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逸闻轶事
文章标题: 《祝贺陈继英成为《语通》2013年第10期封面人物》
   作者:程少堂 马玉娥   阅读次数:1542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祝贺陈继英成为《语通》2013年第10期封面人物

 

    《语文教学通讯》杂志2013年第10期封面人物配发文章:

       陈继英:在“人生语文”的课堂上探索前行

                      程少堂  马玉娥

     在深圳有这样一位教师:他有河北人的稳重和大气,也有深圳人的高瞻远瞩和锐意进取。

     他有很多头衔: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高校特聘硕士生导师、中华语文网年度最人物、河北广东两省优秀教师、评估专家、国培专家……

     他有很多追随者,从网络到现实,从学生到同行。

     他是“人生语文”教学理念的提出者,他是“思维核心,读写互动”作文教学体系的构建者。他就是陈继英老师!

                       “人生语文”,扬帆启航

   2012年2月16下午2时,深圳的天空刚刚飘过一阵小雨,寒意丝丝袭人,然而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学术报告厅内气氛却异常热烈,来自广东省的领导专家和语文教师300多人济济一堂,共同庆祝深圳市陈继英“人生语文”名师工作室挂牌及名师成长论坛的召开。

    此刻,尽管寒气来袭,却未阻挡春的勃勃生机;此刻,有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人生语文”经过精心孕育,正破土而出;此刻,语文人的热情格外高涨,令校园处处暖意融融。

在会上,陈继英老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作为一位真正的语文教师,我们可以没有令人羡慕的职位,没有丰厚的家财,没有耀眼的光环,但是一定要有一种对教育教学最高境界不倦探索的精神!我们语文教师要有大境界、大视野,要用人才学眼光看语文教育教学,要从人生发展向度看语文教学,要在精神方面领跑于世人!”言毕,掌声雷动,与会的省市领导频频颔首。

事实正是如此,在陈继英30多年的教师生涯里,他一直在为之努力奋斗着。他一直潜心于对中学语文最高境界的探求:他提出了“人生语文” 教学理念、并构建了灵动的“人生语文”教学模式;他构建了“思维核心,读写互动”作文教学体系,他出版的《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思维指导》、《新课程新高考新思维作文教程》等专著,从写作的全过程揭示学生作文思维特点和规律,在全国语文教学界产生了持久影响;他在广东省乃至全国许多教学研讨会上执教示范课或作专题报告,获得广泛赞誉。2007103中央教科所主办的《教育文摘周报》曾以《陈继英:新课程作文教学体系研究的代表人物》为题,以整版篇幅对他的教学研究和教改实践进行了专版深度报道……

 “人生语文”,明确教学的前进航向

     他的成就并非来自偶然,正如“人生语文”教学理念的提出也并非偶然。

     在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国各地的语文教学改革陆续火热展开。但随着语文教改的逐步深入,很多一线语文老师有了许多看似无法解决的困惑:面对一篇篇具体的课文,语文课堂教什么?在应试教育依然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在学校教学评价还在围着考试转的格局中,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下,如何找到为考试而教与为人生发展而教之间的平衡点?

这些问题是很多有志于改革的教师苦苦思索的问题,陈继英老师思考的时间更早,思考的程度更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速度也更快一些。

2005年,陈继英率先提出了“人生语文”教学理念,但其思想的源头却更早。研究他的教学思想,我们发现,早在1994年,他就提出了类似的教学观点。他撰写的论文《论基础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在《华夏教育》1994年第2期发表,该文中已经有“人生语文”的影子,后被河北省教育厅评为河北省第五届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1996年,他的论文《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会学生学习》(人民大学《中学语文教学》转载)在《语文教学通讯》第2期发表,在该文中,他重点论述了“语文教学要注重学法指导,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思想,这篇论文被河北省教育厅评为河北省第六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新课改启动后的2001年,他的文章《新世纪语文教师应强化的几种意识》在《深圳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发表,他明确阐释了教学要着眼人的发展的概念,并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方法和规律的指导该文被全国语文教改研究中心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

