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工作室报 > 胡蓉频道
文章标题: 《推荐:胡蓉:《湖心亭看雪》主题解读》
     阅读次数:1569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胡蓉:《湖心亭看雪》主题解读

 

雪落有声

——《湖心亭看雪》”对课文主题的解读

深圳市育新学校  胡蓉

 

关于雪,我们有很多美好的遐想,比如浪漫,比如爱情。对于自小在南方长大的孩子,雪则是充满了神秘。他们无法感受仰望天空,鹅毛般的雪花从天而降的喜悦;无法感受雪花在掌心慢慢融化,将冰凉沁入肌肤的的惊喜;无法感受和伙伴们堆雪人、打雪仗的乐趣……他们更无法想象,在那样的雪夜,在以风景如画色彩绚烂著称的西湖的雪夜,我们的文人,会赋予雪另外的文化意义……

本堂课的设计,依旧采用语文味的教学理念,由字到篇章到文化,一层层铺展开去。开头对“雪”字的解读,为下面解读张岱的内心做好铺垫。突出“雪”字作为动词的用法:洗刷,冲洗。我总在想,一个深夜去湖边看雪的人,要么是特立独行,要么内心里面一定是积压了多少难以承受的苦痛与感伤。所以,我们容许一个失落的文人用淡淡的笔调去回忆那一段如梦般的生活。如果那晚看雪的张岱带着无拘无束的率真与狂放,那多年后回忆这个夜晚的张岱则是徒增了多少人世变迁的沧桑与无奈。我读《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在热闹繁华奢侈中,总感觉到张岱笔触的沉重,一种淡淡的感伤挥之不去。如果说低调是奢华,那这种奢华该需要多少心理正能量去搭建,需要多少场雪去冲刷。心灵的坚强又需要多少次寒风吹彻才等到心——————放。

好大一场雪,落在了西湖的冬天,掩藏了昔日的繁花似锦,掩盖了珠翠罗绮的热闹。也许对于过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张岱,类似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繁复已经让他出现了审美疲劳,于是那万籁阒寂的雪夜西湖更是魅力独特。斑驳繁复的色彩容易混淆事物的本真之美,所谓“豪华落尽见真淳”,至简至朴往往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第一次读写雪景的那几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觉得是一幅淡淡的水墨山水画,用笔淡雅,尤其描写长堤的“痕”字,不仅透露了作者的观察点,将远景一笔带过,更是赋予长堤在雪夜中的一种若隐若现的视觉美,让人想起中国古典美人的淡淡的眉痕。

再读,再仔细读,却抛弃了这是一幅水墨画的判断,在内心里肯定了这是一幅白描画。白描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画者常用各种线条勾勒事物的形状。白描与水墨相比,用色都是黑白,但水墨终究还是多了一些渲染等技法,因此笔法中对于水与墨的含量要求很高。而白描用水的成分极少极少,水这种化柔化媚的成分被消解得比较纯粹了。我想,张岱在回忆那夜的雪景时,是否也是内心干净没有任何的杂质了呢?又或许,这是多年后历经家破国亡后的文人用带着生命硬度的笔法,去塑造一个孤傲的魂灵!这场大雪落在了不惑之年的张岱的生命里,那时是一种狂放与不羁;这场大雪又落在了晚年的张岱的回忆中,这是比雪更清冷的孤傲与高洁。

因为狂放,所以亭上的偶遇,不留名号,不留住址,只留痛饮的酣畅,只留相遇的痴情。亦如当年的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未至而返,却依旧兴尽而归。生命的真谛在过程的体验,纠结于过往与未来,又谈何活在当下?这从世说新语的时代流传下来的世人生活态度影响了多少文人雅士的内心,让他们活得如此的潇洒自适与真性情。也许,这夜的雪,落在多年后在山中奋笔疾书的张岱的心灵里,冲刷掉了心灵的尘埃,也就能如释重负般的去砍柴挑水过日子了。

整节课,我希望是想让“雪的文化意义”在“雪”字这个突破口中,一层层渲染开去,最后让这场大雪落在学生的心里,雪落有声,而非踏雪无痕。

课上完了,我却想起了《红楼梦》的结尾,贾政在茫茫大雪中,看着一僧一道带着宝玉越走越远……又想起了苏轼在《和子由渑池怀旧》的诗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那茫茫的一片雪原和那转瞬即逝的雪地爪印,又多像这世界的宠辱兴衰,让呆立于世的人多么的举足无措和惶恐不安。谁又能做到如那随风飘飞的雪花般,坦然自若,无所羁绊,无论是化水还是入泥,都淡定得无声无息。真正的王者在自然,笑看人世。

好大一场雪,愿雪落有声。


最后更新[2013-12-23]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