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文件下载——
http_www.szjky.edu.cn_Article_UploadFiles_201311_2013110116065373.pdf.rar
深教院通〔2013〕189号
关于开展深圳市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
“继续教育月”活动的通知
各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
根据《深圳市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建设和管理办法(试行)》(深教〔2012〕465 号)、《深圳市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和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建设指导意见》(深教〔2013〕341号)的相关要求,市教科院将于2013年12月正式开展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继续教育月”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继续教育月”活动主要是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和骨干成员利用基于本工作室课题研究成果开发的继续教育课程,对市、区教师集中开展各类专业培训。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市级教育科研专家“送培到区”的形式,进一步加快专家工作室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广、交流与辐射,更好地发挥教育科研专家的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促进全市教师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二、参加人员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教科研部门人员。
三、组织实施
截止10月30日,各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以下简称:专家工作室)已开发并报送50门继续教育课程(见附件1)。根据相关要求,本次“继续教育月活动”分两个阶段开展:
(一)第一阶段活动
第一阶段活动由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分别讲授1门课程,各区(新区)承办相关活动事宜。
1.课程详细信息报送。11月10日前,各专家工作室主持人从本人已开发申报的继续教育课程中精选1门课程(每门课程为半天,3课时),填写《深圳市中小幼教师继续教育专业科目课程开发登记表》(见附件2)和《深圳市中小幼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见附件3),并通过电子邮件报送市教科院政策法规研究室(电子邮箱:jia197855@aliyun.com)。
2.课程发布与选择。11月11日-11月17日,市教科院向各区(新区)有关管理部门公布专家工作室主持人继续教育课程,并与各区协商课程选择事宜。原则上,每个区(新区)选择两个专家工作室主持人的继续教育课程各1门。
3.活动组织。11月18日-11月22日,各区(新区)有关管理部门在本区范围内选定承办学校(单位),并与相应的专家工作室协商确定课程讲授时间、地点和形式。同时,市教科院选定其中一场课程讲授活动召开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继续教育月”启动仪式。
参加第一阶段活动的学习人员以活动承办区的中小学骨干教师为主,其它各区学校教师可自愿选择参加。
4.课程讲授。12月1日-12月31日,各区有关部门和承办学校(单位)组织开展本区“继续教育月”相关活动,各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分别讲授1门继续教育课程。
5.考核形式与结果运用。市教科院根据各区有关管理部门、培训对象对课程讲授情况的反馈等,对各专家工作室的“继续教育月”活动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同时,本次考核结果将作为专家工作室年度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第二阶段活动
第二阶段活动由市教科院组织专家对工作室主持人和骨干成员开发的50门课程进行评审,通过后并经公示无异议,正式列为市、区级教师继续教育专业科目课程进行讲授。
1.课程详细信息报送。11月25日前,各专家工作室课程开发人员(主持人、骨干成员)根据开发申报的继续教育课程(每门课程3课时),分别填写《深圳市中小幼教师继续教育专业科目课程开发登记表》(见附件2)和《深圳市中小幼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见附件3),并以工作室为单位统一通过电子邮件报送市教科院继续教育部(联系人:李春云,电话:25154397,电子邮箱: szsjsjxjy@163.com)。
2.课程评审与公布。12月中旬,市教科院将组织有关专家对各专家工作室申报的继续教育课程进行评审。评审通过的课程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正式列为市、区级教师继续教育专业科目课程,并建立专门模块供全市教师选择。
3.第二阶段活动具体事宜由市教科院继续教育部另行通知。
四、相关要求
(一)各专家工作室应以摄像或录像形式全程记录活动过程。第一阶段活动结束后一周内,各专家工作室向市教科院报送“继续教育月”活动报告,包括课程开发、组织实施过程和效果,活动建议等(电子邮箱:jia197855@aliyun.com)。
(二)本次“继续教育月”活动将根据各专家工作室主讲课程课时为参加学习人员计算继续教育学时。
附件:1.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继续教育课程汇总表
2.深圳市中小幼教师继续教育专业科目课程开发登记表
3.深圳市中小幼教师继续教育专业科目课程教学大纲编制说明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一日
(联系人:贾建国,电话:25911551、15019245012)
附件1
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
