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高考园地文化沉思
文章标题: 《桑林峰:用人是艺术 留人是本事》
     阅读次数:96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桑林峰:用人是艺术 留人是本事

用人是艺术 留人是本事

2013-12-0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人才史话】

用人是艺术 留人是本事

资料图片

  对驭人者来说,使用人才是艺术,留住人才是本事。

  人才,难免富有个性,惹人关注;难免桀骜不驯,惹人非议;难免行高于人,遭人嫉妒……驭人者想留住人才,不仅要有见识、有胸怀、有正气,还要能筑好巢、铺好路、搭好梯。否则,什么样的人才也留不住,到头来,不仅贻误自己的事业,还会造成“楚才晋用”的局面。

  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平生无败绩的战将,被誉为中华第一名将。就是这么一个人,却一生仕途坎坷。公元前412年,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国君想用吴起为将,但因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对他有所怀疑。吴起为了博得功名,被迫“杀妻求将”,大败齐军。吴起在鲁国得势后,有人在鲁君面前中伤他。鲁君因而生疑,就辞退了吴起。后来,吴起听说魏文侯很贤明,就投奔魏国,被任命为将军,率军攻打秦国,连克五座城邑。魏文侯死后其子魏武侯继位,因忌惮吴起威望,一直不用吴起为相,后又因公叔的陷害便不再信任吴起。于是,吴起又离开魏国来到楚国,被楚君任为相,实施变法,使得楚国强盛,军队强大。由于吴起能力超强,引起楚国贵族的嫉恨,最后被反叛的贵族射杀。吴起死后,楚国变法废止,逐渐衰弱下去,最后被秦国吞并。

  现在看来,假如当时任何一国能留住吴起,就不可能有后来秦国的强盛。吴起这一旷世奇才,他的遭遇深刻启示我们:留住人才决不简单。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留不住人才,很多是因为驭人者没有定力,不辨忠奸,听信谗言。如此一来,不是导致人才流失,就是导致人才被杀。一代文豪屈原、抗金名将岳飞、忠臣良将袁崇焕等,无一不是因君王听信谗言才惨遭不幸。如果驭人者昏庸不明,用人不信,被谗言蒙蔽,表面上是留不住人才,实则是自毁长城、国破家亡,害之大焉!

  人才是第一资源。留住人才,就是留住第一资源。留不住人才,所有的一切都会失去支撑和依托。历史反复证明,有留住人才的本事,才能带领人才建立一番伟业。正是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才有英才聚集;正是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才有群贤毕至,三分天下传佳话。反之,留不住人才,就可能会出现“蜀国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人才悲剧。

  留住人才,除了驭人者的“德”之外,还要靠驭人者的“能”,为人才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什么样的环境能留住人才?孔子描述了一种理想状态,即“近者悦,远者来”。联系今天的实际,做到“近者悦”,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人事部门心有人才、情系人才,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解人才之所忧,积极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好环境;做到“远者来”,需要驭人者广开引才渠道、善谋聚才之方、多做惠才之事,努力打造让广大人才向往追逐的凤巢和热土。简而言之,就是要让人才能够实现梦想、成就事业、体现价值,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当然,不能对“留”字作机械的理解,如果把一些不需留、不愿留、不必留的人才都留下,也很难真正发挥作用。从根本上说,留住人才,关键在于留心,使人才能有所作为、建功立业。对于那些有更大发展前景的人才,也应站在党和国家建设全局的高度,及时放手,助其展翅高飞。(桑林峰)

[责任编辑:王焕君

最后更新[2014-2-6]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