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一生中,头部每天处于屈曲状态的次数多达几千次,而后仰的机会却非常少,尤其是长时间使用电脑、驾车、用高枕、睡软床等,颈椎病越来越普遍。下面几招也许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式:前俯后仰 先抬头后仰,同时吸气,双眼望天,停留片刻;然后缓慢向前胸低头,同时呼气,双眼看地。
第二式:举臂转身先自然站立,举右臂,手掌向下,抬头目视手心,身体慢慢转向左侧,停留片刻。在转身时,要注意脚跟转动45度,身体重心向前倾,然后身体再转向右后侧,旋转时要慢慢吸气,回转时慢慢呼气,动作缓慢、协调。转动颈、腰部时,要尽量转到不能转为止,停留片刻,回到自然式后,再换左臂。来回反复做两次。
第三式:左右旋转 先将头部缓慢转向左侧,同时吸气于胸,让右侧颈部伸直后,停留片刻,再缓慢转向左侧,同时呼气,让左边颈部伸直后,停留片刻。这样反复交替做四次。
第四式:提肩缩颈 双肩慢慢提起,颈部尽量往下缩,停留片刻后,双肩慢慢放松,头颈自然伸出,还原自然,然后再将双肩用力往下沉,头颈部向上拔伸,停留片刻后,双肩放松,并自然呼气。反复做四次。
第五式:左右摆动 头部缓缓向左肩倾斜,使左耳贴于左肩,停留片刻后,头部返回中位;然后再换右肩,这样左右摆动反复做四次。
第六式:波浪屈伸 下颌往下前方波浪式屈伸,在做该动作时,下颌尽量贴近前胸,双肩扛起,下颌慢慢屈起,胸部前挺,双肩往后上下慢慢运动。下颌屈伸时要慢慢吸气,抬头还原时慢慢呼气,双肩放松,做两次停留片刻;然后再倒过来做下颌伸屈运动,各练两次。(责任编辑:罗小琴)
抬头看天可以治颈椎痛?
高速的生活节奏,超负荷的工作负担,是否让你时常感到颈肩腰背疼?锻炼肩胛骨,也许能收到不错的效果。肩胛骨也叫琵琶骨,是颈椎的“保护伞”。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姿势,会使颈肩部位的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放松,长此以往会造成慢性疼痛,而疼痛的根源可能就是肩胛骨变形。要想告别颈肩痛,可以试试以下运动。工作45分钟,抬头看天、低头够胸、左右转头要看到自己的肩膀。还可以使用“米字法”:头部随目光斜上斜下和上
高速的生活节奏,超负荷的工作负担,是否让你时常感到颈肩腰背疼?锻炼肩胛骨,也许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肩胛骨也叫琵琶骨,是颈椎的“保护伞”。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姿势,会使颈肩部位的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放松,长此以往会造成慢性疼痛,而疼痛的根源可能就是肩胛骨变形。要想告别颈肩痛,可以试试以下运动。
工作45分钟,抬头看天、低头够胸、左右转头要看到自己的肩膀。还可以使用“米字法”:头部随目光斜上斜下和上下左右移动,全套动作类似完成一个“米”字的书写。
十点十分操,具体做法是:身体挺直站立,收下颌并挺胸收腹。双手侧平举,像在钟表中时针、分针在9点15分的位置。双手从侧平举(9点15分)举到10点10分处,反复练,以感到颈部肌肉酸胀为宜。
肩绕环法:自然站立,屈肘,手指触肩,两手同时向前绕环。绕环时速度尽量慢,充分向外用力。也可手臂伸直做该动作。每组20—30次,做3—4组,这样能充分活动肩胛骨周围的肌肉。
名家谈颈椎病
颈椎病,真的是颈椎的问题吗?国家973首席科学家房敏教授研究发现,颈椎病致病“元凶”并非一定是颈椎骨,颈部的颈筋病变才是颈椎病发病的致病关键因素之一。
房教授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的自我保健疗法:先低头,让下巴碰到胸骨或者努力靠近,保持几秒钟后轻轻抬头后仰,让颈后部伸肌收缩放松。他表示,办公室一族在忙碌的时候可以抽个2分钟来完成这个动作,每15秒完成一个屈或者伸动作,这样一分钟可以做两个来回。每天完成两三个这样的“2分钟疗法”,颈部肌肉就能得到很好的休息。房敏教授强调,做这套操的时候讲究“慢”。每个动作做到点以后·保持三四秒,目的是锻炼伸肌的功能。
对于网上流传的“米字操”,房敏教授说:“米字操的锻炼顺序是上下、左右、前上、后下和侧后下,除了前后的颈伸肌屈伸动作外,其他几个动作的道理有限,如果盲目运动,可能还会带来负面后果,所以还需谨慎。”
提到目前的一些颈椎病治疗误区,房教授说,脖子上套钛圈被宣传成能治疗颈椎病的金属物,实在令人费解;另外,无论一些保健枕宣传的功效多么强大,其只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不可能治疗颈椎病。
摘自6月26日《报刊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