继续教育课程汇总表
序号 |
主持人姓名 |
主持人所在单位 |
课程主讲人 |
课程名称 |
1 |
程少堂 |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程少堂 |
1.“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
葛福安 |
2.语文味教学的创生性研究 |
马恩来 |
3.语文味研究系统结构及命题艺术探究 |
钱冰山 |
4.语文味教学的无限性 |
徐国年 |
5.语文味教学理论的概念创新 |
2 |
童山东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童山东 |
1.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
陈正君 |
2.初中阶段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探索 |
李亚军 |
3.人力资源开发视野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问题与前景 |
3 |
陈显平 |
南山区南油小学 |
陈显平 |
1.信息社会小学生学习策略探究 |
龚 振 |
2.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究 |
唐晓勇 |
3.小学生项目学习策略探究 |
呙中山 |
4.引入ipad促进课内外学习策略探究 |
4 |
胡兴松 |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附中 |
胡兴松 |
1.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论 |
2.在教学与科研中享受教育幸福 |
5 |
潘世祥 |
宝安区教科培中心 |
潘世祥 |
1.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 |
2.“五段互动式培训” |
6 |
叶延武 |
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 |
叶延武 |
1.生命力,教师的人格魅力 |
陈 谦 |
2.思维课堂:意蕴与实践 |
7 |
李晓东 |
深圳大学 |
李晓东 |
1.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
2.学生导向的优质课堂建设 |
8 |
李 虎 |
北师大南山附属学校 |
李 虎 |
1.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同步读写”实验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
杨 艳 |
2.小学一年级“自主识字,同步阅读”的课堂教学与经验 |
丁向华 |
3.小学二年级“联想写话”课堂教学与经验 |
9 |
刘晓晴 |
宝安区宝安中学 |
刘晓晴 |
1.中小学教师的高层次专业发展训练 |
2.基于证据的中小学教育微观研究 |
10 |
黄积才 |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黄积才 |
1.以行动研究引领教师职业幸福 |
2.顶层设计视角的学校品牌核心理念创意 |
11 |
吴 泓 |
宝安区新安中学 |
吴 泓 |
1.高中语文专题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
彭莉琼 |
2.初中语文“积累教学”的实验研究 |
12 |
刘会金 |
光明新区教科研管理中心 |
刘会金 |
1.中学生需要进行生涯规划吗? |
叶兆波 |
2.中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有用吗? |
谢 斌 |
3.如何指导中学生进行生涯规划? |
13 |
宁 革 |
罗湖外语学校 |
宁 革 |
1.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业发展评价 |
刘云燕 |
2.基于网络环境下英语单词记忆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 |
14 |
胡立根 |
福田区红岭中学 |
胡立根 |
1.语文教育的困境及其出路 |
陶 波 |
2.写作的核心能力研究 |
钟传祎 |
3.从“学科作文”到“写中学” |
杨玉英 |
4.《论语》分主题导读 |
15 |
张玉彬 |
福田区教研中心 |
张玉彬 |
1.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
2.理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
16 |
黄爱华 |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黄爱华 |
1.大问题教学:一种探索中的教学模式 |
2.沟通艺术与高效课堂 |
3.好课从倾听开始 |
17 |
崔学鸿 |
南山区育才四小 |
崔学鸿 |
1.“儿童无错”与赏识教育的儿童观 |
郑玮娜 |
2.积极心理学与赏识教育 |
18 |
李 唯 |
宝安区滨海小学 |
李 唯 |
1.小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理论创新 |
曾昭曙 |
2.小学语文宽度教学力建构 |
王栋昌 |
3.好课,教师永远的追求 |
19 |
唐文红 |
龙岗区外国语学校 |
唐文红 |
1.美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
2.教育经典微电影赏析 |
附件2
深圳市中小幼教师继续教育专业科目
课程开发登记表
授课
教师
基本
情况 |
姓名 |
性别 |
教龄(年) |
照
片 |
高校 |
中职 |
中小幼 |
其它 |
|
|
|
|
|
|
所在单位 |
|
职称 |
|
职务 |
|
手机 |
|
电子邮箱 |
|
毕业院校 |
学历(学位)和专业方向 |
|
|
教学
经历 |
|
课程
名称 |
□区级课程 □市级课程 |
授课
形式 |
□面授 □远程 |
学习对象 |
|
课程
类别 |
□专业通识课 □学科专业课 |
授课学时 |
|
课程
目标 |
|
课程
内容 |
|
教学
建议 |
(包括教材、教学设备、考核要求) |
|
|
|
|
|
|
|
|
|
|
|
附件3
深圳市中小幼教师继续教育专业科目
课程教学大纲编制说明
