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活着,这么一个博大高深的哲学问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google和百度上一搜,就能搜出一大摞的答案来。今天我把这个问题揪出来,我不是想复制一下别人的观点或者总结一下前人的研究结果来博取别人的眼球。说来不怕别人笑话,我竟然对这个无聊的问题很感兴趣,而且经常在自己很累很郁闷的时候,扪心自问道:"人为什么要活着呢?”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首先我想把“人”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生物学属性的人,另一部分是社会学属性的人。根据我的理论,生物学属性的人就是人的硬件系统,好比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而社会学属性的人就是人的软件系统,好比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生物学属性的人为什么活着?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远古的时候是没有人这种动物的,那个时候只有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经过数亿年的进化,才逐渐进化成现在这个生物圈。我记得中学的教科书上曾经讲过一个关于生物的应激性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先在玻片上滴两滴草履虫的营养液,然后将两滴营养液连起来,在其中一滴的营养液中加入食盐,草履虫就会从含有食盐的一端运动到没有食盐的一边。书上的解释说是因为高浓度的食盐对草履虫不利,所以草履虫就逃到了没有食盐的一边。营养液中的是盐浓度增加,会导致渗透压增加,最终导致草履虫的细胞壁破裂从而死亡。也就是说,单细胞生物草履虫具有了保护自身不死亡的机制。
就连原始的单细胞生物都要选择活着,那更不要说人了。人体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可以保护人体不受到外界的物理伤害,比如用刀割破自己的皮肤的时候会产生痛苦,另外人拥有强大的免疫系统可以抵御外界的病原物。从原始生物到高等动物,它们生来就是活着的,它们通过取食让自己活得更长久。从进化生物学的角度讲,这种促使它们不断活着并且避免死亡的内在机制是进化选择的结果。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来说的话,所有生物体内拥有了一套基因组,这套基因组控制着生物回避死亡和趋向生存。从生理学角度说,死亡是个痛苦的过程,所以回避死亡就成了唯一的选择,直到最终衰老死亡(这个没办法回避)。所以,生物学属性的人活着就是由于一套完善的机制保护人远离死亡,因为死亡是和痛苦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活着“就是一种生命状态。
社会学属性的人为什么活着?
回到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探讨一下“什么是死亡”。死亡在我的理解来看,就是一个系统的奔溃。生命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系统,这个系统由不同的器官和组织构成。而在这个系统之中,大脑是最重要的器官。英国著名天文物理学家霍金预言”人脑可以独立于身体而存在“,我对这个预言深信不疑。从系统学的角度来说,营养和能量的输入,帮助了人的身体器官良好的运行,同时供应了大脑的营养和能量,大脑通过决策利用身体器官(如手和脚)获得更多的营养和能量。大脑和身体其它器官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是相互独立同时又共生的关系,就好比电脑的主机和配件(如显示器和鼠标)的关系一样。这样一来,人的死亡就是生命系统的崩溃,奔溃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器官的衰竭导致生理机能丧失,不能提供营养和能量给大脑,导致脑死亡;另外一种是大脑的奔溃,导致不能正常地控制身体和自己的行为,从而不能从外界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能量补充生命系统,进一步导致生命系统的奔溃。同样,大脑的奔溃也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大脑器质性的损坏,就好比主机硬件损坏,另一种就是意识性的奔溃,就好比操作系统的死机。
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活着“就是一种大脑意识极其控制的行为。分析到这里,问题已经变得十分明了,但是,我们会发现答案却是令人不可思议的!人”活着“就是让自己更好的”活着“,第一个”活着“是大脑的意志,第二个”活着“是生命的状态。或许这就是进化选择的结果,只有这样人才能活着将这种意识传递给下一代,导致一代比一代进化,而那些生存意志薄弱的人则逐渐地被淘汰掉。
如果大脑的操作系统死机的话,那么人活着的意志就有可能丧失,导致人自杀、精神失常等可能。人的操作系统怎么样的?在什么情况下,人的大脑操作系统会死机呢?如果活着就是让自己活得更好,那也太没有意思了吧!怎么样才能算活得更好呢?这一系列的问题下回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