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逸闻轶事
文章标题: 《乐府诗歌研究国际最高水平王运熙先生逝世》
     阅读次数:1201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乐府诗歌研究国际最高水平王运熙先生逝世

著名文学史家王运熙逝世 长于六朝与唐代文学


来源:文汇报

“章雨雪霏霏,天地同悲!王运熙先生今天凌晨驾鹤远去……悲心难寄天地无情可奈何,文章名世日月同辉启后人。先生您安息吧!学生会永远铭记您的教诲……”昨天清晨,复旦大学的BBS上都是悼念著名文史专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运熙先生的消息。

王运熙先生专于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学理论批评,尤长于汉魏六朝唐代文学、乐府诗和《文心雕龙》的研究。王运熙先生于上世纪50年代完成的汉魏六朝乐府诗研究早已受到高度重视,其成果成为该领域的经典性著作,他的乐府诗歌研究至今还是代表了国际最高水平。王运熙先生与顾易生先生共同主编并亲自参与撰写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卷本以及《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两卷本,多年来被全国高校用作教材。他还与顾易生先生共同主编并亲自参与撰写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王先生成名很早,1949年前后就已经在当时文学研究最著名的杂志《国文月刊》上连续发表3篇论文,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当时他才20出头的年龄。虽然如此,王先生却一直很低调,甚至让人觉得有点寡淡。

“不论任何时候,王先生从来都是口不臧否人物,在他看来任何人和他都只有学术观点的不同。”王运熙先生的弟子、复旦大学教授吴兆路说。有一次吴兆路从老家回来,王运熙先生听说他的父亲独自一人生活,问了很多生活的细节,“他很担心我父亲不能照顾好自己。其实王先生平时和我们除了聊学术也很少聊别的内容。偶尔流露的那种关心之情,让我们学生感受到这样看似不在意人间世故的老先生,内心感情其实非常丰富。”

而在王运熙先生的另一位弟子杨明教授看来,先生最大的特点,是以“释古”的态度,探求古代文学、文学批评的发展规律,以求是、求真为鹄而新见迭出。“他注重将各种具体问题置于历史文化大背景中考察分析,注重将古代文学创作和古代文学批评联系起来加以研究。他把《礼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和《史记·五帝本纪赞》的‘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作为自己治学的座右铭。”

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尚君教授说,先生的治学态度和风格,影响了整个学术团队,使复旦大学的文学批评史研究显示出自己的特色,获得了较高的学术地位。

生平简介

王运熙,1926年6月生于江苏金山(今为上海市金山区)。194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曾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二、三、四届副会长,中国古代文论学会第三、四、五届副会长,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第二、三届会长,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第一、二届会长。

王运熙专于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学理论批评。著有《乐府诗述论》、《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中国古代文论管窥》、《文心雕龙探索》等,主编有《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卷本)等。


最后更新[2014-2-9]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