。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应努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人,既关注自己丰富的内心和真实的生命体验,又要具有普世情怀,用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去观照个体的人生、普遍的人性和多元的社会。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把个体的生命体验融入到对文本的解读,用文本与文化为语文课堂插上展翅高飞的翅膀,去打造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真正推动“文人语文”在课堂上的生成与延伸。

 

参考注释:

①《透视课堂》,(美)Thomas L. Good. Jere E. Brophy著,陶志琼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213页。

②《人间词话》,王国维著,谭汝为校注,群言出版社,1995年版,第50页。

 

 

 

 

将阅读进行到底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 2012学科教学(语文) 陈亚妹

 

    【我解读】

《我的叔叔于勒》是19 世纪下半叶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经典之作。这个作品,是我国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定的篇目,旨在培养中学生的文学、文化素养,本身就是语文课程的一部分;同时,人教版将此文编入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文章,此前,学生已接触过外国小说和莫泊桑的作品(《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对莫泊桑和小说的相关知识已有一定了解。所以,我们无需纠结于小说知识点,而应关注其思想性,将其处理成“定篇”(王荣生博士)。在教学时,要尽量回归原文,保证定篇的完整性,以使学生“彻底、清晰、明确”地理解作品。本文在选入教材时,已经做过删改,为使学生透彻了解作者原意,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阅读全文。当然,本文还有一个特殊性,即是一篇译过来的外国小说,中文译本本身已是一个二次创作的作品,融入了译者的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多阅读几种名家译本,以最大限度地接近小说原作者的创作意图。有条件的话,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外文原著。总之,我们要运用全息阅读和比较阅读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让学生在文本意义的建构中有的放矢。

经过翻阅文献,我发现赵少侯先生和汪阳先生的《我的叔叔于勒》的译本更为流行;而且人教版所依据的正是赵少侯先生的译本。因此,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这两家的版本来进行比较阅读。

另外,莫泊桑的小说来源于日常生活,语言朴素自然、准确而生动。曾有人将他与契诃夫进行比较:“居伊•德•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与俄国的契诃夫齐名。契诃夫以探索人生的真谛、开掘生活哲理深入见长,而莫泊桑以展示人生的悲苦、小人物的卑劣心态和可怜处境,歌颂爱国情怀取胜。如果说契诃夫的小说更能吸引有较高文化修养的知识阶层,那么莫泊桑的小说更符合一般读者的口味。”可见,莫泊桑的小说对于初中生来说,不会有语言上的障碍。因此,为了让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莫泊桑的创作风格及主题,在课后,我将鼓励学生扩大阅读。当然,为了避免学生的盲目性,我将提供给学生一些篇目。像《项链》、《一个巴黎市民的星期天》、《一家人》、《骑马》、《珠宝》、《勋章到手了》、《保护人》、《烧伞记》、《遗产》、《散步》等都是与《我的叔叔于勒》一类的题材,表现了公务员、小职员的生活状况、生存条件、思想感情、精神状态;而《羊脂球》、《菲菲小姐》、《女疯子》、《两个朋友》、《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米隆老爹》、《一场决斗》、《索瓦热老婆婆》、《俘虏》等则是反映普法战争的;还有一类描写了诺曼底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情世态、风俗习惯,代表作品有《一个农庄女工的故事》、《戴丽叶春楼》、《瞎子》、《真实的故事》、《小狗皮埃罗》、《一个诺曼底佬》、《在乡下》、《一次政变》、《绳子》、《老人》、《洗礼》、《穷鬼》、《小酒桶》、《归来》、《图瓦》等。

    【我设计】

教学目标:

    1.彻底、清晰、明确”地理解小说主题,了解莫泊桑短篇小说语言特色

    2.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养成探究、批判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比较阅读,领会本文的主题——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揭露和批判,对公务员阶层的辛酸的同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比较阅读

教学准备:

给学生提供一节课的阅读时间,提供全文以及其它译本等资料。

学生需自主解决:

