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少堂研究
文章标题: 《川师大许书明教授《当代名师智慧课堂教学艺术》目录、前言》
     阅读次数:2364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川师大许书明教授《当代名师智慧课堂教学艺术》目录、前言

 (语文味网按:四川师大许书明教授给川师大文学院学生开设的选修课《当代名师教学艺术研究》讲义最近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书名为《当代名师智慧课堂教学艺术 》。原来许教授选择研究的是前八位,后来加了两位。许书明教授认为这十位是当代中国语文界最具个性的名师,也是他本人最喜欢的。程少堂老师一直以为自己不算老,心态很年轻,没想到学术界已把他当成改革开放后于漪、钱梦龙等先生之后的所谓“第二代”,真是白驹过隙,时不我待。)     

 

 

  当代名师智慧课堂教学艺术

          中学语文卷

 

 

前言

 

绪论

一、智慧与教学智慧

(一)智慧

(二)教学智慧

(三)教学智慧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二、智慧课堂与智慧型教师

(一)智慧课堂

(二)智慧型教师

三、智慧课堂的生成艺术

(一)语文教学艺术的本质

(二)名师教学智慧的生成艺术

四、问题提出及研究构想

(一)问题提出

(二)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

 

第一章 漪智慧课堂教学艺术

第一节“情美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理论

一.“情美语文”教学思想

二.“情美语文”教学模式

三.“情美语文”教学方法

四.“情美语文”教学特色

第二节“情美语文”智慧课堂教学艺术

.“情境创设”的智慧艺术

.“审美渗透”的智慧艺术

.“形象分析”的智慧艺术

.“思维开启”的智慧艺术

.“情感陶冶”的智慧艺术

.“激发情趣”的智慧艺术

第三节“情美语文”经典课品片段赏析

 

第二章 钱梦龙智慧课堂教学艺术

第一节“导读语文”智慧课堂教学思理论

一.“导读语文”教学思想

二.“导读语文”教学模式

三.“导读语文”教学方法

四.“导读语文”教学特色

第二节“导读语文”智慧课堂教学艺术

.“随机应变”的智慧艺术

.“曲问巧思”的智慧艺术

.“睿智答疑”的智慧艺术

.“点拨唤醒”的智慧艺术

.“读写沟通”的智慧艺术

第三节“导读语文”经典课品片段赏析

 

第三章 宁鸿彬智慧课堂教学艺术

第一节“轻简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理论

一.“轻简语文”教学思想

二.“轻简语文”教学模式

三.“轻简语文”教学方法

四.“轻简语文”教学特色

第二节“轻简语文”智慧课堂教学艺术

.“问题设计”的智慧艺术

.“精心设计”的智慧艺术

.“浓缩内容”的智慧艺术

.“课堂应变”的智慧艺术

.“思维训练”的智慧艺术

第三节“轻简语文”经典课品片段赏析

 

第四章 洪镇涛智慧课堂教学艺术

第一节“本体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理论

一.“本体语文”教学思想

二.“本体语文”教学模式

三.“本体语文”教学方法

四.“本体语文”教学特色

第二节“本体语文”智慧课堂教学艺术

一.“语言学习”的智慧艺术

二.“语感实践”的智慧艺术

三.“语感分析”的智慧艺术

四.“语感生成“的智慧艺术

五.“拈精摘要”的智慧艺术

第三节“本体语文”经典课品片段赏析

 

第五章 蔡澄清智慧课堂教学艺术

第一节“导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理论  

一.“导学语文”教学思想

二.“导学语文”教学模式

三.“导学语文”教学方法

四.“导学语文”教学特色

第二节“导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艺术    

.“过程点拨”的智慧艺术

.“诱导点拨”的智慧艺术

.“确定视点”的智慧艺术

.“捕捉时机”的智慧艺术

.“灵活点拨”的智慧艺术

 

第六章 余映潮智慧课堂教学艺术

第一节“创美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理论

一.“创美语文”教学思想

二.“创美语文”教学模式

三.“创美语文”教学方法

四.“创美语文”教学特色

第二节“创美语文”智慧课堂教学艺术   

.“文本解读”的智慧艺术

.“教材处理”的智慧艺术

.“课型设计”的智慧艺术

.“思路设计”的智慧艺术

.“板块形成”的智慧艺术

第三节“创美语文”经典课品片段赏析

 

第七章 程少堂智慧课堂教学艺术

第一节“文化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理论

一.“文化语文”教学思想

二.“文化语文”教学模式

三.“文化语文”教学方法

四.“文化语文”教学特色

第二节“文化语文”智慧课堂教学艺术   

.“文化切入”的智慧艺术

.“幽默点染”的智慧艺术

.“语言品味”的智慧艺术

.“情趣激发”的智慧艺术

.“知识拓展”的智慧艺术

第三节“文化语文”经典课品片段赏析

 

