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高考园地文化沉思
文章标题: 《王兆贵:人才史话:鉴才“五看”》
出处:光明日报      阅读次数:1087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兆贵:人才史话:鉴才“五看”

人才史话:鉴才“五看”

 

    战国时期的魏文侯,礼拜子夏、段干木、田子方为师,任用李克、吴起、翟璜、魏成、乐羊等一批贤能之士,使魏国一跃成为中原最强诸侯国。司马迁在《史记》中给我们讲了一段魏文侯选相问李克的故事。

    魏文侯对李克说:“先生曾教导我‘家贫思贤妻,国乱思良相’。如今这宰相人选,在成子和翟璜之间,您看应如何选择?”李克回答:“我听说地位低的人不参与尊长的事,外人不过问亲戚的事。我在朝外任职,不敢应命。”

    李克这样回答,是因为地位低的人为地位高的人出主意,会被人讥笑为不自量力;关系疏远的人为关系亲近的人出主意,会被人怀疑有离间之嫌。再说啦,这二选一的命题不好做,回答的即使正中文侯下怀,也会得罪另一个人选。况且,成子还是文侯的弟弟。

    李克接着回答说:“您拿不定主意,是因为平时不注意观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有这五条,就足以判定人品,何必等我指明呢?”文侯听罢心里有数了,就说:“先生请回府吧,我的国相已经选定了。”

    除《史记》外,《说苑》《韩诗外传》和《资治通鉴》等古籍也都曾记载过这个故事。李克是魏国著名政治家、法学家,曾辅助魏文侯推行变法,使魏国走上富强之路,受到时人和后人的高度赞许。李克在辨识人才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他提出的这“五看”鉴才之法,在今天仍然适用。

    “居视其所亲”,就是说,居家时要看他都与哪些人交往。一个人平常的交际圈如何,也许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但却能反映一个人的志趣和品位。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亲小人远君子的人,你能相信他心胸坦荡、光明磊落吗?一个混迹于白道黑道之中声色犬马样样来的人,你能相信他会“出污泥而不染”吗?

    “富视其所与”,就是说,富贵时要看他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腰缠万贯不是坏事,关键看你把钱财用在什么地方。一个人有了钱,倘能资助公益建设,热心慈善事业,接济穷困百姓,其品行是值得信赖的。倘若骄奢淫逸,挥霍无度,满足一己之私欲,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成为社稷之栋梁、天下之楷模?

    “达视其所举”,就是说,显达时要看他举荐的都是什么人。一个人居于高位之后,看重、举荐什么样的人,能反映出他选人的眼光和层次,也能反映出他从政的风格和导向。

    “穷视其所不为”,就是说,困境时要看他不做什么。顺境中坚持操守不易,逆境中坚持操守更难。当一个人处在穷途末路时,最能看出他的品性和尊严。倘能坚持原则,自律不苟,洁身自好,不做出卖良心的事,不做损人利己的事,不做有辱人格的事,则可重用。倘若不顾尊严,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则不可用。

    “贫视其所不取”,就是说,贫贱时要看他不要什么。贫寒时能否守得住清贫,经得起诱惑,稳得住心神,同样是考验一个人意志和品行的重要标准。意志坚强、品行高洁者,方能做到不贪不义之财,不受嗟来之食;而意志薄弱、名节不保者,必然会被权钱色等糖衣裹着的炮弹所击中。

    总之,李克的“五看”鉴人法虽然简单却极其深刻,具体而容易掌握。运用“五看”鉴人法足以了解一个人的品德、操守、志向、价值观、人才观等内涵。


最后更新[2013-7-8]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