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析李娜的成长经历和大赛表现,我认为李娜是个绝顶高手,具有强大的个人实力和人格魅力,并组织一个高度协同高度和谐的国际化小团队进行协同创新,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科研工作者学习。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1.追随内心召唤,个性鲜明
李娜是个有个性的网球运动员,大家都拼命要挤进国家队,而李娜主动退出国家队。她个性张扬,追随内心召唤,按照自己的规划进行生活,有强大的自信心。
我们科研界就是缺少个性,大部分人都跟随国家政策而起舞,跟随领导指示而行动。研究一下科学史,绝大部分著名科学家都是非常有个性的,无个性难创新。伽利略就是不信亚里士多德的,非要到比萨斜塔上做个实验;爱因斯坦就是觉得牛顿的理论有点问题,整天幻想跟着光一起旅行。
2.乐观幽默
李娜很乐观幽默,每次获奖都会调侃自己的老公,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我们科研界很缺少这种幽默感,不是为国家奉献,就是为完成项目目标。只是一味苦干蛮干,不仅很难有创新的想法,反而很可能导致身体垮掉和心情抑郁。
3. 力争世界第一的气魄
李娜不仅具有强大的实力,而且具备勇争第一的霸气,每次比赛都毫无掩饰:我就是是来夺冠的。我们科研界有太多的跟风、改进和模仿,很少有人有争当世界第一的气魄。立项的原因基本都是国外某大牛已经成功做出来,而且国内还没有人做。
4.与国际接轨
李娜早就是“国际娜”,请洋教练,学习西方训练模式,英文也说很流利。我们的大学洋教授太少了,千人基本都是华人。华人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千人回国没讲几天英文,就改为中文了。本来我们还指望千人能带领我们与国际化接轨,没想到千人很快就学会了中国特色。
当然语言只是一个方面,科研体制、大学管理,都没有与世界一流接轨,大的创新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5. 只参加国际大赛
李娜不是什么比赛都参加的,要参加就参加国际知名大赛:澳网美网法网温网。参加大赛就如同我们科研攻关只做有难度的课题,而不是什么课题都参加。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科研人员参加的低水平的项目多了,研究水平自然也很难提高。
6.和谐平等的团队气氛
李娜经常开她的团队成员玩笑,他们也不生气,反而非常开心,也经常开李娜的玩笑,这说明国际娜的团队气氛很和谐、很平等。
我们科研界的团队气氛可很难这样,经常是一言堂,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不出来,大部分年轻老师和研究生逐渐成为了做项目的科研民工。
总之,李娜的成功还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需要整理提炼。本文前3条是李娜的个人魅力,后3条说的是国际化小团队的协同创新,这些都值得我们科研工作者学习,尤其是想做一流科研的科研工作者。向李娜学习,做一流科研,祝大家马年一马当先、马到成功!