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中考聚焦文化漫谈
文章标题: 《金庸:真正潇洒的蔡澜》
     阅读次数:1507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金庸:真正潇洒的蔡澜

 除了我妻子林乐怡之外,蔡澜兄是我一生中结伴同游、行过最长旅途的人。他和我一起去过日本许多次,每一次都去不同的地方,去不同的旅舍食肆;我们结伴同游欧洲、藩市,再到拉斯维加斯,然后又去日本。最近又一起去了杭州。我们共同经历了漫长的旅途,因为我们互相享受作伴的乐趣,一起去享受旅途中所遭遇的喜乐或不快。
    蔡澜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率真潇洒而能以轻松活泼的心态对待人生,尤其是对人生中的失落或不愉快遭遇处之泰然,若无其事,不但外表如此,而且是真正的不萦于怀,一笑置之。“置之”不太容易,要加上“一笑”,那是更加不容易了。他不抱怨食物不可口,不抱怨汽车太颠簸,不抱怨女导游太不美貌。他教我怎样喝最低劣辛辣的意大利土酒,怎样在新加坡大排档中吮吸牛骨髓,我会皱起眉头,他始终开怀大笑,所以他肯定比我潇洒得多。
    我小时候读《世说新语》,对于其中所记魏晋名流的潇洒言行不由得暗暗佩服,后来才感到他们矫揉造作。几年前用功细读魏晋正史,方知何曾、王衍、王戒、潘岳等等这大批风流名士、乌衣子弟,其实猥琐龌龊得很,政治生涯和实际生活之卑鄙下流,与他们的漂亮谈吐适成对照。我现在年纪大了,世事经历多了,各种各样的人物也见得多了,真的潇洒,还是硬扮漂亮一见即知。我喜欢和蔡澜交友交往,不仅仅是由于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对我友谊深厚,更由于他一贯的潇洒自若。好像令狐冲、段誉、郭靖、乔峰、四哥都是好人,然而我更喜欢和令狐冲大哥、段公子做朋友。
    蔡澜见识广博,懂得很多,人情通达而善于为人着想,琴棋书画、酒色财气、吃喝嫖赌、文学电影,什么都懂。他不弹古琴、不下围棋、不作画、不嫖、不赌,但人生中各种玩意儿都懂其门道,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之道,更可说是第一流的通达。他女友不少,但皆接之以礼,不逾友道。男友更多,三教九流,不拘一格。他说黄色笑话更是绝顶卓越,听来只觉其十分可笑而毫不猥亵,那也是很高明的艺术了。
    过去,和他一起相对喝威士忌、抽香烟谈天,是生活中一大乐趣。自从我去年心脏病发之后,香烟不能抽了,烈酒不能饮了,然而每逢宴席,仍喜欢坐在他旁边,一来习惯了;二来可以互相悄声说些席上旁人不中听的话,共引以为荣;三则可以闻到一些他所吸的香烟余气,稍过烟瘾。
    蔡澜交友虽广,不识他的人毕竟还是很多,如果读了我这篇短文心生仰慕,想享受一下听他谈话之乐,又未必有机会坐在他身旁饮酒,那么读几本他写的随笔,所得也相差无几。

 

—————————————————

蔡澜,真正潇洒的人

夏丽柠 《 环球人物 》(2013年第21期
 

    当过主持人,监制过电影,评论过美食,写过专栏,年过70后,香港作家蔡澜有了个新爱好,就是聊人生。他的《看得开,放得下,才是人生》不久前在内地出版。一气儿读下来,让人忘了暑气,郁闷全消。封面这样写道:顺其自然而想,随遇而安而活,知足常乐而过。的确,看开了,就不烦恼。

    金庸、黄霑、倪匡和蔡澜并称“香港四大才子”。金庸著武侠、黄霑作词曲、倪匡撰科幻、蔡澜写美食。四位先生之中,蔡澜好像是最不务正业的。写美食?不擅吃喝玩乐怎么行!金庸就说过:“论风流多艺我不如蔡澜,他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

    潇洒,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做一件事潇洒容易,难的是一生潇洒。就拿写文章这件事来说吧。金庸为蔡澜的这本书作序,文字严谨,语句中规中矩。不乏“不萦于怀(不牵挂在心间)”和“不逾友道(不违背朋友的礼节)”这类古香古色的字眼。再读蔡澜的话,便觉得一身轻松。“做生意嘛,还是少几个‘我’,用回‘我们’吧!笨蛋!”“缺德鬼一个,为什么由我来等?”你看,他骂起人来多轻巧顺口,可一点儿不遭人讨厌。若说金庸的文字是背剑骑马的侠客,那么蔡澜的文字就是喝茶闲聊的市井。一句话就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像邻家大叔,亲切感油然而生。他不端架子——骄傲的人潇洒不来。

    当然,你可以说蔡澜有潇洒的资本,他多才多金。其实,潇洒是人生态度,哪有你想的那么复杂?蔡澜一直租房住。香港房价居高不下,他捂紧自己的钱袋说,辛苦挣来的钱,凭啥让地产商骗去!他还说,没钱的话,逛逛街,赏赏花,全免费!他自有一套从容应对人生的法则,不急功近利——投机的人潇洒不来。

    蔡澜身上的潇洒明明白白。他说,反正鱼翅无味,滥杀鲨鱼是罪过,吃假的无妨。一点儿也不像一位美食家应该说出的话。可这就是蔡澜,不矫揉造作,好吃就是好吃,假的就是假的。如果要左右为难花一番心思的话,潇洒便是空谈——虚伪的人潇洒不来。 

    香港的作家里,蔡澜的文字永远站在离你最近的位置,看似婆婆妈妈琐事连篇,其中却藏满人生的深邃。萨达姆·侯赛因被俘当天,满世界的报纸都在写这位伊拉克前总统,为读者提供详情,蔡澜却写了一位叫弗兰克(Frank)的无名小卒。他是美国最后一个守灯塔的人,那天去世。守灯塔固然寂寞,可他生前说:“我每天看灿烂的黎明和日落,背后还有无数的曼哈顿灯火,一生何求!”生命不可或缺的从容,瞬间就被蔡澜捕捉,在他粗犷豪放、不拘小节的形象背后是一颗细腻敏感多情的心——寡情的人潇洒不来。

    我想名人都惧怕衰老吧,那是人类最大的敌人。可你却读不出蔡澜一丁点的怕,反而发现他在理直气壮地向岁月挑战,可谓越老越顽皮。他把“老”看得很开,他说,老的好处是学习到什么叫宽容。他发现了老的益处,却不倚老卖老。72岁的他还在满世界地游玩闲逛,写稿子。他对抗岁月的方法是进攻而非防守,算是积极心理学的活典范。有人问他如何能将时间安排得那么精彩?他回答,每天少睡一小时,一个月下来就比别人多了一天,可做很多事。看到一位古稀老人仍然如此努力乐观地面对生活,我们这些后辈都不好意思荒废时光——懒散的人潇洒不来。 

    现下不是流行心灵鸡汤吗?蔡澜的书就是有料的心灵鸡汤。篇章的题目极尽简单,只取一个字或两个字,可见他是个多怕麻烦的人,但文中的“干货”颇多。他说:“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是好的,所以不必骂年轻人无知,也别嫌老者固执。一切静观自得,得个笑字!”


最后更新[2013-11-14]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