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网2013年7月15日报道:应深圳市光明新区教研中心邀请,程少堂老师7月14日下午给光明新区全体初中语文教师做了语文味专题讲座。
程老师的讲座以语文味定义的发展变化为中心,将梁青老师《众里寻她千百度——语文味:概念演变与内涵升华》一文的主要观点做了详细介绍和展开,并进一步详细深入阐述了语文味的基本内涵。讲座受到老师们欢迎。讲座结束后,多位老师说以前也多少了解语文味,但光看定义还不见得能真正理解语文味,今天听了程老师的讲座,才算真正明白了语文味的真谛。
会前,主持人光明新区教研员刘小华老师告诉程老师,讲座时间可控制在100分钟到120分钟之间。讲座从下午2:40开始。程老师原定讲座一小时,和老师们提问交流一小时,结果程老师自己讲到下午5:10分,最后由于时间太晚,只和三个老师进行了简短提问交流,直到5:30才结束讲座。
程老师给这三位老师赠送了《程少堂讲语文》一书。
晚餐时,刘小华老师说由于时间太晚有一个问题他没有来得及在会上提出。他的问题是:“程老师的课都有一个和课文题目不一样的标题,这个标题文化味很浓,你使用这些标题一定有很深的用意。”程老师对刘小华老师说:“你这个问题很重要,今天我讲生命体验融入语文教学时,就已涉及到这个问题。我在我工作室群中也曾深入讲解过我的课都有一个特别的标题的用意——一般老师讲语文课,都是把课的主题当成语文课的主题,而我的语文味课堂和一般语文课堂最大的不同之一在于,我的语文课有一个新主题,这个主题既来自于要教学的课文,但又超越课文主题,是融入了我的生命体验的新主题。如果说一般教师的语文教学是客观性教学,这种教学美学是一种‘冷美学’,那么,我的语文教学则是主观性教学,是一种‘热美学’。换言之,我是把语文课当成艺术作品来创造的,所以我的语文味教学是一种抒情性教学。以前是没有人这样提的。这是我在北京大学讲座的主题。我自己认为,如果说我对中国语文教育有所贡献的话,那么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来说,这一点是我对中国语文教学的最大贡献。”
刘小华老师还对梁青老师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上的《众里寻她千百度——语文味:概念演变与内涵升华》一文给予了高度称赞。
据悉,这是自2001年程老师提出语文味理念以来,他第一次以语文味为主题进行讲座。以前程老师在全国各地讲学,从未以语文味为专题做过讲座,前些年在南京市讲学时,南京市教研员还问过程老师:“其他名师讲座都是经常讲自己的某某语文,你的语文味影响最大,怎么从未见过你讲语文味呢?”程老师的回答是:“名师讲座讲自己的某某语文也是对的合理的。不过,我讲学不讲语文味也是对的。语文味有信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语文味十年前的星星之火如今已成燎原之势说明,对一个有深远价值的理论来说,不讲之讲为上策,自己不讲但别人讲是上策。”
目前,不仅个别老缠着语文味骂的人根本没有搞懂语文味,就是一些支持语文味的文章,其中不少也让程老师感叹“当人们谈论语文味时他们在谈论什么?”十年来程老师不断吸收学术界的有益观点,对语文味的定义进行了多次修订补充,但个别没有学术训练的一线教师不阅读程老师有关语文味的全部或大部论著,不搜索查阅有关文献,仅拿着一篇文章还没有看懂就开始臆断、指责语文味的倡导者程老师是“不想搞清语文味”。也有人说语文味好是好,但我们要应付考试,言外之意是语文味教学的有些内容考试不考,不能应付考试;而“生本教育”倡导者、著名的郭思乐教授批评语文味教学的主要观点则是:语文味教学是应试教学。更有人不切实际地指望程老师能尽快拿出一套语文味的理论方案,这套方案最好能解决当下中国语文教育的全部问题,即使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最好也能解决面临的一些紧迫问题。这都是没有全面地、整体地研究理解程老师的语文味理论的结果。鉴于许多人在没有全面地、整体地研究程老师大部分语文味论著之前就开始褒贬语文味,程老师认为,作为语文味理念倡导者,自己有必要在论著之外,适当作一些有关语文味的专题学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