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逸闻轶事
文章标题: 《向駿:諾貝爾獎遺珠赫緒曼週年祭》
出处:联合早报      阅读次数:1647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向駿:諾貝爾獎遺珠赫緒曼週年祭

【向駿 】諾貝爾獎遺珠 赫緒曼週年祭

向駿

源地址:http://www.zaobao.com/forum/views/world/story20131220-290472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First Edition, March 18, 2013. ),作者提供圖片

政治經濟學家赫緒曼(Albert O. Hirschman)去年12月10日過世後,《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在紀念他的專文問到:「赫緒曼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呢?」赫緒曼很少做量化研究,但他卻能用非經濟學者也能輕易看懂的英文寫了一系列的書籍,他不受研究方法的拘束卻能優游於社會科學的諸多重要領域,如政治學、經濟學或哲學,因此避開了一般學者常犯的「專業導致的學術貧乏」(specialization-induced intellectual poverty)。日裔學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認為「他遺留的不是資料的收集或微觀的成果,而是持續形塑我們思考方式的偉大觀念(big concepts)。」

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學者,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院於2013年3月出版了《面向現實世界的哲學家:赫希曼的奧德賽之旅》(Worldly Philosopher: the Odyssey of Albert O. Hirschman,中文譯名採自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汪丁丁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吳介民指出,「台灣學術界了解赫緒曼學問根底的人,或有若干。但他在台灣似乎尚未激起炙艷的學術火花。而在歐美和拉丁美洲,隨著時光的淘洗,赫緒曼作為思想家的地位愈發鞏固。」因此撰此文以表崇敬。

拉美經驗終生受用

1952年赫緒曼透過世界銀行研究計劃赴哥倫比亞國家規劃局擔任顧問,1954~1956年在波哥大開設私人顧問公司,此後他曾多次重返拉丁美洲。稍後他發表了一篇題為「哥倫比亞經濟發展成功的案例研究」(Case Studies of Instances of Successfu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olombia),其中包括一個專辦小額貸款給小公司或個人的銀行。直到近年來此一研究仍獲得相當回響,如孟加拉大學經濟學教授尤努斯(Muhammad Yunus)就因創辦了專以小額貸款借給窮人的鄉村銀行而於2006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赫緒曼在成名作《經濟發展策略》(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一書序言中曾謙遜的表示,「我要感謝哥倫比亞,從1952年到1956年我一直在這個國家作客,先為官方的經濟顧問,後為私人顧問。此期間,這個國家一直處於政治分裂的狀態,相對地才使它的經濟進步顯得特別凸出。幸好它現在正全心致力於政治改革,我由衷地祈望它的成功,並深深感激哥倫比亞人民協助我企圖瞭解有關『環境』。」

政治經濟學大師

政治經濟學經典通常都會涉及國際政治經濟體系及跨時間或跨空間的比較。從1776年亞當•斯密的《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到1944年卡爾•波蘭尼(Karl Polanyi)的《大轉型》(The Great Transformation),再到1962年亞歷山大•戈先克隆(Alexander Gerschenkron)的《歷史視角下的經濟落後》(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莫不如此。

赫緒曼1945年的《國家實力與國際貿易的結構》(National Power and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Trade)也不例外,該書除聚焦於國際貿易對國內經濟的影響,更重要的貢獻在於他設計了如何測量「市場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 Rate)的統計性指標。「市場集中度」是對整個行業市場結構集中程度的測量指標,它用來衡量企業的數目和相對規模的差異,不僅是市場勢力的重要量化指標,更可因此瞭解市場的競爭和壟斷程度。哈佛大學法學教授桑斯坦(Cass R. Sunstein)認為該書雖在當時乃至現代都被忽略,卻有助於解釋當前諸多困境,例如不斷成長中的中國經濟實力及其伴隨而來的政治影響。

1970年赫緒曼發表了題為《退出、聲音和忠誠:回應公司、組織和國家的衰落》(Exit, Voice, and Loyalty: Responses to Decline in Firms, Organizations, and States)的經典著作。該書認為組織維持成員的忠誠有兩種途徑,其一是為其成員提供滿意的服務,其二是容許成員發出批評「聲音」進而改善服務。如既不能提供滿意的服務,又不容許發出「聲音」,那麼組織成員就會選擇「退出」。當許多成員選擇「退出」組織就難免衰落。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赫緒曼於1993年從東德移民史的角度寫了一篇題為「退出、聲音和民主德國的命運」的文章,再次闡釋他「退出」和「聲音」的理論。

委內瑞拉用腳投票

上個世紀80至90年代,哥倫比亞幾乎成為毒品、暴力犯罪和游擊戰的同義詞,400萬哥倫比亞人離開家園,數以萬計的中產階級專業人士外流。本世紀以來,委內瑞拉前總統查維茲(Hugo Chavez)曾宣誓要在該國打造成「21世紀社會主義」的樂土,但經過10年大刀闊斧的改革,大批知識分子移居國外,致使委內瑞拉競爭力下降,社會發展每況愈下。委國駐聯合國前大使阿里亞(Diego Arria)表示「以前,這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富有的國家,人們不會有不安全感,沒有人願意離開。而今,這裡犯罪猖獗,並有近乎種族隔離式的壓制性政治制度。委內瑞拉現在成了一個移民輸出國家。」

赫緒曼在發展經濟學上的成就主要植基於對哥倫比亞及其他拉美國家實地的接觸和關懷,在他過世屆滿周年之際委內瑞拉以其本身的發展再度證實其理論的正確應可算是代表拉美對他最誠摯的悼念!



最后更新[2013-12-22]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