1.字词。

2.课后习题二。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和同学讨论。

3.找出选文中的删改处,并思考教材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删改。

4.对比选文和其它译文。

提示:用词、整体语言风格。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本文发表在188387法国的《高卢人日报》上,是一篇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杰作。所谓“批判现实主义”,就是作家对现存的社会秩序所持的基本态度是批判的。

上节课,我们扮演着冷静的读者,阅读了整个作品,了解了小说的大致内容;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彻底爆发,当一回热情的批判者,来好好判读这部小说。

二、课堂答疑

1.解决字词,落实字音、字形及字义。

提示:拮据、底货、栈桥、老本、十拿九稳、牡蛎、褴褛、煞白、嘟囔

2.小说情节结构梳理——解决课后习题二。

原因-结果(逻辑)

明确:于勒挥霍家产,被送到海外。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

期待-破灭(心理)

明确:于勒发财,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解困。于勒成了穷光蛋,希望破灭了。

开端-发展-高潮(情节发展)

明确: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船上发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

悬念-结局(技巧)

明确:菲利普一家等待于勒归来,为什么?于勒在海外发财了。不料于勒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失望怨恨而归。

提示:落实逻辑、心理、情节、技巧等概念知识,消除学生的理解障碍。

三、比较阅读

(一)全息阅读

引导学生探究和质疑,细分析文中删减处带来的文意变化。(学生提问,教师引导)

1.删节文字一

开头:

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若瑟夫达佛朗司竞给了他五法郎的一个银币。我觉得很奇怪。他于是对我说:

这个穷汉使我回想起一桩故事,这故事,我一直是记着不忘的,我这就讲给您听。事情是这样的:

结尾:

此后我再也没见过我父亲的弟弟。

 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

(解决课后习题三)

问:作品原文中是谁在讲故事?课文中又是谁在讲故事?

明确:本文的叙述者身份发生改变,主题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原文的开头结尾是以成年若瑟夫的视角,讲述“我”为什么会对穷人进行施舍;中间的部分则是从童年若瑟夫的视角展开的。可以说,原文的叙述者既是叙述主体(成年约瑟夫),也是故事中的人物(童年约瑟夫)。成年约瑟夫看待童年时父辈之间发生的往事,角度是多样的,既包含对于勒叔叔的同情和对菲利普夫妇的愤懑,同时也对他们的实际境况抱有怜悯之意。而课文改变了“我”的多重身份,仅仅是故事中的人物。课文中童年约瑟夫的情感世界是单纯的,充满了对于勒叔叔的同情和对菲利普夫妇的谴责。这个改动使文本的主题更易体现其社会学层面的意义,即反映了金钱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文本中的菲利普夫妇成为信奉金钱至上的典型人物;文本的感情倾向也随之简化成对于勒叔叔的同情和对菲利普夫妇的谴责。这使作者的悲悯情怀减弱了。相比之下,还原“我”即成人约瑟夫的身份后,可以感受到文本内部隐含的悲剧氛围,体会到作者对世界的悲悯情怀:除了对于勒叔叔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之外,还对菲利普一家“唯一的希望”破灭,表示了有嘲讽意味的怜悯。由此学生读出了文本的深刻意蕴:冷酷的金钱关系扭曲了人性,人们难以实现对亲情的渴望。

2.删节文字二(第二段):她常常找出一些尖酸的话,一些藏头团尾、刻毒的责备话发泄在我的父亲身上。这个可怜人那时总做出这样一种姿式,叫我十分伤心。他总是张开了手扶一下额头,好象要抹去一颗根本不存在的汗,并且总是一句话也不回答。我体会到他那种无可奈何的痛苦。

明确:表现出“我的父亲”作为一名小职员的无奈。

作者通过“他总是张开了手扶一下额头,好像要抹去根本不存在的汗珠”这个看似平常的动作描写,惟妙惟肖地刻画出菲利普的性格特征中逆来顺受的那一面,也表现出他的无奈,也为菲利普夫妇抛弃于勒作了注脚,更体现出资本主义社会中冷酷的金钱关系扭曲了人性,人们难以实现对亲情的渴望。课文中删去了这一部分内容,也就丢失了这部分文意。

3.删节文字三(第二十段):我的父亲高高挺着藏在大礼服里面的肚子,这件大礼服,家里人就在当天早上仔细地擦掉了所有的污迹,此刻在他四周散布着出门时必有的汽油昧;在那个时代我一闻到这服气味就知道到了星期日。

提示:联系第三段删节文字,思考这件礼服的意义。

问:作者为什么三番两次提到这件礼服?还大笔描绘用汽油擦掉父亲礼服上的污迹这一细节?