“人生语文”教学理念提出之后,他探索和实践的热情更加炽烈。他在语文专业期刊发表了《让读书探究与生命共舞》《让人生因语文而精彩——“人生语文”教学理念构想》《“人生语文”与生本高效课堂构建》、《“人生语文”教学理念下学生阅读趣味的引导》等一系列论文,由此,他的“人生语文”教学理念在语文界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和深入。

老师认为,语文教学不能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用“人生语文”来概括语文教学理念,能反映语文教学的本质,会引导教师注重从学生人生发展向度实施教学,这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智能有重要意义。他曾这样阐释:“人生语文”是从促进学生人生发展角度实施教学的一种教学理念。其基本做法是:以培养语感和思维能力为核心,以读写互动、主动体验和积累为手段,通过读书探究、言意互转,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五种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启迪和丰富学生的人生智慧,构建学生人生发展的精神家园,为学生人生发展奠定语文基础和精神之基。”(《“人生语文”与生本高效课堂构建》《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5

确立这样的教学理念,意义非凡。一方面,它使教师有了教学航向。语文教师都知道,充分挖掘文本价值,科学确定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而科学确定教学内容,可将“人生语文”这个教学理念作为依据。教师在准确深入解读文本之后,可根据“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五种能力”和“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启迪和丰富学生人生智慧,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理念,来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确立具体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对学生成长发展乃至成才也会起到启迪和引领作用。

      构建新作文教学体系,作文教学由混沌走向清晰

研究陈继英的教学教研成果 ,不能不提到他的新作文教学体系。因为他的新作文教学体系在语文教育界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力。

老师曾被我国有些语文教学专家评论为新课程作文教学体系的代表人物,他的作文教学成果被称为“陈继英新作文教程” 或“陈继英新思维作文理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语文教育专家、文章学家、原《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主编孙移山先生曾长期关注陈老师的作文教学研究,他评价说:“陈继英二十多年广泛吸收心理学、思维科学、系统科学、文章学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最新作文教学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科学性、系统性与可操作性兼具的作文教学体系,我肯定地说,他的作文教学专著是近年来国内作文教育科研和实践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新课程作文教学体系的理想构建》《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2

他的这项成果解决了一线语老师在作文教学方面的诸多困惑。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作文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如何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让学生从怕作文转向喜欢作文,如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一线普老师常常苦无良策。而其新作文教学体系的出现,无疑是解决这些作文教学难题的良方。

老师认为,写作文是主体(学生作者)对客体(命题或写作对象)的感悟、认识进行系统性的文字加工活动,学生写作思维活动的启动,要经过感情酝酿、认识升华、构建思维联系、谋篇布局等过程,因此,应把学生这个写作主体放在中心位置来研究。中学教育大多面对的是害怕作文、不愿写作文的未成年孩子:初中生处于儿童后期和少年叛逆期,高中学生处于青春初期,他们的思维不成熟,认识能力相对幼稚,毅力亦不够坚韧,面对作文这种复杂的脑力劳动,他们有畏难情绪。作文教学要根据他们的心理发展实际和特点因势利导,才会真正见效。为此,老师提出了“情感激发,思维训练,读写互动,言意互转”的作文教学思想,逐渐构建成“思维核心,读写互动”作文教学体系。

  陈老师的作文教学体系注重学生感知感受、情感心理启动、思维联想与想象能力的培养。在这个体系的理论支撑下,他的《新课程新高考新思维作文教程》面世。在书中,他很关注学生的作文心理调控训练,也非常注重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该书的前三章就把重心放在写作思维基础、学生写作感情与心理调控以及学生作文创新思维技能培养这几方面。

他说,现实生活并不能直接化为学生写作,只有经过学生心灵的触动、汲取、选择、联想与情感酝酿升华,才能变成心灵的一种力量,才有可能进入写作过程的自主状态,教师应尽量拓展学生的生活面,不断丰富他们的生活阅历。但生活毕竟不等于写作,写作的关键是要使学生进入对生活的感知和自觉观察状态,并打通阅读与写作的通道,这也正是老师新作文教学体系的独到之处。

这一成果的取得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探究成因,还要追溯到1989年前后。那时,在语文教育专家的启发下,老师确立了《中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系统训练实验研究》课题。经过三个寒暑的探索,凝聚着他心血的科研成果,先后在《语文教学通讯》和《读写训练》杂志连续发表,在全国语文教学界引起较大反响, 1991年这项成果被评为河北省第三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和河北省第三届社会科研优秀成果青年佳作奖。河北省教委还专门发文在全省推广。

