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镀金时代”,假药横行,伪劣食品更是数不胜数。还是在1898年时,罗斯福曾带领一支志愿骑兵队去古巴参加美西战争,当时就因为大量罐装肉制品都是变质食品,造成了数千美国士兵生病,成百人死亡。对此,罗斯福一直是耿耿于怀。
而在亲身的感受之外,罗斯福更是站在了社会稳定的角度看待食品安全问题。在他看来,如果这个问题不得到有效解决,民众就可能会逐渐失去对政府的信任,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将会随之出现。
罗斯福决定行动起来。1905年12月,罗斯福向国会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我建议应该颁布这样一部法律,对州际贸易中标签不实的和掺假的食品、饮料和药品予以规制。这样一部法律将保护正当的生产和贸易活动,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福祉。”在他之前,还从来没有哪位总统是以联邦食品药品立法作为自己任期内主要目标的。
一个帮手是人称“人丛中的一座高山,好斗的一头雄狮”的化学家哈维·威利。这个被粗制滥造的专利药和江湖药的制造商们视为大敌的人,一直在推动《纯净食品和药品法》的出台,时任农业部化学局局长的威利不仅自己亲手制定并提交法案,而且还通过实验和各种宣传抨击那些不择手段的药品制造商,并逐渐将打击面拓宽到不发的食品制造商们。没过多久,威利就被民众当作了食物安全斗士,而他提交的法案更是给了罗斯福很好的蓝本。
无独有偶。也正是在伟利向国会提交法案的同时,辛克莱的《屠场》问世了,并在国内掀起轩然大波。其实,这本书最主要的是描述工人的悲惨处境和非人道遭遇,但吸引了人们眼球的,却是下面的情节:
罗斯福也不例外。据说,有一天,罗斯福在白宫边吃早点边读这本小说。读到那些令人作呕的段落,总统大叫一声,跳起来,把口中尚未嚼完的食物吐出来,又把盘中剩下的一截香肠用力抛出窗外。
那一刻,罗斯福已下定决心,要尽快整顿美国食品加工业和药品市场。放下书后,罗斯福立即召见农业部长詹姆斯·威尔逊,要求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并如辛克莱所要求的那样寻找证人。与此同时,司法部长穆迪也加强了对牛肉托拉斯的调查,矛头指向食品加工业中的行贿受贿问题。
社会气候也随之成熟了。如果说威利的努力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和药物安全的持续的注意的话,辛克莱则无疑使国民震惊了。这短短15页的描绘,不仅使罗斯福总统大倒胃口,也令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怒不可遏的状态。
《屠场》的热销,使得美国食品安全的真相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随着政府的深入调查和更多的工人的出面作证,辛克莱的指证被进一步确认了,全国舆论为之哗然,而美国肉食品立即声名狼藉,一些欧洲国家开始对美国实施肉类禁运,美国出口欧洲的肉类制品暴跌50%,整个食品制造业都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不用发动,人们便已高喊着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护民众的胃,保护国民健康——这一人力资源的根本。善于顺势操盘的西奥多·罗斯福当然不肯错过这个好机会,他比以往更加积极和底气十足地呼吁着相关立法的出台。
时势比人强。在参议院,具有历史性的1906年6月30日《纯净食品和药品法》以63票对4票的压倒性多数获得通过。此前16年间,由于白宫支持乏力,加之食品加工业的阻挠,相似的努力都是以失败告终。《肉制品检查法》是同一天也顺利出台。由于美国政府采取了积极、诚恳的措施,欧洲国家也逐渐恢复起对美国肉制品的信心,肉类出口得以回升。
而在威利的牵头下,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简称FDA)也初见雏形。
经历百年的发展之后,FDA如今成为了公认的全球最大的食品与药物管理机构之一,在全美下设150余个辖区办公室、地区办公室和各种实验室,有雇员近万人,2008年的财政预算达21亿美元。
消费者很快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因为不仅食品安全的问题逐渐得到了解决,而且他们的权利也变得更加丰满和踏实了。人们注意到,在推动法案通过的过程中,罗斯福首次提出了“消费者权利”这个概念,并且表达了政府而不是依赖民间为消费者做主的决心。
也正是基于这种理念,《纯净食品与药物法》禁止在美国各州间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并对假冒伪劣食品进行了定义,同时还规定,对制造、销售和贩卖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者处以200美元(这在当时是很大的数目)的罚款;如若再犯,则会处以300美元罚款,或一年监禁。
让那些不拿消费者利益当回事的奸商胆战心惊的是,从那时起,制造、出售掺假食品和药物就将被定为联邦刑事罪行,而联邦政府通过对食品安全的强力管理,进一步树立了强势政府的形象。
有意思的是,更为严格的1938年《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是由小罗斯福总统签署的。
具有现代意义的是,《肉制品检查法》替代了原有《肉类检查法》,新法令规定对美国各州之间销售的以及出口的肉制品的生产过程和制成品进行检查,并为此每年拨专款300万美元。充足的经费使得美国政府对肉制品的检查有了有力的保证。在此之前,联邦政府对于肉制品检查的拨款,最多的年份也不超过80万美元。
罗斯福时期的这种做法,演变到现代,便成了“供应链管理”,也即“从农田到餐桌”的流程管理。
这种一条龙安全管理,强调的是,从初级生产(包括动物保护和健康方面)和动物饲料生产,到最终向消费者销售食品的全程监管。
比如,屠宰场要保留动物的详细资料,并标定宰杀后的牲畜的来源。牲畜要盖上有关屠宰场的印记。畜肉上市都带一份“身份证”,标明其来源和去向。
值得一提的是,在罗斯福推进食品安全立法和监管的过程中,新闻媒体自觉地配合着他,扮演了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