明确:原文中礼服出现了两次,分别是周日海边散步和哲尔赛旅行这两个重要的时刻。“礼服”不再是普通意义的服饰,它已成为一种符号象征,凝结着对上流社会生活的向往之情。文中围绕“礼服”而展开的一系列细节描写不是闲笔,而是具有深刻的意蕴。一方面,用汽油擦去礼服上的“污迹”的细节是小公务员生活的真实写照,形象地反衬出菲利普一家生活的酸楚;另一方面,这些细节又具有调侃和反讽的意味,嘲笑菲利普夫妇以出门穿礼服为荣耀和极力掩饰家境贫困的自卑的特殊心态,其中还渗透着对于他们对上流社会的期盼始终不得实现的同情。学生透过“礼服”散发的汽油味,发现了菲利普夫妇极力掩饰自卑、爱慕虚荣的深层心理特征,并从带有反讽、调侃的意味中捕捉到作者流露的同情和怜悯。

问:原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出菲利普夫妇掩饰自卑、爱慕虚荣的心理?

提示:

第五段删节文字:我从小就听家里人谈论这位叔叔,我对他已是那样地熟悉,大概一见面马上就会认出他来。在他动身到美洲去以前他生活方面所有的细节,我是完全知道的,虽然家里人只是低声谈论他这一段生活。

明确:家人大肆宣扬“于勒叔叔”发大财了,却“低声谈论”他玩乐的那一段生活,“全家的恐怖”变成“全家惟一的希望”,这种鲜明的对照可以反映出家人建立在金钱上的亲情观,也讽刺了他们爱慕虚荣、掩饰自卑的心理。

吃牡蛎

父亲学有钱人请自己的女儿吃牡蛎,还学有小姐的吃法,可惜那种文雅的吃法学不来,还撒了一身汁水,弄脏了礼服,巧妙地讽刺了父亲向往上流社会的虚荣心。

问:这就是菲利普夫妇的全貌吗?

明确:菲利普夫妇也是可怜的。作为小职员阶层,他们的社会地位上属于上流阶层,但经济收入并不丰厚,甚至有些寒酸。“他们的生活与其说是一种平庸,不如说是一种煎熬”,社会地位造就了他们的虚荣,经济地位又促使他们为自己的虚荣付出昂贵的代价。所以,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也是矛盾的。因为于勒钱的问题,一方面无法消除对他的愤恨,另一方面也无法接纳他,接纳了就意味着自己又增加一份经济负担,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更是雪上加霜。在金钱的困厄下,他们难以张扬自己对亲情的渴望。所以说,他们的行为虽然不可原谅,但是也是无奈的,应该给予足够的理解。

4.删节文字四:

第五段“我从小就听家里人谈论这位叔叔,我对他已是那样地熟悉,大概一见面马上就会认出他来。在他动身到美洲去以前他生活方面所有的细节,我是完全知道的,虽然家里人只是低声谈论他这一段生活。”

第二十段“我现在看起来还象是昨日的事:轮船靠着克朗维尔生起了火,我的父亲慌慌张张地监视着旁人把我们三个包袱搬上船;我的母亲害怕得很,挽着我那未嫁姊姊的胳膊,这位姊姊自从那位姊姊出嫁后就象一窝鸡里剩下的唯一小鸡,仿佛迷失了方向,在我们后边是那对新婚夫妇,他们总落在后面,这使我常要回头看看。”

第三十九段“我真想说:‘我的叔叔。’”

第四十三段“说话的语声是穷人接到施舍时的语声。我心想他在那边一定要过饭。”

第四十八段“当船驶到栈桥附近的时候,我心里发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我想再看一次我的叔叔于勒,想走到他身旁,对他说几句安慰和温暖的话。

    可是他已经不见了,因为没有人再吃牡蛎;毫无疑义,他已回到他所住的那龌龊的仓底了,这个可怜的人!

