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更多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
试题下载
>
学术探讨
文章标题: 《陈安:试谈参考文献引用——抱来的孩子一定不是自己的》
阅读次数:1069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陈安:试谈参考文献引用——抱来的孩子一定不是自己的
【知道自己算不上什么学者,也许开始作科研的时候也没有意识到参考文献的引用问题,不过,闻道有先后,现在明白也不迟,以此文谈谈自己对于参考文献引用的看法】
????
??在文章中直接引述别人的话时可以用“管理学大师彼德·杜拉克有一句名言:‘企业唯一真正的资源是人。’”这样的形式,后面不加参考文献,但是这样的情形必须是在这样的话已经广为大家所知的情况下,如果你在文中使用类似这样的话:“张三认为‘人是不那么重要的一个东西’”,而这话只在小范围内为少数的人知道,那么,就应该在后面加上参考文献,将这话写成“张三认为‘人是不那么重要的一个东西’[1]”,跟在话后面的那个[1]应该在最后的参考文献中进行详细说明,它既可以是一本书,又可以是一篇文章,一般情况下,讲演时的话不作为参考文献,只有在正式刊物或出版社发表出来的文章才可以作为参考文献。
??
??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吴文俊的一个例子,我在中科院数学所外面的共示栏里看到过他申报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申请书,其中有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上面说吴文俊证明的某定理现在已经不加引用地被用在了很多教科书中,因为该领域的学生和学者已经认为它应该自然地是一个常识。
??
??这句话说明,只有观点或者一个定理伟大到大家觉得应该成为常识的时候才不需要再把原始的出处拿出来,这更说明引用参考文献的特别重要,因为成就能伟大到吴文俊先生一样对于我们大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
??更伟大的华罗庚先生有一句话,大意是:一切知识都肯定地可以找到它的源头,所以,使用参考文献就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我曾经犯过一个错误,就是在自己胡乱写的一篇文章中把司马迁在《史记》上提到的“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这句著名的话当成了《易经》里的话了,而实际上,这话最初来自于更老的一部书《六韬》,所以,如果规范地引用应该是,“司马迁在《史记》上转引过一句《六韬》中提到的话‘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这样的错误还是我的一个目前在加拿大的一个朋友指出来的。从这个小例子中可以看到我犯了参考文献引用的两个错误:一是没有搞清楚来源,张冠李戴了,另外一个则是没有去找最初的参考文献,转引的时候也没有进行说明。当然,这只是一篇随笔,不是什么研究论文,不过已经让我觉得很不对了。
??
??我这么一说,恐怕很多同学会一下子觉得陈老师是个典型的书呆子,引用金庸《天龙八部》了包不同先生的口头语“非也,非也!”老陈绝对不是书呆子,灵活的地方多了,而且这样做也绝对不是书呆子,而是治学的第一个基本要求——严谨,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好处是体现了对知识原创者的尊重,“孩子不是你生的就别不提人家亲生母亲的功劳”。
??
??事实上,大家如果以后不会发表什么论文,只在自己的单位工作的各类报告中发挥自己写作的才能,不引用是可以谅解的,一旦你写出来的东西要拿到公开场合,那么没有引用参考文献而让人误解成自己的观点,在学术上是不道德的行为,“抱来的好孩子不是自己的孩子,不能不加说明地向别人展示他的聪明,因为这聪明与你无关。”
??
??我写文章就特别注意这个问题,也是被一个学术批评网站新语丝上披露的事情给吓的,不少的科学院院士或者大牌教授被证据确凿地提出来鞭打示众,有的事情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没有充分引用别人已经发表的论文或书中的观点而已。
??
??现在很多观点或知识都可以从网上或其他渠道获得,找到它的原始出处确实有困难,不过也应该说明你拿它来的那个地方,换句话说,你至少可以说上一句“我在这里向大家展示的这孩子首先不是我自己生的,而是从国际雕塑公园那边抱来的,不过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谁家的孩子?”
??
??仅以此作为例子来说明参考文献引用的重要性。
来源: http://www.sciencenet.cn/blog/陈安博士.htm
最后更新[2014-1-12]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
友情链接:
我爱语文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