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高考园地名师备考
文章标题: 《汪进:深一模文言文翻译和信息筛选题阅卷分析及复习建议》
     阅读次数:2334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汪进:深一模文言文翻译和信息筛选题阅卷分析及复习建议

 

2014深一模文言文翻译和信息筛选题阅卷分析及复习建议

深圳市高级中学 汪进  (市学科带头人)

  2014-3-13

 

一、2014深一模文言文翻译和信息筛选题评分细则: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开陈祸福,勉以忠义,使归朝廷。4分)

参考答案:向他陈述投降金人的害处,用忠义的道理勉励他,想让(他)回归朝廷。

(评分标准:“开陈”1分;“勉以忠义”介宾后置句式,1分;使(之),省略句,1分;句意分)

为避免得分吃大锅饭,下列几种情况之一即扣除句意分:

A.句子基本意思理解错误。

B.未能区分偏义复词,如:翻译为“投降金人的害处和好处”。

C.其它词语有两处错误,如:将“勉”、“理解错。

 

②业已至此,夫复何言。(3分)

参考答案:(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那还用说什么呢?

(评分标准:“业” 已经,1分;“何言”宾语前置句式,1分;句意分)

为避免得分吃大锅饭,下列几种情况之一即扣除句意分:

A.句子基本意思理解错误。

B.其它词语有两处错误,如:将“至”、“夫”理解错。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宋汝为“尚气节”的两个事例。(可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参考答案:

  宗弼盛怒,劫而缚之,欲加僇辱。汝为一无惧色,宗弼顾汝为不屈,遂解缚延之曰:“此山东忠义之士也。”

  汝为曰:“愿伏剑为南朝鬼,岂忍背主不忠于所事。”力拒不行;

  即拘留汝为……授通直郎、同知曹州以诱之,固辞。

  汝为变姓名为赵复,徒步入蜀。

(任选2点即可,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3分。)

 

评分细则:

答三个或以上事例的只按前两个事例计分。

事例叙述不完整,该事例不得分。如答案①只写“汝为一无惧色”;答案②只写“力拒不行”。

气节:指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下面答案均不得分:

A.    汝为思报国家及父兄之仇。(仅是心中想法,不是事例)

B.    谒部使者陈边事,遣对行在。

C.    乃至京师,濒死者数四。

D.    汝为亡归,作《恢复方略》献于朝。

 

 

二、文言文翻译和信息筛选题的阅卷情况

2014深一模文言文选自《宋史•宋汝为传》,选文平易,语言规范,阅读难度符合高考要求。

翻译①平均分2.11;翻译②平均分2.05信息筛选平均分1.84文言文主观题共10平均得分6.0,难度0.6,得分率比2013年广东省高考该题得分率低(高考翻译和信息筛选题平均分7.55;难度0.76)。

翻译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关键词语翻译不准确;对文言句式掌握不够。

 

1. 关键词语的翻译。对那些在参考答案中点出来的关键词,是要专门赋分的词语,这些词语翻译错误就会直接扣分。

错误率最高的是两个词:“开陈祸福”中的“开陈”和“业已至此”中的“业”。

 开陈祸福”是指“向他陈述投降金人的害处”,“开陈”是“陈述”之意,有一些学生翻译为“公开地指出”、“开始陈述”、“打开话题陈述”等。

“业已至此”是指“(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业”是“已经”之意。不少学生翻译为“事业”、“大业”。

 

2.在参考答案中点出的关键词之外,对整个句子的翻译有重要作用的词语,如果翻译错误,也势必会影响到对整个句子大意的表达。

如①句中的“勉”、“”;②句中的“至”、“夫”。如果将“夫复何言”翻译成“老夫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句子大意的1分就要扣掉。

 

3.对文言句式了解不够。

2014深一模文言文的翻译题涉及文言句式较多。有“勉以忠义”的介宾后置句式,有“使(之)归朝廷”的省略句,有“夫复何言”宾语前置句式。

     不少学生对文言句式不能熟练应对,无法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如将“勉以忠义”翻译成“勉强他去表现忠义”;将“夫复何言” 翻译成“你为什么要说呢”等。

 

4. 对偏义复词不知区分。

“开陈祸福”应翻译为“向他陈述投降金人的害处”。因不少同学不知区分偏义复词,直接翻译为“投降金人的害处和好处”。

 

5. 信息筛选的事例叙述不完整。

本次批改的细则规定,事例叙述不完整,该事例不得分。不少同学因答案①只写“汝为一无惧色”或答案②只写“力拒不行”而被扣分。

 

 

 

 

三、2014年高考文言文部分的备考建议

 

1.准确了解广东高考文言文题型变化,带领学生研究答题的最佳方式,研究获得满分答卷的规律性的要点。

2013年广东文言文题型变化比较大:将断句用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缩减一道翻译小题,翻译由三道改为两道;将信息筛选题由选择题改为非选择题,体现广东卷“稳中有变”的特点。2014年的备考要有针对性的揣摩与研究。

 

 

2.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要专题复习。

现在距离高考还有80多天,再次进行“120个常用实词”的复习已经来不及,更何况试题中的文言实词并不全部从大纲所列的120个常用实词中挑选,教师可以精心挑选20-30个最常用实词,18个虚词是完全可以一天一个解决的,文言句式也是有时间可以逐日加以解决。

 

3. 文言翻译的技巧要复习到位。

每个考生应当熟练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要针对性地加以训练。

原则:文言文翻译要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随意地更换。省略现象应该作补充,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加以调整,力求通顺。

标准:信、达、雅。

信: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不漏、不歪曲。

达:要求明白通顺,没有语病。

雅:要求遣词造句比较讲究,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方法:增、删、调、留、换。

增:增加内容,保持句子顺畅。

删:去掉多余、累赘的成分,使句子简洁。

调:在遇到特殊句式时,需要把句子中的某些语法成分调整位置,更好地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留:对于人名、地名、时间名词以及专有名词,一般保留原词。

换:某些内容损及到整个句子的“雅”时,调换其中冲突的内容。

 

4. 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方法要严格训练。

本次阅卷中竟然发现一些学生,在回答信息筛选题时,某一点内容却一半引用原文,一半用自己的话概括,结果非驴非马而影响了自己的得分。

信息筛选题可以摘抄原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作答,从答题技巧来看,用摘抄的方式来答题效果肯定要比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作答要好。

2014广东信息筛选题如果只规定“用自己的话概括”呢?“引用原文”如何答题要训练;“用自己的话概括”的答题方法同样也要专项训练。


最后更新[2014-3-14]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