明确:这些内容,都是直接叙写“我”对于勒叔叔的同情,反映出“我”的悲悯心,也是对作者悲悯情怀的反映。

5.问:这些删节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

明确:大致是三个方面:一是对菲利普一家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二是若瑟夫叙事的部分;三是若瑟夫对于勒直接表示同情的内容。

总的来看,课文删去开头结尾以及这些细节,使得小说的人物关系更明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人和人的关系这一主题也更突出。而原文结构相对复杂些,叙述人称多样化,故事套故事,主题也提升了,还掺杂着作者的悲悯情怀:对菲利普一家的行为举止冷嘲热讽的同时,也看到他们的无奈和挣扎。

(二)译本比较阅读

问:你更喜欢哪个译本?(学生自由发言)

提示:

赵少侯译本,于19世纪70年代翻译,译本整体语言风格较轻松,清新流畅,而且用词简单。只是受制于时代,赵本中有许多白话词现已不大使用或纠正写法,例如“原笈”“姊姊”“年令”“坏旦”“风尚习俗”“亲族”“咀”“倒楣”等等。

汪洋译本,是稍后90年代的版本,语言更严谨凝练。

例:

我的母亲对我们那时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她常常找出一些尖酸的话,一些藏头团尾、刻毒的责备话发泄在我的父亲身上。这个可怜人那时总做出这样一种姿式,叫我十分伤心。他总是张开了手扶一下额头,好象要抹去一颗根本不存在的汗,并且总是一句话也不回答。我体会到他那种无可奈何的痛苦。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日用品,买店铺里铺底的存货。姊姊们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十五个铜子一英尺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讨论半天。我们日常吃的是肥油汤和各种做法的牟肉。据说这又卫生又富于营养;不过我还是喜欢吃别的东西。

                                               ——赵本第四段

我的母亲对我们过的这种拮据生活感到难以忍受,经常找出一些尖刻的话,一些隐晦恶毒的词语来责备她的丈夫。每逢这种时候,这个可怜的男子汉总是一言不发,张开手掌在额头上抹一下,像是要揩掉并不存在的汗水似的。这一动作使我心酸,我体会他那种无可奈何的痛苦。那时家中处处省吃俭用,从来不敢接受别人的邀请去吃一次饭,免得要回请。日常生活必需用品也都是买那些减价的、商店里的落脚货。我两个姐姐的衣服都是自己做的,买一条每米只有十五生丁的饰带还要为它的价钱讨论老半天。我们日常饮食是各种下脚牛肉做的肉汤,据说这种做法既卫生又有益身体,不过我还是宁愿吃别的东西。

                                              ——汪本第五段

总结:不管是赵译还是汪译,都体现了莫泊桑短篇小说语言特色,前者更体现出其自然流畅、浅显易懂,后者更体现出其简练准确。所以,很少有读者读不懂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因为其中没有丝毫晦涩的东西;读者只觉得莫泊桑找到了最恰当的描述方式,而无法用另一种文字和方式来表达。莫泊桑的老师福楼拜曾向他提出过这样严格的要求:“只用一句话就让我知道马车站有一匹马和它前前后后五十来匹是不一样的。”要追求“一个字适得其所的力量”。毋庸置疑,莫泊桑做到了。而且由于语言的纯粹,莫泊桑的短篇已成为学习法语者的范文。

四、小结

    翻译家柳鸣九曾经说过:有文化的中国人不看《三国演义》,你能想像吗?不能。同样,有文化教养的现代人不看莫泊桑,也很难想像。所以,让我们将课堂延伸,将阅读进行到底,再读一读莫泊桑。

推荐篇目:《项链》、《珠宝》、《羊脂球》、《戴丽叶春楼》

其它篇目:《一个巴黎市民的星期天》、《一家人》、《骑马》、《勋章到手了》、《保护人》、《烧伞记》、《遗产》、《散步》,《菲菲小姐》、《女疯子》、《两个朋友》、《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米隆老爹》、《一场决斗》、《索瓦热老婆婆》、《俘虏》,《一个农庄女工的故事》、《瞎子》、《真实的故事》、《小狗皮埃罗》、《一个诺曼底佬》、《在乡下》、《一次政变》、《绳子》、《老人》、《洗礼》、《穷鬼》、《小酒桶》、《归来》、《图瓦》等。

