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课题纵横
文章标题: 《转载:论语文教学模式与教师教学个性》
     阅读次数:863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论语文教学模式与教师教学个性

论语文教学模式与教师教学个性
    更新时间2013-2-13 16:36:48

 

 

 

 

新课程改革打破了语文课堂“一部教材教到底,一张嘴巴讲到底”的教学模式。那么,课改之后语文课堂还需要教学模式吗?传统的教学模式被打破 之后语文课堂教学情境该如何塑造?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应全面更新教育理念,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全面体现新课标“活”的宗旨。为此,笔者从“语文教学模式与教师教学个性方面”探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模式的发展和教师教学个性的培养。

一、教学模式的涵义

 “模式”一般是指被研究对象在理论上的逻辑轮廓,是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知识系统,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了的结构形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模式可由两种方式形成。一种是对教学实践经验归纳提炼,并作简略地描述再现;一种是依据一定的理论提出假设,用以指导教学实践,从而形成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

二、语文教学模式的历史和现状

系统完整的教学模式是从近代教育学形成独立体系开始的,“教学模式”这一概念与理论则迟至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不过在古代中国和西方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思想中,已经含有了教学模式的雏形。然古代只是传授“四书五经”什么的,故也可看作是古代语文教学模式。

古代教学的典型模式是教授式,其结构是“讲—听—读—记—练”。其特点是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书中文字与教师的讲解完全一致,学生对答与书本或教师的讲解完全一致,学生是靠机械重复进行学习。

到了17世纪,随着学校教学中自然科学内容和直观教学方法的引入,班级授课制度的实施,夸美纽斯提出应当把讲课、质疑、问答、练习统一于课堂教学之中,并把 观察等直观活动纳入教学活动体系,首次提出了以“感知—记忆—理解—判断”为程序结构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以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的“组织上课—— 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课堂教学模式为代表。

传统教学模式有如下特点以知识教学为中心,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以教师活动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以教材为中心,忽视了其它课程资源的利用。 

语文教学改革二十年来,各种新思维、新教法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产生了一大批熠熠生辉的教学模式。魏书生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自学六 步法,欧阳代娜的“预习、质疑、点拔、答疑、综合训练”教学法,宁鸿彬的“熟读、质疑、解疑、总结、运用”教学法,……流派纷呈,各具特色,全国不下上百种。这一系列的模式都是富有改革精神的老师们多年教学实践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结晶,在某些地区乃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现代语文教学模式主要特点是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注重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及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

三、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个性的重要性

教学个性化是教师个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个人(个性)特色性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个人气质、性格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映和表现。

教学个性化是特殊的教学能力。是在一般教学能力基础上的发展能力,是在教学 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和成熟的教学方式、方法、技巧。

教学个性化离不开创新性的教学艺术和方法。教学的个性化是与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指在某一方面表现得比较好,发展得比较好,实效比较明显。

教学的个性化是教学多样化的前提。只有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格局,才能有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才能体现新课标“活”的宗旨。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强调个性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这是由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作为现代语文教师,他当然应当有过硬的语言文字甚至表演的技术功底,更应该重视 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奠定语文教师深厚功底的,是语文教师的思想功底、情感意 识、学术视野。而这正是人的个性,也是语文教师教学个性的主要特征。

《语文课程标准》又指出“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顺应现代社会要求,语文教育应 当贯穿“民主、科学、个性”的“人”的教育。要使学生具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人文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而要想达到这一目 标,语文教师首先就应有这样的胸襟和胆识,有着特立独行的个性。卢梭就曾言“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 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从这个角度来讲,从一个教语文者上升为教语文之“师”,则须虚心好学,广泛吸收,纵横古今中外,融得众家所长,同时也要定位一门, 苦心钻研,使自己就成为一部令人感叹不已的个性经典。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 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育不能只是一种知识传承的教学,更是一种能力 的培养过程。与其无济于事地力求完美的传授学生知识,不如将自己汲取知识的方法真切地传授给学生,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授人以渔”,它对学生的影响也将可持 续性的,远胜于把学生当作自己知识的贮藏器。这也是教师教学个性的体现。

四、教师教学个性对语文教学模式的影响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发展人。而教育所培养的人,不应该是机械的,呆板的,千人一面的;而应该是高素质的,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 而语文的教育更是个性的教育。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时代呼唤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的改革,尤其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 提倡独特的,灵活的,多样的教学方式是时代的要求。这种要求反应在教学中就是要倡导教师有教学个性。一个有理想的语文教师只有铸成自己的教学个性,才能真 正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系,惟有此,自己才能在众多流派中自成一家。但今天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语文教师在过于教学模式化的操作中“追随于名家,模仿于技 巧”,在应试教育的挤压下“埋首于应试,汲汲于分数”,哪有时间奢谈什么教学个性?又怎能把握教学个性与教学模式的关系呢?

