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哲学与人生
作者:(台)傅佩荣 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1
字数:30万
作者:邬昆如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02月
字数:38.6万
我很喜欢读哲学。
今天原计划完成五一期间要写完的重要论文《我的语文味教学模式及其若干问题》的提纲,后来觉得应该站得高点、视野开点,于是就读点哲学,翻出2005年就买到的台湾的两本哲学教材(就是上面两本书)。这两本书以前也多次翻看过,今天则是比较详细地阅读,还做了不少卡片。读了这两本书,就会看到除了大陆的哲学教材以外,还有一个哲学新天地。
下面摘录几段读书卡片,和同好共享——
1.傅佩荣在《哲学与人生》第133页讲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人生三阶段”之“感性阶段”写道:
“所谓感性,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这句话用了两个‘今朝’,是为了强调他不想昨天,也不想明天,而只想看当下,现在。”
傅佩荣真不愧一代名师,你看他多会品味语言啊!
2.第146页,讲雅斯贝尔斯——
“雅斯贝尔斯研究了历史上各大文明的重要思想家之后,选出四个人作为人类的典范——释迦牟尼、孔子、苏格拉底、耶稣。这四个人并非一般人眼中的成功者,甚至可以说,以世俗的眼光来衡量,他们是所谓‘失败者。然而他们的伟大之处在于,见证了人类精神之中丰富的潜能。透过四位圣哲作为表率,人类觉悟自己具有的尊严:亦即只要看到他们,就会肯定作为一个人可以是多么伟大、多么崇高。”
傅佩荣这段话,读得我热血沸腾。
3.第328页傅佩荣讲文明与自然的区别——
“南美州的热带雨林是自然生长的,一旦深入其中很容易迷路;反之,在公园里则不易迷路,因为树木、步道都规划得很整齐。这说明了,文化和自然是不同的,自然界经过人手改造以后,就变得有文化了。 ”
这就是大师的深入浅出。
邬昆如主编的《哲学概论》是多人合著的台湾大学教材,里面启迪人的思想火花更多,我读得更细一些,做了不少卡片,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今天读了这两部台湾哲学教材,再次领略了哲学的魅力。
当然,大陆也有非常好的哲学教材,例如北大张世英先生的《哲学导论》就很好,理论性也更强,只是对一般读者来说更难读一些。不过,对想提高理论水平的人来说,读完台湾的哲学教材,最好读一读张世英先生的《哲学导论》。
(2013年4月30日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