19999月,陈老师由河北南下深圳。深圳这块热土的创业氛围,深圳人的创新精神和改革精神,又一次激发了陈老师的教学研究和改革的热情。

一个春风吹拂的上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严杰夫先生和陈老师谈起了教改的问题,即如何根据深圳学生特点实施高效率教学的问题。这使老师又一次感到了肩上担子的份量。

随后老师与他的同事们开始反复研究,向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请教,并且广泛阅读国内外最新教育学、心理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专著。经过充足的准备和充分的研究,新的语文教学科研教改方案“新课程新高考新思维作文教学研究”终于确定下来。又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该项研究显现成效:指导的学生获得了第二届全球华人作文大赛一等奖;他的学生还连续夺得深圳市“读书月”现场作文大赛一等奖(全市仅五名)、二等奖,此外,学生发表大量习作。而他的专著《新课程新高考新思维作文教程》也于200612月由海天出版社出版。

              躬亲示范,引领教改方向

2009425下午的深圳,阴雨绵绵,深圳松岗中学的大礼堂里气氛却十分火爆,可容纳五百人的礼堂座无虚席,连过道里都挤满了人。来自大陆、香港、台湾的专家学者、语文老师600多人都在专注地聆听着一堂题为《捕蝶者》的公开课。三地语文学者和老师们对这节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台湾国立成功大学许长谟教授评价说:“课讲得精彩,我给打一百分”;香港教育学院白云开博士说:“这课很有启发性,香港没有讲得这样有个性有魅力的课”。

这堂课的执教者就是陈继英老师。而这样的情景也只是他众多倍受好评的公开课的一节。

老师是很好的思想引领者,也是很好的践行者。站在学生立场思考教学问题是他鲜明的教学特色。他的阅读教学特别重视学生阅读的初始体验,他还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气氛的营造。但在强调自主地阅读学习的同时,他还强调: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必要的引领和指导也不能缺失。对于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认识讨论不到位的问题,学习不得法的问题,阅读写作遇到的困难问题等,教师都要引领与指导。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不等于一定要引向教师预设好的目标和教师自己的视域里,可引向多元解读,可引向基础知识的准确与清晰,可引向精神文化的更高层次和境界,也可引向更广泛深入的探究。他很好地践行了这种理念,他执教的《捕蝶者》《挖荠菜》《读<伊索寓言>》《想北平》《阿房宫赋》等系列公开课广受好评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富有激情,且善于将学生的思维引向高深层次,引向个性化多元解读。因此,在他的课堂上,学生思维很活跃,学生也很享受思维火花碰撞的时刻。即使在二十年之后,他的学生依然能够回忆起上课时的动人情景并津津乐道。曾有一位学生这样给他留言:“老师:您好!假如没有猜错的话,您应该是在河北省献县一中教5859班的语老师。我是58班(您弟弟在59班)喜欢学语文的学生。今天在唐山市新华书店偶遇您的新作,欣喜万分。不禁想起二十二年前上课的景象:这个问题,请樊会兰说说你自己的理解!我们58班有三人在唐山市工作,都很出色。如方便的话,请回信息写明联系方式为盼!”留言里,学生对老师的喜爱和敬佩溢于字里行间。而这只是老师保存的众多充满学生感念的贝壳中的一枚。

在“人生语文” 的道路上,老师认真忠实地践行着引领的责任。他在全国许多地市作过报告、上过公开课,深受语文专家和老师们的欢迎和好评,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壮大了自己的粉丝群;不仅如此,他还连续十多年为深圳市教师开设继续教育课程《新课程高效作文教学研究》,该课程已成为教师们的选课热门;他还为深圳等地骨干教师做培训,应中国教育学会以及教育部国培计划邀请为各地教师及国培班学员上课……