中小幼教师继续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是任课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工作的指南,也是编写教材,测量和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为科学、合理、规范地完成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工作,现提出以下要求。
(一)总体要求
1.教学大纲是对课程的总体设计,编制教学大纲必须以提高中小幼教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为依据,为全面提高中小幼教师的素质服务。
2.教学大纲应从整体上规定本课程的性质及其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地位,规定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内容范围以及选择内容的主要依据,编排教学内容的顺序等。
3.教学大纲还应安排教学时数、教学活动、课外活动,以及考试考核要求,提出适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参考书的建议和指导等。
4.编制教学大纲,要贯彻正确的指导思想,根据继续教育的要求和学时数,从教学目的出发,围绕教师专业发展,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改革精神,积极吸取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研究成果,吸收学科专业的新知识、新内容,新方法,注重紧密结合中小幼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内容组成
教学大纲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说明部分:概述本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主要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安排教学进度等。
2.本文部份:规定教学内容的顺序,列出章、节、目的标题、内容要点、授课时数;教学内容的考试考核要求;实验、实习、参观等各种实践活动的要求和时数。
3.列出教学参考书目,提出使用各种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性意见。
(三)格式要求
课程教学大纲应不少于2000字,一律使用WORD录入排版,上、下页边距为2.2CM,左、右页边距2.5CM,只缴交电子文档。
明确标出课程名称、学时、课程类别。
1.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说明本课程的性质,课程对提高中小幼教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所起的作用。
(2)教学目的:从宏观角度说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掌握的知识、内容及掌握的程度。
(3)教学内容:从宏观角度介绍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并对选讲内容作出说明。
(4)教学时数:规定本课程的教学总时数,含课堂教学时数、实验时数、实习时数及其他各类实践教学活动的时数。
(5)教学建议:对本课程所采取的各种教学方式,及对教学对象的要求给出指导性建议。
2.本文部分:
(1)分篇(或编)、章、节、目列出标题及主要教学内容。
(2)对第 章(或节)给出参考教学时数。
(3)对每章(或节)必须给出具体的教学要求。学员对本章知识应当达到的掌握、理解、熟练掌握,应用、熟练应用等层次。
(4)若本课程包含实验内容(包括计算机上机实验),还应单独对实验部分给出具体的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安排及学习要求。
3.教学参考书目:
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等应清晰、齐全、正确。还需提出使用各种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性意见。
(四)其他
1.为便于正确理解教学大纲的内容组成与格式要求,在附件中提供了部分样本,供参考。
2.教师可根据课程的特点,对样本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但应注意保持基本框架,包含主要内容。
附:示范样本
深圳市中小幼教师继续教育专业科目教学大纲(楷体小四)
课程名称(黑体二号居中)
一、说明(宋体四号加粗)
(一)课程性质(宋体小四加粗)
[具体内容]宋体五号
(二)教学目的(宋体小四加粗)
[具体内容]宋体五号
(三)教学内容(宋体小四加粗)
[具体内容]宋体五号
(四)教学时数(宋体小四加粗)
[具体内容]宋体五号
(五)教学方式(宋体小四加粗)
[具体内容]宋体五号
二、本文(宋体四号加粗)
第一章 [标题](宋体小四加粗居中)
教学要点:(宋体五号加粗居中)
[具体内容]宋体五号
教学时数:[宋体五号加粗]
[具体内容]宋体五号
教学内容:[宋体五号加粗]
[具体内容]宋体五号
考核要求:[宋体五号加粗]
[具体内容]宋体五号
第二章[标题] (宋体小四加粗)
教学要点:(宋体五号加粗居中)
[具体内容]宋体五号
教学时数:[宋体五号加粗]
[具体内容]宋体五号
教学内容:[宋体五号加粗]
[具体内容]宋体五号
考核要求:[宋体五号加粗]
三、实验部分[宋体四号加粗](无实验内容,则不列此部分)
(一)基本要求[宋体小四号加粗]
[具体规定应达到的实验能力][宋体五号]
(二)项目总表[宋体小四号加粗]
序号 |
实验项目 |
学时数 |
项目类别 |
项目类型 |
|
|
|
基础/设计/综合 |
必做/选做 |
(三)实验内容[宋体小四号加粗]
[本部分须依次对项目总表中的各个实验项目的内容、目的、要求及所需主要仪器设备、耗材做出说明] (参考实验教学大纲要求)
(四)考核要求[宋体小四号加粗]
[本部分须对实验部分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核要求作出说明]
四、参考书目[宋体四号加粗]
1.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与版次。(宋体五号)
2.作者,文章名称,刊名,出版年份与期次。(宋体五号)
五、本课程使用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性意见[宋体四号加粗]
[具体内容]宋体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