 

 

 

 

参异构

            拷问心灵的声音

——《我的叔叔于勒》创新教学

             四川双流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刘勇

  

 

    我解读

《我的叔叔于勒》是语文教材中的“元老”级课文,它的风格特色和艺术价值已有公论。近来笔者重上这篇课文时发现:小说中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推进及主题的表现都离不开两句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从人物语言的角度走进作品,可以感受这个经典作品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和别样风采。

课文中的这两句话,是我们阅读时应当细细涵咏的经典语言。文中父亲“永不变更”的独白,似乎道出了全家人的心声;“我”心里默默发出的呼唤,代表了“我”的心声,更是作品深情的呼唤。第一句,我们可以读出小人物生活的辛酸与悲苦,梦想的坚守与无奈;第二句则可以读出“我”的同情与无奈,也可以读出若干年后“我”的反思与赎罪。

仔细思考,你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两句话的视角不同,一个是成人的语言,一个是少年的心声。文中的“我”既没有讽刺父母的行为,亦没有拯救“我”的叔叔,而是在用自己的眼睛、心灵观察和感受着我们成年人的世界,观察和感受着我们成年人的思想和感情。第一句话,勾勒了菲利普夫妇是如何看“于勒”的,第二句话,刻画出“我”是如何看“父母”和“于勒”的。在这一层层匠心独运的“看”与“被看”的关系中,作者的情感自然融入其中,而且这两句话均紧扣文章标题,我们还可以再思考:文章为何以“我的叔叔于勒”为标题?除了意在抨击小人物的势利与凉薄外,其实更在呼唤真实人性的回归。

    一、解读灰色人生:“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1.品读“惊喜”,看小人物的家庭生活。

文中叙述道: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进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衣冠整齐故作体面地去海边栈桥上散步,这是菲利普一家每周的例行活动。他们的收入不多,生活拮据,却不惜花费时间、人力和物力,并还要想法摆着点所谓上流人的空架子,目的自然是为了等于勒。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虽然只是略带幽默的几句,却也惟妙惟肖起来;正像齐白石画虾似的,淡淡的几笔,稍加点染,便栩栩如生。但仔细一想,如果可以等来希望,可以等来经济的好转,可以等来家庭的幸福与美满,又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有上千次的计划,几百次的等待。这“惊喜”一词可以读出盼望之切、等待之急,望眼欲穿与后文的避之不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折射出菲利普夫妇家庭之拮据和小人物的艰辛。

2.品读“如果”和“竟”,看小人物的灰色人生。

一个“竟”字,真可谓“过尽千帆皆不是”啊!一次次地希望,又一次次地失望。一个叹词“唉”又饱含了菲利普怎样的感情?其中辛酸,个中滋味,旁人怎生了解?看信件的扑朔迷离,看于勒的遥不可及,看梦想实现的虚无飘渺。真可谓:十年一觉发财梦,醒时凄凉无处诉。梦想实现愈强烈,失望折磨愈惨烈,然而这就是真实人生。

无巧不成书,世间事大抵如此。念叨了上千次的“如果”,果然变成了现实。果然在船上相遇了,但是,我们读出了惊喜吗?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

看看父母的表现:梦想的彻底破灭,现实的沉重打击,让他们恼羞成怒,怒不可遏。但是我们真的不能只是站在道德高地上去随意地指责、贬低他们。假如你是父母,你有两个嫁不出去的女儿,还有一个待成长的儿子,你会怎么办?菲利普夫妇既可恨又可怜,既无情更无奈啊!他们不是什么大奸大恶,然而已经被他们生活的社会腐蚀了。一个如此遥不可及的愿望,却如此地倍加珍惜与呵护,这就是一个小人物的卑微生活,从中可以读出他们梦想幻灭的悲痛人生。

