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中考聚焦谈天说地
文章标题: 《作家洪峰:村上春树那样的作家中国至少有一百个》
     阅读次数:900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家洪峰:村上春树那样的作家中国至少有一百个

2013年11月22日 08:43
来源:沈阳晚报 作者:关力制

洪峰父女和莫言合影

“22年没见了,他一直是我在文学圈欣赏和敬重的人。去年,我盼望他得诺贝尔文学奖……此刻,兄长正在昆明到会泽的路上,和嫂夫人。庄主一夜无眠,等候中。”昨日上午,现居住于云南会泽县,曾任中国作协沈阳市分会副主席的当代著名作家、文坛“北丐”洪峰发表微博,称老友莫言将专程来访。昨晚,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电话采访了洪峰,听他讲述了自己和莫言的交往以及二人的交流。他说,虽然哥俩儿22年没见,但他们一直互相挂念,“尽管莫言拿了诺贝尔奖,但他依旧是那个淡定的老莫,更可爱了,这可能就是人经历多了吧!”

老友:22年未见仍彼此欣赏

回忆起与莫言的交往,洪峰透露,1988年,他从《作家》杂志社离职前往北京,就读于北师大鲁迅研究院创作研究生班,莫言和余华都是同班同学。1991年毕业后洪峰和莫言也从此作别,“我们这22年都没有见过面,一直中断了联系,直到2008年我搬到会泽后,在网上有了一些互动。我在短信中说,我到会泽当农民了。他回复说,换种活法可以,别真的干起农活,累坏了啊!”洪峰说,他和莫言一直是君子之交,虽然互动并不频繁,但不妨碍对彼此挂念,“他是我在文学圈最尊重的人之一。”洪峰说,去年诺贝尔奖颁奖之前,他就看好莫言能拿奖,“村上春树那样的作家,中国至少有一百个,而莫言只有一个。中国作家中他的作品海外翻译量最大,不选他选谁?”

见面:首件事请客吃虹鳟鱼

这次莫言来家里做客,让洪峰也感到很意外,“我和他几年前就约了要见一面,但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去年他拿了诺贝尔奖,我想那基本就相当于被‘绑架’了,我们见面的机会更渺茫了。”机缘巧合,昨日莫言要到云南昆明参加一个活动,于是决定去拜访洪峰,“昆明到会泽,开车往返要7个小时,莫言有公务在身,夫人身体还不好,他要很快赶回高密,因此时间很紧。就这样,他还是决定来看我,这让我感动。”洪峰说,当天一早莫言就从昆明出发,11点多抵达了他位于会泽的家,“是莫言在昆明的朋友给送过来的。”随即,洪峰带莫言去下了馆子,“到我们这大山沟里,就得吃这里的特色——虹鳟鱼。本来我想亲自下厨做,但这种高原冷水鱼并不好做,我怕搞砸了!”交流:不说文坛事只聊生活

吃完饭,回到洪峰的家里,两位22年没见的文坛老友聊了起来,“我们相见的场面并不煽情,因为我们多年来也是互相记挂,心的距离并不远。”洪峰说,莫言在他家里停留的4个小时中,二人没有聊关于文学、文坛的任何话题,“我现在已经离开了文学圈,并不太关心文坛怎么样。我们就是聊聊这么多年彼此都怎么样。我关心他的身体可好, 女儿、外孙女可好?莫言的外孙女只比我女儿小半岁,他也同样喜欢我女儿,还特意写了个条幅送给她。”洪峰说,莫言给他最大的感觉是,和22年前一样淡定,也可爱了,“莫言、余华包括我等几个人,当年都特别骄傲。而现在莫言虽然已经拿了诺贝尔奖,但给我感觉非常豁达,反倒没了当年‘舍我其谁’的气势,这可能就是人经历多了吧,是非名利都看开了。”

未来:或许会去高密拜访莫言

在中国文坛,“北丐”洪峰一向以特立独行、个性十足著称。他告诉记者,送别莫言后自己心生感慨:“以我的性格,不太适合和外界打交道,容易得罪人。于是我就躲了起来,远远地离开了这个圈子。会泽这么偏僻,能大老远来看我的肯定是我心中的朋友,像余华,马原都来过,今年是莫言,我感到愉快和满足。”洪峰说,未来的生活不可能一成不变,“也许再过两年我会走出大山,重新回到城市,到时候或许我也会去趟高密,拜访下莫言——我一辈子的老友。”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关力制


最后更新[2013-11-22]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