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发短信是最靠谱的通信方式 |
|
2013-04-23 来源: 网易手机
短信是“异步传输”,也就是说如果一次发送不成功,短信服务可以重试发送,也许会延迟个几十秒,但最终还是可能成功的。电话则需要实时连接上才能通话,繁忙的时候更有可能根本连接不上。如果大量用户使用微信,心跳包堵塞信令通道,仍然会导致语音无法呼出。 网易手机讯 4月23日消息,无情的地震让四川雅安这个美丽的地发伤亡惨重,不断上升的伤亡数字牵动着全中国全世界人民的心。通信工具是人们在遭遇紧急灾害自救时最重要的生命通道。
那么在地震来临时,以及地震后与震区联络时,究竟采取哪种通信方式既能第一时间联系上外界和震区,又不会对营救工作造成干扰呢?
为此,网易手机频道请到了身处四川雅安震区的中兴工程师实地为大家解答在遇到紧急事件时,究竟如何合理使用通信工具与外界联系。
问题1:为什么说在遇到如紧急事件的时候短信是最靠谱的通讯方式?
【事件背景】在一些紧急事件(灾难、恐怖袭击等)发生时,无线通信服务可能会出现通信高峰。前几天的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发生之后,媒体邀请了通信工程师来谈这个问题。其中,工程师谈到一个观点:无线通信和以前的有线通信一样,存在通信瓶颈的问题。在线路繁忙的情况下,发短信(SMS)比打电话要更容易和家人朋友联系上。
中兴工程师解答:
1,相对来说,短信的“脚印更轻”。(可以理解成传输短信所需要的信息量少,更容易传出去。)
2,短信是“异步传输”。也就是说,如果一次发送不成功,短信服务可以重试发送,也许会延迟个几十秒,但最终还是可能成功的。
而电话则不同,需要实时连接上才能通话。如果连接上了,意味着这条线路就被你占用了。而繁忙的时候更有可能根本连接不上。
3,无线通信商一般用“控制线路”来传输短信,而非“语音线路”。“控制线路”是用来建立和结束一次语音呼叫的。
也就是说,即使语音服务繁忙,“控制线路”也可能是畅通的,所以短信传输不易受阻碍。这就好比高速公路大堵车,但你却可以在路肩上行驶,畅通无阻。
注:“控制线路”就是信令通道,一个GSM基站有3个扇区,每个扇区一般有6个载波,每个载波有8个信道时隙,通常情况下,5(或4)个做语音信道,2(或3)个做数据通道,1个公共通道(信令控制通道)。
短信的发送只通过信令控制通道;
语音和数据都需要先通过信令控制通道和基站建立通信,然后分别通过语音通道建立通话或数据通道传输数据包(微信、微博、飞信等)。
如果大量用户使用微信,“心跳包”堵塞信令通道,仍然会导致语音无法呼出,微信消息发送不出去。
举例:
2011年11月,国际医疗队(International Medical Corps)在年度颁奖典礼上将全球影响力奖颁发给黑莓手机,以表彰其在全世界灾难救援的第一线做出的贡献。“在灾难救援中,你不知道你将要到达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参与海地救援的尼尔•乔伊斯博士(Dr. Neil Joyce)说:“当我们抵达太子港,手机都没有信号,唯独黑莓还可以传送讯息。”在海地地震和日本海啸的救援中,乔伊斯博士用黑莓协调医疗设备、与医院沟通、派送物资的。
“9•11”事件时,全美通讯系统近乎瘫痪,美国副总统切尼手持黑莓现场指挥救援,黑莓从此声名鹊起。汶川大地震最先传出的消息是由困在灾区的加拿大游客用黑莓的加密邮件(PIN Email)发出的。加密邮件和黑莓即时通讯(BBM)以数据包的形式,通过很少被占用的GPRS信道将其传递到黑莓遍布世界各地的服务器,并发送到另一台黑莓手机上。
问题2:为什么雅安地震后很多用户都遇到了手机无法接通,但微信、飞信却可以传递消息?
【事件背景】有网友说,每个基站能够同时支持的语音通信线路有限,危难发生后打电话的人多了就会造成拥塞所以导致无法接续,而微信微博使用的是数据流量,只要没超过带宽就可以畅通。
另据网易手机记者在成都随访出租车司机获得的信息也证实,微信这类OTT即时语音工具在成都被地震波及时似乎并没有受影响,司机师傅说他打电话不通发语音微信反倒是畅通的。
中兴工程师解答:雅安地震后很多用户都遇到了手机无法接通,但微信、飞信却可以传递消息的现象,这背后的原因与移动通信网络的结构有关。
首先,移动通信网内无论语音还是数据都是通过运营商公网传输,当地震发生后,如果光纤受损中断,那么语音、短信及数据业务都会无法使用。
在这次雅安地震中,中兴通讯承建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的网络中,有部分受损,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基站还在继续运转。
以GSM网络为例,一个室外基站包括三个小区可以覆盖大约0.5平方公里的面积(市区和郊区的情况有所不同,同时核心区域用户越多,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面积更小,这与蜂窝网络的呼吸效应有关)。
基站发射出的无线载波(也称载频)有限,一般也就十几个载波,每个载波有8个时隙,除去信令占据的时隙,一般可以允许6或7个时隙同时通话。一个用户在通话时会独占一个时隙,所以一个GSM基站同时可以支撑大约100人左右同时通话。
遇到地震这类的紧急情况时,人们会首选拨打语音电话。当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同时发起语音通话时,出现电话打不通的现象,原因往往很复杂。
可能是因为震区中的基站没有足够的无线频谱资源接通电话,也可能因为上百万的语音话务量过大导致局方交换机拥塞。
而微信、飞信这类的移动IM软件传输的大多都是小数据包,当建立起数据业务链时已经可以发出足够的信息。
通常一部中篇小说大约10KB大小,在基本的数据业务接入速度下,几秒钟就能发送成功,所以微信、飞信这种断续触发的数据业务这时往往还能继续使用。
微信一般会占用两个GSM时隙,一个时隙(GPRS信道)用来传输数据,另一个时隙(公共通道,通常短信也使用这个信道)通过发送心跳包指令确认用户在线以及是否有新消息到达。当有大量的用户使用微信时,公共信道也会出现拥塞。
此外,当移动通信网络受损无法工作,但固网和Wi-Fi没有受损时,微信还可以通过Wi-Fi继续传输数据,这时就与移动通信网络无关了。
参考资料:
http://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observations/2013/04/17/why-its-better-to-text-than-call-in-a-mass-emergency/
http://www.ennweekly.com/2012/0123/3896.html
|
|
|
最后更新[2013-11-23] |
|
相关专题:
|
| | 相关信息: | | 没有相关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