    二、聆听少年心声:“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1.看“我”的少年心声: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这一段描写,意味深长,入木三分。在小孩子的眼睛里,滤除了成人的世俗和丑恶,于勒还是“我的叔叔”,而不是“贼”,不是“流氓”。于勒以前曾经努力过,曾经富裕过,曾经挥霍过……这一切对于“我”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三个同义反复的判断句,强调了这种无法分割的亲属关系。当“我”看见于勒叔叔的落魄与凄凉时,“我”的同情由然而生,自然也会给他“10个铜子的小费”。孩子的眼睛里,没有利益和利害关系的考虑,没有去想这样做值不值得。所以,他不可能站在一种居高临下的道德高度批判父母的表现,也不会用父母的受金钱所迷的眼光来看待他的叔叔。

    2.看“我”的成长轨迹:

原文开头是: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若瑟夫·达佛朗司竟给了他五法郎的一个银币。我觉得很奇怪,他于是对我说……

原文结尾是: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

教参给的答案是:保留开头和结尾,能使小说以故事叙述人的角度述说,故事套故事,增加可信度,可以使读者对人物心理有进一步的了解;删去开头和结尾,能使小说情节线索清晰,不枝不蔓,主要人物关系表现得更清楚。

笔者的观点是,应该加上这些内容。首先文章是“我”的视角,之后转入少年若瑟夫的视角,结尾又转回到成年若瑟夫的视角。这就与文中菲利普夫妇的表现拉开了距离,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小说具有了更深的意蕴。小若瑟夫的立场越纯粹,从他的视角看过去的一切就越真实、越细致,他的感受和父母的感受的对比就会越鲜明,二者之间产生的张力就会越强烈。当小若瑟夫在心里默念“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时,这篇小说内在情绪的紧张点达到最高潮。这真可谓等待让人心酸,巧遇让人心碎,称呼让人心痛啊!

这也是小说的亮色所在,说明作者对人性、人情的期待和信心。金钱关系并没有、也不能腐蚀一切,若瑟夫就是一个例证。在他身上,美好的人性战胜了金钱对人的异化。而且,小说结尾若瑟夫还对“我”强调:“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

 

    【我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通过品读“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聆听“我”的心声,探寻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

    一、教学铺垫活动

师:今天,我们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一起去感受小说中人物的酸甜苦辣,一起来聆听人物内心深处的心灵之音。细细品位,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有新的感悟。

请同学们交流阅读后的心得:文章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语言?

点拨:大家都将目光聚焦到了两句话上,一处是文章第4自然段和第14自然段反复出现的“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一处是文章第42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二、品读“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一)一品“惊喜”,读出贫穷与希望。

1.请圈出这句中点明心情的词语。(“惊喜”)为何一看到于勒就会有这样的心情呢?结合课文做勾画、品析。

点拨:家庭贫穷,希望发财,渴望改变现状,以及女儿出嫁之事。

2.小结:可以等来希望,可以等来经济的好转,可以等来家庭的幸福与美满。所以有上千次的计划,几百次的等待。是啊!果真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3.指导朗读:读出希望,读出盼望之切,读出等待之急。可以替换为:“嗨!如果于勒真的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啊!”

(二)二品 “竟”,读出梦想与失望。

1.然而往往事与愿违,现实果真如愿以偿了吗?句中哪个词真切地表达了这种失落?(“竟”)从这个字中你又读出了什么意味?

点拨:一个“竟”字,可谓“过尽千帆皆不是”啊!一次次地希望,又一次次地失望。连自己都难以置信,其中辛酸,个中滋味,旁人怎生了解?一个如此遥不可及的愿望,却如此地倍加珍惜与呵护,然而这就是小人物真实的人生。

2.那为何不放弃呢?

点拨:这成了一个梦想,一个小人物的卑微生活的一点残存梦想。所以一家人迎接于勒,还有父亲想改变生活的愿望十分强烈。

3.这一个梦想真实吗?你从于勒的第二封信里,读出了怎样的密码?你觉得于勒是一个怎样的人?

