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高考园地下水作文
文章标题: 《高考下水作文:黄婉雅:接受善意也是一种仁慈》
出处:黄婉雅的博客    作者:岭南闲樵推荐   阅读次数:1454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高考下水作文:黄婉雅:接受善意也是一种仁慈

接受善意,也是一种仁慈

(作者为深圳市翠园中学初中部语文教师)

对于富翁的善举,我想很多人会认为第三种人最有骨气,当面拒绝,立场坚定,多么快意!第二种人有点矫情,犹豫了,接受了,却说要还——其实拿什么还?大多数人都对第一种人很不屑,哪怕可以理解,哪怕明白换做自己可能也会那样做,但心里还是有点看不起的——那么容易就接受别人的施舍,连乞丐都懂得“不食嗟来之食”呢!

但其实,我最赞赏第一种做法:坦然而痛快地接受!注意,是“坦然”和“痛快”,缺一不可!

多年前,曾听香港艺人曾志伟先生说:“学了佛以后我才知道,化缘的师父太仁慈、太伟大了!他化缘不是为他自己,而是给忙碌的世人一个行善的机会,他走到你面前,把善缘带到你跟前,让你为自己积福积德。受人冷落不嗔怪,被人打骂不还手。”

这是出家人外出化缘的初衷,但不被世人理解,甚至被等同于“讨饭”,实在委屈。加上后来出现不少的骗子,让这些“化缘”更加没人敢相信。

其实,出家人化缘,是把行善的机会送到你面前,能否把握,全在于你的一念之间。材料里的富人在出资前是做过调查的,说明他在认真做事,并非心血来潮,更不是为了宣传搏出位,是实实在在地想帮助别人。这样的施予是真诚的,为什么不接受?换作是我,一定会坦然而痛快地接受!

坦然,是因为知道自己不足,勇于承认。生命的起点有高有低,出生无可选择。目前,有些事情自己还解决不了,有人愿意帮助你,有何不可?只要不是好吃懒做,成天只等着别人来“资助”、“打救”,就没有什么可羞耻的。

痛快,是因为我对自己有信心,不管接受多少资助,我将来都有创造出同样价值的能力。我的人格跟别人始终是平等的,接受施予并不造成品格的缺失,不会低人一等。

接受,是对授予者的认可;接受,是让施善者实现行善的意愿;接受,也是一种仁慈。人生总有低谷,我们不是一个人在路上,中途遭遇困难,需要帮助,这不是什么丢脸的事。重要的是,接受资助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善于利用,把这些资助变成自己成长的助力,把别人所授的“鱼”做成饵,自己学“渔”,让自己走出困境,以后越走越好。

我到过贵州一些地区,那些地区人们真的穷,可他们穷得牛B哄哄的:因为我“穷”,所以你们就得资助我!“穷”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他们的“资本”,不管是政府的补助还是社会的捐赠,他们都先得一份!有些人甚至以“穷”为荣,抢夺资助,这样当然会被世人看不起。善意的“鱼”始终只是“鱼”,永远欲壑难填,像个无底洞。

我也资助过一些家庭贫困的高中生,他们接受资助后无不努力用功,比别人更加勤奋,终于考上大学,有一个比较完满的结局。

金钱资助是最简单的一种行善方式,对于资助者最方便,而对于受助者,学会怎样正确运用才更重要。断然拒绝的人不懂得利用资源,不会把握机会;说要还钱的人已经心生负担,自尊心受到打击;只有勇于接受的人敢于承担,终将走出困境。

希望得到帮助的人从此心存感恩,而这份感恩不必以金钱的形式回报给富翁——他有能力资助别人,证明他不缺钱。而回报的形式,我喜欢用这个故事来表达:一个人帮助了一个小孩,小孩要记下他的姓名地址,说日后一定要报答他。他说:“你不用找我回报,只要肯帮助下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是回报我了。”很多年后,这个人接受了一个陌生人的帮助,正当他说要回报时,他听到了当年自己告诉小孩的那番话——原来他种下的善行,一直在流传着。

这是多么温暖的一刻!接受善意,并且传递善意,这是人世间最大的慈悲。

 


最后更新[2013-6-1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