第八章 黄厚江智慧课堂教学艺术

第一节“本色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理论

一.“本色语文”教学思想

二.“本色语文”教学模式

三.“本色语文”教学方法

四.“本色语文”教学特色

第二节“本色语文”智慧课堂教学艺术

.“整合教学”的智慧艺术

.“和谐共生”的智慧艺术

.“语言表达”的智慧艺术

.“问题处理”的智慧艺术 

.“结构设计”的智慧艺术

第三节“本色语文”经典课品片段赏析

 

第九章 赵谦翔课堂智慧教学艺术

第一节“绿色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理论

一.“绿色语文”教学思想

二.“绿色语文”教学模式

三.“绿色语文”教学方法

四.“绿色语文”教学特色

第二节“绿色语文”智慧课堂教学艺术

.“熟读点拨”的智慧艺术

.“精思点拨”的智慧艺术

.“感性熏陶”的智慧艺术

.“诗歌鉴赏”的智慧艺术

.“绿色作文”的智慧艺术

第三节“绿色语文”经典课品片段赏析

 

第十章 董一菲课堂智慧教学艺术

第一节“诗意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理论

一.“诗意语文”教学思想

二.“诗意语文”教学模式

三.“诗意语文”教学方法

四.“诗意语文”教学特色

第二节“诗意语文”智慧课堂教学艺术  

.“诗意导引”的智慧艺术

.“诗意言语”的智慧艺术

.“文化生成”的智慧艺术

.“情意感染”的智慧艺术

.“思维教学”的智慧艺术

第三节“诗意语文”经典课品片段赏析

 

后记

   ———————————————————————————————————————————————

      

 

近年来,教育智慧及其相关议题成了我国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的热门话语。追求智慧、做智慧型教师、建构智慧课堂已成为许多学校、教师力求达成的理想境界。名师的智慧课堂教学艺术,是技与道的圆融,是教学方式与心智活动的高度结合,是思想精神与人文关怀,是个人修养与职业境界的综合表现。

本书以“当代语文名师智慧课堂教学艺术”为研究对象,是基于当下课堂缺少“智慧”的现状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意在探寻语文教学艺术的新视角和新途径,探索名师教学智慧之教学艺术的理论特质与有效实践。以期从一个侧面揭示出名师成功的有效途径和奥秘,这对一般教师迅速成长为名师(智慧型教师)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

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智慧艺术”这一新概念。从语法结构看,不能将它们理解为“智慧的艺术”,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智慧与艺术”。二者互有交叉,相互联系;艺术离不开智慧的参加,智慧需要艺术的表现形式。“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都属于教学实践的范畴,但二者有一定区别:教学智慧是指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艺术是指如何使问题解决得更好。

课堂教学有三种形式:规范课堂、有效(高效)课堂、智慧课堂。“智慧课堂”是最高级的课堂教学形态。它具有灵动性、创造性、愉悦性和高效性的特点。“智慧课堂”需要智慧型教师,只有智慧型教师才能创造和驾驭智慧课堂。智慧课堂教学艺术是一门卓有成效而轻松愉悦地解决教学问题的艺术。它具有问题性、真实性、生成性、趣味性、互动性、创造性等基本特征。

名师,特指教育界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智慧型教师,他们或是某种教育理论的创立者和实践者,或为某种独特的教育理念的追求者和探索者。他们具有高水平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素养。

课堂,是名师课改的前沿阵地,是其教育理念或理论的试验场,是其教学艺术提升的大舞台。名师的成长离不开课堂,名师的智慧课堂因名师的教学艺术而大放异彩。

本书研究的名师,可谓我国改革开放30年三次教育大变革中的代表人物,他们提出或创立了特色语文,自成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个性化语文教学艺术风格和特点。

第一代名师于漪的“情美语文”,钱梦龙的“导读语文”,宁鸿彬的“轻简语文”,洪镇涛的“本体语文”,蔡澄清的“导学语文”;第二代(中生代)名师余映潮的“创美语文”,程少堂的“文化语文”,黄厚江的“本色语文”,赵谦翔的“绿色语文”;第三代(新生代)名师董一菲的“诗意语文”。十位名师的“特色语文”是对“语文课程”的独到解读,蕴含丰富的“智慧课堂”教学思想,具有高超的“智慧课堂”教学艺术。他们的智慧课堂教学思想(理念、模式、方法、特色)自成理论体系,成为智慧课堂教学艺术的内驱力。他们的智慧课堂教学艺术(因人而异,各具特色)是“教学智慧”的结晶,是“智慧语文”的珍奇。探索名师智慧课堂教学艺术,评析名师的经典教学课品,是深化课改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是名师成长的重要研究课题。