    教学模式和教学个性的关系问题则是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的问题。教学模式虽然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环节,具有操作性、整体性等特点,但与具体的教学 实践相比,仍具有理论性和抽象性。它要走向实践,还需要转化为能够体现某个教学模式的各种教学策略,而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就要靠教学个性。

教学模式代表了人们对教学活动科学化的追求,是力图找到教学活动的操作规则;教学个性则是对教学活动中教师主体性的体现,是教师教学个性的充分发挥。二者是 一种双向生成、互相依存的关系。一方面,教学模式运用于教学实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个性,体现出教师的人文个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教学个性虽然要求随课 堂充分发挥,但不是随意发挥,为充分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效能和作用,教学个性必须规范化,具有稳定性、简约性、健康性。

再者,教学个性的精髓在于“度”的把握。如果说,模式是对“度”的规定,个性则是对“度”的调整;模式从普遍性、必然性、理论性出发规定“度”,个性则是以 特殊性、偶然性、灵活性为依据调整“度”;模式离开了个性,就会变得僵硬;个性离开了模式,则流于零乱、随意、低级;模式与个性在教学中少了任何一方都不 可能创造最佳的教学情境,都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学模式与教学个性的这种刚柔相济、虚实相生,反映了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对立统一,也体现了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教学模式以肯定的方式,将人们经过实践证明为有 效的教学经验“定格”下来。同时也包含了对前人某种随心所欲的不规范的教学方式的否定。教学个性又以否定的方式打破(或部分调整)原来的“格”(即原有模 式),也保留了原有“格”中合理的成分,而在此它的对立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又孕育在其中了。所以说,模式是艺术的定格,个性则是一种更新发育中的模 式。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教学模式是客观规律的总结,教学个性则是主观能动的表现,主观能动的发挥往往推动和影响着客观规律的变化。所以,教学改革以来,众多教师的个性教学影响着具已形成的教学模式

再看特级教师于漪是怎样成功运用教学模式的于漪诱人的课堂教学魅力和鲜明的教学风格就在于他十分重视情感的作用。她通过激情感染学生,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情 感,激发学生爱憎以陶冶情操。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情感作用充溢教学全程,学生以充满情感的内驱力来理解、欣赏语文的精妙,工具论、人文论强调要掌握的内容 在这里不也融为一体了吗?她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运用教学模式,不能只得其形,更要得其神。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第一小学教师林素霞就充 分利用科际资源,将不同学科整合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构成互动资源网,不拘一格地展开教学,就能让学生在充满个性的学习过程中活学、乐学,培养综合能力和 应变能力。在教学中,她创造性地整合了艺术学科、信息技术学科资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性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乐园”。形成了“开放式”语文教学模 式。

老一辈语言大师吕淑湘对教师个性影响教学模式也作过精辟的论述“……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这个“活”就是教师教学个性,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精髓所在。

我们一线的教师怎样才能把握“活”这把总钥匙,发展自我教学个性,推动或影响教学模式呢? 

首先,厚积博学,“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教学个性与教师的个性品质密切相关,而教师的个性品质又与其自身的文学素养有关。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养气,诗书能为语文教师的气质增 华添彩。同时,在接受书的个性教养过程中,你又会用形成的个性眼光去解读书中的个性。如此相互作用,语文教师身上的个性品质和独特的“语文味”才会不断地 得到巩固和发展。“学富五车”,方有可能“才高八斗”。因此,语文教师首先就应该是个乐读好学之人。学习前人所创立的众多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前苏联教育家 凯洛夫提出的传统教学模式,还是现代教育家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法。但这些学习不能只是模式的模仿与肤浅的理解,更要学习的是他们的教学 理论,追溯其教学模式的形成过程和理论支柱。任何一个语文教育家都离不开学习。事实上,很多教育家,只不过是把别人的财富运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很 多理论上的共鸣而已。古今中外的名家大师,不论是苏霍姆林斯基、卡耐基还是陶行知等,无一不是饱览诗书、满腹经纶之士,正因如此,才成就了他们一代宗师的 地位。

其次,整合创新,“它山之石可攻玉”。俗话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对于教学模式,我们要采取“拿来主义”,学习其中所蕴含的那些有普遍意义的教学规律,并用这些规律来指导教学,而不是照搬那些模式。因此,一个富有个性的 语文教师要有“拿来主义”精神和批判精神,且善于发展自我的吸收改造能力,从而铸造自己的“杀手锏”。随着教育年轮的增加,有理想的语文教师都会尝试在教 学问题的实际解决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风格。这就不可避免要涉及到学习借鉴他人的东西,其中包括专家理论指导、名家范例模式和同事经验技巧等,如很多青年教师 就喜欢将名家教学模式、经验技巧搬上自己的课堂。但是,教学是一动态系统,任何教学模式都是在特定环境下发生的特殊的过程,尽管有些东西是跨时空相通相联 的,但一味追寻模仿别人现成的东西,就成了“东施效颦”。其实,一个有个性的语文教师是要有独立思想来支撑的。没有个性化的语文思想,教师就不可能形成自 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而思想是在自己实践并在对他人经验改造吸收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语文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和发展,应该在统摄提取他人经验教训的基 础上,用习得的经验来印证自身实践的体验,通过不断对照反思来更新教学观念,通过整合改造来重塑教学行为,如此教师才能创生出自己的思想,彰显自身的个 性,揭示语文教育的真谛。

最后,因材施教,“彰显个性成一家”。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个性要真正成为一种教育力量,还必须把个性的彰显与自身特长相结合。十全十美的语文教师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语文教师都难做到同时 具备十几“板斧”。因此,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素质,科学而快速的方法并不是“全面发展”,而是发展其教学个性,扬长补短,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从自己的 实际情况出发,找到自己的特长,不断突出、强化进而在实践中扩展创新这一特长,如此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因而,在教学论的研究与发展中,教学模式与教学个性不可偏废,研究与改进教学模式必须借助于多个教师的教学个性, 则要以“人格”为前提,亦即要立足于对多种模式的了解、掌握、灵活运用或重新建立的基础之上。教学模式的推广、扩散,必须与教学个性的探索融为一体。从这 一点上说,研究教学个性是对研究和推广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是为了推动教学模式向更高更深的层次上发展。

基于此,学习或建立教学模式的广大教师,要能逐步走出模式,走上教学个性化的道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同时,具有较高教学艺术的。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永远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生机盎然的新气象。


最后更新[2014-3-14]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