他所到之处总是能引起不小的反响。惠州市博罗县某中学刘明英老师撰文说:“20091111老师光临华侨中学,让我有幸聆听到大师的教诲:要建构让读书、探究与生命共舞的“人生语文”观,根据文本、学情选好上课突破口并给予重锤猛敲的教学理念,教学要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等,使我深受教益。听老师的课,我真的特别幸运,老师自身有一套着重人生发展的系统性、实用性、普适性较高的教学方法,我愿追随左右。” 广州市禺山高中的一位老师也曾撰文说:“聆听老师的教导,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博学、实干、高瞻远瞩的一面,也让我们领悟到语文教学领域别有洞天的境界。”山东师大李萌教授听过老师的报告后曾热情洋溢地评价:“老师的研究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感觉,给我们极大的震撼。老师不仅指出了中学作文不同于作家创作的作文教学规律,而且从学生写作心理、写作情感方面构建中学作文教程,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探索,由此,我看到了作文教学的希望,也使我对大面积提高中学作文教学质量充满信心!”

谈及自己三十多年的教育工作,陈继英这样说:“把教学看成生活的一部分,让教育教学成为幸福的过程,关键是要在自己喜爱的事业中找到幸福,在平凡中追求至美的境界”。我们看,这正是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师这一岗位上取得成功的真正原因之一。

谈到陈继英所取得的成就,孙移山教授评价说:“陈继英关于语文教学最高境界就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见解,关于构建中学作文教学新体系的论文,尤其他的两本专著充分显示了他作为有思想的语文实干家的特色。可以说,他是以独特而实用的作文教学体系的构建登上语文教育改革前沿阵地的。”(《有思想的实干家》《教育文摘周报》2007.10.3

确实如此,陈继英全身心追求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用“人生语文”和“思维核心,读写互动”作文教学体系创造了精彩而令人羡慕的语文人生。而他的语文人生,也将会影响和引领着很多语文教师的人生。

 

教学感悟:

 有一种教学美叫“无用”

                             陈继英

我曾千万次地追问语文教学要不要最求美,我曾千万次地追问语文教学要不要有个一美的灵魂,我曾千万次地追问语文教学之美在何处,我尽管知道,语文是一个美的世界,我尽管知道,语文教学理应追求美的世界与灵魂,我尽管知道,语文之教学美并不全在字词句篇章结构训练,但是,迫于考试的淫威,我们对美的追求却谨小慎微。

终于有一天我豁然开朗:有一种教学之美叫“无用”,丰富学生智慧有何用?指引精神追求何用?讲文化品位有何用?阅读名著有何用?培养审美趣味有何用?对考试这个帝王来说,这哪有字词句篇章结构的反复练习和答题技巧的应试教学更妩媚?

终于有一天我的心云开雾散:有一种教学之美叫“无用”,学生对美的不懈追求,青少年广阔的胸襟和高远的志向,这些看似“无用”东西,难当真的无用吗?没有了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人生还何以成功?当美好的精神之花凋零,我们还在咄咄逼人地要他写出惊天泣鬼的作文;当他为分数而分分计较时,还要他追求高远的人生境界,这不是痴人说梦?

    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和创造美的境界吧!品味和创造语言之美、篇章之美、情趣之美、理性之美、形象之美,感受和创造文学之美、文化之美、人生境界和精神的大美吧!只有如此,才能造就学生的人生之美!

  

陈继英简介:

陈继英,河北省献县人,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深圳市“人生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大学硕士生导师,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语文学科组长,曾担任广东省高中语文教学水平评估及示范高中评估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地方骨干教师培训讲师团”专家,深圳教师继续教育主讲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主讲教师。曾获河北省优秀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实验教师称号以及深圳市继续教育优秀授课教师称号。

他是“人生语文”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提出者、构建者,被有关教育专家评论为“心为核心,读写互动”作文教学体系代表人物。曾主持“新思维作文教学体系研究”,“人生语文教学艺术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等课题,发表教研文章200多篇,出版学术性专著《新课程新思维新高考作文教程》《中学生写作思维指南》两册,主编或参编《名师教你学——学生学案》(粤教版)等书十多册。 应邀讲学在各地讲学100多场次,广受各地专家和广大教师好评。

教育部主管的《教育文摘报》曾以头版人物专题报道其教改经验与事迹,《语文学习》《语文月刊》等也曾以专题人物进行报道和推介。

 


最后更新[2013-10-22]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