    于漪、钱梦龙、宁鸿彬、洪镇涛、蔡澄清等,堪称我国当代教育改革以来划时代的重要人物,是新时期第一代产生深远影响的中学语文名师。第一代语文名师,特别强调“双基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启发式教学,着力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其课堂教学由“重教”到“重学”,由“重知识”到“重能力”“重智力”,由“接受和理解”到“建构和发现”,由“偏重课内”到“兼重课内外”,成为当时最主流的智慧理论话语。第一代语文名师以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为重点;极其重视文本导读,重视对文本的原意理解,重视对教材的语言文字的品味;始终关注学生的在课堂上的心理需求,努力追求教学过程的心理学化,在教学细节上精雕细刻。

    余映潮、程少堂、黄厚江、赵谦翔等,是我国当代教育改革以来第二代(中生代)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中学语文名师。第二代语文名师从自己的职业身份出发,自觉地站在更为宏大的历史反思、思想反思、文化反思的背景下,试图为中学语文教学寻求新的理论基础与支点。他们试图摆脱长期以来的“工具论”话语定势,跳出狭隘的语文训练之类的专业空间,将语文的言说融入“人的成长”“生命的尊严”“人格与个性”等教育话语之中。较之第一代名师,他们更自觉地阅读思想与哲学,也更自觉地表现出对于语文问题的学理追问。他们自觉地以“教学目标”为鹄的,注重文本导读的角度选择与方式设定,突出教学重点,重视教学内容的重组、引申、拓展和语文能力的迁移、应用与超越。

    董一菲等是第三代(新生代)中学语文教学名师的个性代表。与第二代名师相比,他们有一种特立独行的气质,坚持读书,在语文教学上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在文本解读上,他们似乎更加关注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试图以建构主义的文本阅读观取代传统的文本观。他们在课堂上注重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和人文熏陶,注重培养思想与人格的独立性,引发观点争鸣和思想碰撞,体现出鲜明的“后现代”色彩。

周国平说:“人类最高的智慧,是敏感和警觉。每个人都有智力,一种是情感智力,一种是逻辑智力,一种是觉悟智力。无论是情感智力还是逻辑智力,都必须在感官的敏觉度上发展而来。我们必须抓住每一次机会强化我们的敏感度。”[1]

每个人都有“慧根”,名家的教学智慧可以激发这种“慧根”,使我们智力之树上迸发出智慧之花。智慧不是一种手段或方法,但不论形成还是获取它,都离不开手段或方法。一般意义上说智慧,是指大思想、大文化,但这里的教学智慧,不一定是指大的抽象的东西,而是指比较具体的手段或方法,教学智慧,不但指方法或能力,而且指实现教学目标或达到某种教学境界的技能素养,它是一个教师思想、文化和艺术等综合素养的表现。

名师是教学艺术的高手,教学艺术是一种修养,教学智慧是一种习惯。二者有必然联系。名师深谙教学理论,遵循教学规律,但绝不偏执一端,而是将系统理论学习与个人经验反思很好地结合起来,重视对教学人文性、艺术性的把握,重视智慧性的养成。

教学风格与教学艺术、教学方法(技能技巧)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人都会使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技能技巧),所不同的是,有的人使用教学方法(技能技巧)不够熟练,而有的人却娴熟自如。教学方法(技能技巧)的进一步熟练就发展成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的进一步发挥和升华,就形成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就是教师教学艺术的独特性,是教师教学艺术个性化的基本特征。钱梦龙曾在《语文教育散论》序中谈到,在语文教育领域,任何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都必然要经历四种境界:第一境界属于实践操作层次,第二境界属于经验积累的层次。第三境界属于理论探索的层次。第四种境界属于形成思想、风格或体系的层次。达到这一境界的老师,完全进入了语文教育的“自由王国”,他们并非刻意表明自己追求某种理论,而是已经把这种理论追求深深融进了教学实践的每一个“毛孔”;他们视野开阔,见解深刻,个性鲜明,教学上则挥洒自如,游刃有余,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他们也许并不明确宣布构建了什么“体系”,营造了什么“风格”,但是人们从他们卓有成效的教学中,分明感觉到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一种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存在。[2]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教育改革背景下,名师教学智慧的研究价值,不仅仅是教学艺术问题,更重要的是能为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发展提供支撑与启示。

《论语》曰:“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其下下矣”。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仍然有可能只达到中等水平,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水平。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是治学还是立事,一定要志存高远,并为之努力奋斗,才有可能登峰造极。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个人反思,离不开同伴互助,也离不开名师引领。向名师学习,研究名师的智慧课堂教学艺术,其意义正在这里。

 

 

 

                                                                     许书明<, /S, PAN>

                            ,                       20135月于成都



[1]周国平,《纯粹的智慧》,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2]徐萍、曹明海,钱梦龙:一种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存在,《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9年第5期。

 


最后更新[2013-11-25]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