点拨:需要我们一分为二地看于勒,不敢回家乡,善意的谎言,卑微地呵护。

4.品读:读出梦想之强烈,而渴盼之折磨。

(三)三品“如果”,读出惊愕与绝望。

1.无巧不成书,世间事大抵如此。念叨了上千次的“如果”,果然变成了现实。果然在船上相遇了,然而,你读出了惊喜吗?

2.看看父母的表现,你觉得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话题一:菲利普夫妇的语言

    话题二:菲利普夫妇的神态、动作

    话题三:菲利普夫妇的心理

同学们不妨用自己的理解读出刻画菲利普夫妇语言描写的语句。(要求读出节奏、轻重、语调、感情)

点拨:在学生的发言和讨论中,教师与学生就品析的内容进行对话。

3.假如你是父母,你有两个嫁不出去的女儿,还有一个待成长的儿子,你会怎么办?

点拨:我们不能只是站在道德高地上去随意地指责、贬低他人。

板书:可恨——可怜;无情——无奈。

4.品读:读出小人物灰色理想的人生幻灭之悲痛感。可以替换为:“唉!于勒果真就在这只船上,可是却叫人多么心碎啊!” 一个“唉”字,意味深长,真可谓等待让人心酸,巧遇让人心碎,称呼让人心痛啊!

    三、品读“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一)读出“我”的少年心声

1.细品课文片断: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2.这一段描写,意味深长,入木三分,真实地刻画了于勒的穷苦与落魄。有人说“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重复啰嗦,你怎么看?

3.小结:三个同义反复的判断句,强调了这种无法分割的亲属关系。当“我”看见于勒叔叔的落魄与凄凉时,“我”的同情由然而生,自然也会给他“10个铜子的小费”。在孩子的眼睛里,不会去考虑这样做值不值得,只是觉得应该去做。

(二)读出作品的温情底色

1.出示原文开头: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若瑟夫•达佛朗司竟给了他五法郎的一个银币。我觉得很奇怪,他于是对我说:

这个穷汉使我回想起一桩故事,这故事,我一直记着不忘的,我这就讲给您听。事情是这样的……

原文结尾: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

2.师生互动:保留与删去这一头一尾,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3.小结:保留开头和结尾,能使小说以故事叙述人的角度述说,故事套故事,增加可信度,可以使读者对人物心理有进一步的了解。首先文章是“我”的视角,之后转入少年若瑟夫的视角,结尾又转回到成年若瑟夫的视角。其次,这也是小说的亮色所在,说明作者对人性、人情的期待和信心。金钱关系并没有,也不能腐蚀一切,若瑟夫就是一个例证。最后我给乞丐5法郎,也是一种赎罪。幼年的“我”及长大后的“我”,依然正直善良,没有沿袭父母的路走下去,变成势利薄情之人,这是本文最温暖,最震撼人心之处

四、方法小结

1.简介莫泊桑短篇小说的创作艺术:他的人物,在个性语言之中有内心世界的表露;他的情节,在平铺直叙之中有波澜起伏。用平常的人物,平常的语言,表现一个普通的主题,可是却能够表达得深刻,能够给人启发,耐人寻味。

左拉:他的作品无限的丰富多彩,精彩绝妙,令人叹为观止。

屠格涅夫:他是19世纪末法国文坛上最卓越的天才

托尔斯泰:他的小说具有形式的美感鲜明的爱憎,他之所以是天才,是因为他不是按照他所希望看到的样子而是照事物本来的样子来看事物,因而就能揭发暴露事物,而且使得人们爱那值得爱的,恨那值得恨的事物。

2.教给大家一个解读文本的方法: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反复出现的句子和错位矛盾的句子(板书)。

点拨:所谓言为心声,课文中的这两句话,一句是文中反复出现、父亲“永不变更”的独白,它是可以通过听觉感知,似乎也道出了全家人的心声;一句是“我”心里默默发出的呼唤,无人能够听到,它却代表了“我”和作品的心声。第一句,我们可以读出小人物生活的辛酸与悲苦,梦想的坚守与无奈;第二句则可以读出我的同情与无奈,也可以读出若干年后“我”的反思与赎罪。

 

 

Power by YOZOSOFT


最后更新[2013-4-2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