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博览群书
文章标题: 《年轻一代的良心---读《阳光与阴影---阿尔贝·加缪传》》
     阅读次数:950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年轻一代的良心---读《阳光与阴影---阿尔贝·加缪传》

 

年轻一代的良心---读《阳光与阴影---阿尔贝·加缪传》

唐宝民

源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f6b7350100sr4f.html

 

一般的传记作品,都是以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开,而罗歇·格勒尼埃的《阳光与阴影---阿尔贝·加缪传》,则是围绕加缪的作品展开的,通过对其作品的评述,向读者介绍了加缪精神世界的成长历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思想深邃的行者在迷惘中依然坚守不屈的信念,在浮躁时代依然不放弃对精神家园的守望的顽强品格。

1913年,在法属阿尔及利亚殖民地一个贫困农家,一个男孩儿出生了,他是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未满周岁父亲就死于战场,整个童年及少年时代,吃不饱饭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常态生活,17岁那年,一场肺结核差点夺去了他的生命,苦难的经历让他过早地体验了生存的残酷,而直面死亡又使他参透了生命的本质,这些经历成为他日后创作上取之不尽的生活源泉,也因而使得他的作品深沉厚重,充满了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

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社会,信仰大面积缺失,人们的精神世界无所皈依,在迷惘失落的氛围中濒临绝望,充斥文坛的都是一些浮噪虚无的作品,而此时,加缪的作品则如暗夜里的流星一样划破夜空,照亮了人们精神家园的黑暗角落,在一个意义破碎的非理性时代里传递出一种启蒙的声音。小说《局外人》、《鼠疫》,哲学随笔《西西弗神话》和长篇论著《反抗者》……这一系列作品,是经历过二战浩劫的人类硕果仅存的独立思索的结晶,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坛大师级的地位。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自由人文主义者,是一个终身的反抗者,面对斯大林的暴政,他拒绝沉默挺身而出,在与斯大林的拥护者马塞尔论战时,他义正辞严地说道:“您甘愿对任何事情保持沉默,我们是对任何事情都不愿保持沉默的人。”他与萨特的决裂是上个世纪中叶欧洲思想史上一次著名的公共事件,萨特是以斯大林为首的东方极权主义的忠实拥护者,而加缪则无情地指出了其欺骗的本质及荒谬:“打着自由旗号的奴隶集中营,以人类之爱的名义进行屠杀,或是追求超人状态,这在某种意义上使我们无法作出判断。当罪恶用无辜的外衣装饰自己时,我们时代特有的奇怪现象,受命为罪恶开脱的正是无辜。”

1957年12月10日,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加缪,以表彰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在主义者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

千古艰难唯一死,看透了荒谬的加缪早已看透了死亡,他曾这样说过:“只有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那就是死亡。”关于怎么死去,他的话一语成谶:“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死在路上更蠢的了”。1960年1月4日,在一条公路上,一辆疾驰的汽车一下子撞到了路旁的一棵树上,车上一个男子不幸身亡,一则消息随后传遍了世界:“法国著名作家加缪因车祸不幸去世。”他的死震惊了全世界,人们纷纷以各种形式对他进行哀悼,福克纳在《大西洋彼岸杂志》上的一篇悼文最有代表性:“在他撞在树上即将身亡时,他在自问,向作家提出同样的问题;我怀疑在这闪光的瞬间他找到了答案。我不认为能找到答案。我想答案仅能由我们荒谬的人类的某位吃苦耐劳的代表人物坚持不懈,始终不渝地去寻找。这样的人永远不会很多,但在某处总会有一个人的,有此人即足矣。”

作为一个一生都在反叛在战斗的作家,虽然他离开这个世界已经整整50年了,但他的思想却依然在黑暗的夜空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芒,他的信念依旧: “为了改变天生的无动于衷的立场,我曾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苦难使我不相信阳光之下一切都是美好的,而在历史中,阳光则告诉我,历史并非一切。”


最后更新[2014-2-23]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