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堂按:余秋雨这样的“灾难”,常见。)
原题:余秋雨的灾难
广东省东莞中学高三 卢秋谷
(广东省作协《少男少女》2013年5B)
相比于轰动全国的《文化苦旅》 《山居笔记》,余秋雨的《我等不到了》仿佛一只默默无闻。但我觉得,要读余秋雨是应该先读这本书的。《我等不到了》是余秋雨的自传,内容涵盖了他还未出生时祖辈的恩恩怨怨,和他出生后几十年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
余秋雨说过:“灾难是我的宿命。”如果说他的祖母一人生养七个儿女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如果说七个儿女走了四个是那个贫穷时代的平常事,如果说他的父亲蒙羞十年,叔叔三次各割脉自杀只是“文革”中不大不小的冤案......如果说这些都只是过去的事情,那么我想“余秋雨现在决心不再读书写书”这件事,我们要担当一点责任。
若书中所言属实,那么对于余秋雨的苦难,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承担一份责任。在余秋雨冒死出入伊拉克等地研究文化古迹时,国内声讨他的人一波接一波,报刊为了销量大量刊登诽谤他的文章,不学无术的人想借机批判他一步登天。不管他怎样澄清,不管其他文化名人怎么为他辩解,没有人愿意倾听。余秋雨从上海逃到安徽,又从安徽逃到深圳,最后发现无处可逃,实在有太多人想借他成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