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上流传这个“不要轻易考验人性 ”文章。LIULI转了,很多人都赞了。
LL联想到“普朗克定理”(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079-217727.html ),
将芬森引用的话,命名为芬森定律,那就是:
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俯瞰别人,也永远别去考验人性。
文章内容是这样的:
————————————————————
不要轻易考验人性
罗斯
芬森是丹麦的医学家,他采用红光疗法和紫外线疗法治愈了天花及狼疮病人,因而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位临床医生。晚年时,他准备寻找接班人。
医学界的才俊们纷纷慕名而来。在助理乔治的配合之下,芬森从中挑选了一个名叫哈里的年轻医生。但是,医学研究十分枯燥,为此,芬森决定对哈里进行一番考量。
助理乔治建言道: “先生,据我所知,哈里家境贫寒,您不妨请您的朋友,假意出高薪聘请哈里,看看他会不会动心?如果他被金钱所诱惑,自然不配做您的弟子。”
芬森听完后,思考了一会儿,答道:“谢谢你的提议,但是我不能采纳。我一直都很赞同一个观点,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俯瞰别人,也永远别去考验人性。
“先生,为什么呢?”乔治不解地问道。
“我虽然比哈里名望大,却也不能考验人性。他贫民出身,怎么不会对金钱有所渴望,如果我们一定要设置难题考验他,说,给你一个高薪的工作你干不干?而且答案必须是否定的。那么,对他来说,内心肯定是纠结的,因为,他要在现实生活与梦想面前做出两难的选择。而他跟着我研究医学,根本不必到那一步,我何必渴求他必须是一个完人。”
最终,哈里成了芬森的弟子,继承了芬森的衣钵,成了丹麦十分有影响力的医学家。
有一次,哈里听说了芬森当年拒绝考验自己人性的事后,感慨地说:“假如当年恩师用巨大利益做饵,来评估我的人性,那么我肯定就掉进了这个陷阱了。因为,当时我的母亲患病在床需要医治,而我的弟妹们也等着我供他们上学,如果那样,我就没有现在的成就了。”
一个聪明人,不会让友人在自己与利益中做选择,而是竭力创造彼此共同的利益。只有愚蠢的人,才去考验人性,然后两败俱伤。
(http://health.xinmin.cn/jkzx/2014/01/01/23120417.html )
——————————————————————
LIULI试图查找原始出处,看到《演讲与口才》刊登了该文,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bca9490101b58n.html
也看到《读者》(long long time no see)也刊登了,见:http://www.opencn.cn/opencnhtml/2013-12-11/2013121191027.html
LIULI试图查找外文原版,屡败屡战,仍未成功。权拿芬森同志的简介来“充数”:
Niels Ryberg Finsen (December 15, 1860 – September 24, 1904)
was a Faroese -Danish physician and scientist of Icelandic descent.
He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in Medicine and Physiology in 1903
"in recognition of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especially lupus vulgaris , with concentrated light radiation , whereby he has opened a new avenue for medical science."
(http://en.wikipedia.org/wiki/Niels_Ryberg_Finsen )
中文介绍如下:
1860年12月15日生于丹麦法罗群岛首府托尔斯豪恩。从小在渔村生活,染上胞虫囊病。在哥本哈根大学医学院经过7年带病苦学,1890年完成学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在母校的外科专门学校任解剖学实验助教。1892年为了把更多的时间倾注到科学研究中去,辞去了母校的工作。自1896年起,在哥本哈根芬森光学治疗研究所指导工作。1899年成为丹表王国的勋爵。1904年9月24日在哥本哈根去世。 1892年,他开始潜心研究光线对有机体的影响的问题。他查阅了大量前人的文献.大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光谱中不同性质的光线,它们作用的时间和强度不同,对有机体的影响也可能各不相同,他首光分析了阳光照射对天花病人的危害,遇过实验,发现光谱中高折射的紫端光线,使天花病人皮肤发水泡,发高烧;轻则留下麻点,重则丧命。这些蓝紫光和紫外光被称为化学性光线。他还发现光谱的另一端低折射的红光和红外线,它们属热射线,化学性影响极小,能加快天花痊愈,还能预防正常光照下引起的并发症。1893年,他发表了关于红光治疗天花的论文。他推荐让病人待在红光室内的措施,在当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保护了无数人的面容。他自己的健康却每况愈下,下肢浮肿和腹水迫使他放下研究,到冰岛渔村去休养。就在那里,他目睹渔民们遭受狼疮的折磨,决心为这些渔民们解除病痛。他试用化学性的紫端光线医治狼疮,因陋就简地改进光源,设计滤去红端热射线的滤光装置,用聚光镇增加紫端光线的强度。经过几年夜以继日的辛劳.他把空心位的平凸透镜充满含硫酸铜的氨水溶液作为聚光器和滤光器;或用碳精电弧灯作光源,用石英棱镜分光,再用两个平凸透镜聚光。这样,他就可以得到一束聚焦的化学性光线。他在细菌培养中证实:这种聚焦的化学光线确有杀菌能力。经在耳廓上试验光线穿透皮肤的最佳条件,他发观,只有把皮肤挤压得苍白无血,才最适于聚焦光线的穿透。1895年11月,他在第一位狼疮病人身上试用他的治疗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病斑消失,皮面恢复正常。1896年,他发表了《聚集的化学性光线在医学中的应用》的论文,立即轰动了全欧洲。那些受狼疮折磨的病人纷纷从各地来到哥本哈根,请他给予治疗。治愈的病人十分感谢这位用光线治病的神医。他的医德与医术,感动了慈善界,他们决定为他在哥本哈根筹建一座光学治疗研究所。国内外闻讯纷纷捐款资助。1996年,芬森光学治疗研究所成立。他们开创了日光浴治病,各国医学界派学者来研究所求教,许多著名的大学邀请他去讲学。人们称誉他是揭开光线治病奥秘的先驱。1897年,由于疾病的折磨,心脏功能衰竭,加上腹水和全身虚弱,他只能坐在轮椅上,但仍然坚持去研究所指导工作。1899年,他写出了大量的论文,出版了《光线治疗》的专著,系统总结了多年来的研究成果。 由于芬森在利用光辐射治疗狼疮及其他皮肤病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1903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获奖后,他把奖金中5万克朗捐赠光学治疗研究所,另外5万克朗赠一家心脏和肝脏疾病疗养院。他的一生是与病魔斗争的一生,他是坚韧不拔为人类造福的一生。 1899年成为丹麦王国的勋爵,同年获得了银十字勋章和金质勋章。1904年获爱丁堡大学卡麦隆奖。 主要著作:《光学光线和天花》(1894);《光线作为刺激物》(1895);《论集中化学光辐射在医学上的应用》(1896)。
(来源:http://www.cdc.zj.cn/bornwcms/Html/cdc_rwjs/2009-02/24/8aac82101fa6cafd011fa76924b302c8.html )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079-761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