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读书周报2013年9月13日
如果有人在文章中写“严子陵出生于2000年前”,那么不知道严子陵是汉代高士的人就会误认会严子陵是只有十多岁的现代少年。如果你说他写错了,他肯定不会承认,因为严子陵出生于公元前39年,即汉元帝永光五年,至今差不多正是二千多年,有人就把2000年蒙作二千年。同样,如果写“王昭君是2000年前的人”,是将二千多年前的古代美人王昭君说成是只有十多岁的小姑娘了。 我是一位喜欢在数字上较真的人,故此在阅看书刊、报纸文章时,凡读到随意将阿拉伯数字代替汉字数字的时候,好似喝一碗美味鲜汤时吞进一只苍蝇,总觉得喉咙底里难受。可是偏偏有人喜欢在他原本的一篇好文章中,总要放入几只苍蝇,让人倒胃口。 在中国人的心中,汉语应该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时至当前,许多学人深深感到汉语危机的出现,捍卫汉语,是每个中国人的基本职责。而数字的用法,更是汉语危机中一项尤为明显的现象。 汉码,就是汉字中表示数码的那些字,把断代、特指的年份数字也用阿拉伯数字,把断代数字与公元年份顺序数字混同,容易使人误认为是公元纪年。如将二千元钱写作2000元钱,毫无关系,因为是同一个概念;但将二千年写作2000年,十年写作10年,这是两个概念,是不同的两个年份数,势必造成极大误解。还有那些无知的书刊编辑、记者,把年号数字(贞观十八年、乾隆四十年)也用阿拉伯数字来写(贞观18年、乾隆40年),就更可笑了。 按数字书写规定,凡是写到公元年份数字时,用阿拉伯数字来代替汉字数字,以示与农历纪年之区别,确是可行之举。但是从中应该考虑到顺序数与断代数之区别。把原本的十个年头,写成10年。10年是什么?按照公元年份的写法,就是9年之后,11年之前的一个顺序年份。所以,10年只代表一个年份,不代表十个年头。2010年与二○一○年相同,7000年与七○○○年相同,均属公元纪年的顺序数字。但七千年与7000年就不是同一个概念,七千年是一个断代合计数。正确地说,2000年不等于二千年,2000年只能说是1999年之后、2001年之前某一年的年份数,而二千年却是长长的两个一千年,区别大矣哉!但在当前极多的报纸、刊物、图书及多种书写媒体上,在该使用年份断代数字的地方大都用阿拉伯数字代替汉字,使断代合计数变成了顺序数,两者发生极大的误解。如此等等的汉字数字与阿拉伯数字误用的现象,给读者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浙江 诸焕灿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