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中考聚焦文化漫谈
文章标题: 《赵元波:有些话无须明说》
     阅读次数:800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赵元波:有些话无须明说

 

来源:乐读网


文/
说话应该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让人一下子明白你的意思,殊不知,在有些特定的场合,说话却不能明言,点到为止,不捅破那一层纸,双方都意会而无须明说也是一种技巧。

曹操很喜爱次曹植的才华,因此想废了长子曹丕转立次子曹植为世子。当曹操将这件事征求贾翊的意见时,贾翊却一声不吭。曹操就很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说话?”.

贾翊说:“我正在想一件事呢!”.

曹操问:“你在想什么事呢?”.

贾翊答:“我正在想袁绍、刘表的事。”.

曹操听后哈哈大笑,立刻明白了贾翊的言外之意,于是不再提废曹丕的事了。

贾翊对曹操想废长立幼的想法的态度很明朗,言外之意很明显:袁绍、刘表废长立幼招致灾祸,你不想招致灾祸就不要废长立幼。意思很明显,却没有说出来,可谓是高明之举。

南朝时,齐高帝曾与当时的书法家王僧虔一起研习书法。有一次,高帝突然问王僧虔说:“你和我谁的字更好?”.

这问题比较难回答,说高帝的字比自己的好,是违心之言;说高帝的字不如自己,又会使高帝的面子搁不住,弄不好还会将君臣之间的关系弄得很糟糕。

王僧虔的回答很巧妙:“我的字臣中最好,您的字君中最好。”.

皇帝就那么几个,而臣子却不计其数,王僧虔的言外之意是很清楚的。

高帝领悟了其中的言外之意,哈哈一笑,也就作罢,不再提这事了。

因此,在许多场合,有一些话不好直说,不妨来个旁敲侧击绕道迂回,让对方听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不失为明智之举。
 

 


最后更新[2013-7-1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